ps:
感谢970301打赏月票,感谢阿靖哥来了打赏月票。
海唐国政府排名第一的,毫无疑问是原名为‘发改委”现在改名国务院的综合行政部门了。
国务院是袁晔总理直属领导。政府方面的政策资金人员都归其调拨指派,并且这个部门可谓是包罗万象。所以毫无疑问的在海唐国政府机构中排名第一。
在李广看来,国务院除了是政府的核心,还同时是国资委,央行,总之一个国家该有的部门功能,全部包圆了。
国务院下属的部门不少,有的也是美其名曰xx部,但是实际上不过三两个人员。甚至有的部只有一个部长。但是由于事务庞杂,人员编制不断扩大,到了四二年年底,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
要说海唐国的人口也不过就是二十一世纪中国一个大一点的县的人口,但是精兵简政在这里无法行得通。因为一个国家的架构不是那么容易精简的。
再加上,海唐国情况特殊,国务院人员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还在陆续增加中。
比如,国务院直接管理了十多个企业,性质倒是类似于中国的国有企业。
这些企业大多是接收法国殖民者的煤矿和石墨矿,甚至还有一个铅矿。而且有很多是政府直接投资的企业,比如电厂,水泥厂。再比如所有的军工厂盈利虽然都属于军方,但是管理权都交给了发改委。除了这些实体企业,发改委同时还直接领导着海唐中央银行。
这些企业,比起民间企业来说,利润丰厚。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资产有的是李广一手投入的,有的是海抗军占领大唐岛之后获得的。
李广虽然不愿意搞什么国有企业,那玩意早晚要走到垄断和效率低下的境地。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这些企业都不可能无偿的奉送给商人们。所以,作为政府却是不得不同时兼任企业经营者的角色。
至于国家必须的其他部门。比如外交部。教育部等等,海唐国现在虽小却是必须设立的。总之机构的确无法精简。
李广都弄不明白,为什么不知不觉的这个国家竟然越来越和后世的中国政府结构相同了。理念上,李广本想建立的是一个小政府,而不是如同后世中国的那般什么都管的大政府。
至于李广有意支持的工农商联合会,现在已经名正言顺的成为国家的常设机构,充当着议会的角色。虽然现在已经成为惯例,政府部门出台的所有政策,都需要在工农商联合会取得认可。但是,实际上现在这个部门的话语权严重不足。原因倒是很容易看明白。第一政府方面出台的政策大部分还算科学。第二,即便是有些问题的。工农商联合会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去和国务院的“专业选手”们探讨或者争辩。第三,工农商联合会大多是商人,忙的要命,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精力。
德国马(克思)有一句话,倒是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海唐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军方创造了大量的利润。这个利润不仅承担着海抗军军费,同时还拨出了相当一部分作为行政开支(包括移民和农业投入)。甚至有一部分投入了工商界。
而政府方面,拥有庞大的资源,比如大唐岛的土地矿产等。但是现在还是单向投入,并未进入回报期。
工商界,虽然形式上相当红火,但是真正交给政府的利润却是相当有限。虽然在数字上比起国内一个省的工商税收可能都要大,但是对于海抗军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至于农民,这个群体够大。但是目前为止别说交税了,整体上还需要政府的资金注入。
这样的经济结构。几乎注定了海唐国军方和政府独大,其他群体的话语权严重不足。
局好像顺理成章,甚至没有什么反对声音。连李广扶植的工农商联合会对于这样的政府组织形式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意见。
这是一个谁依附于谁的问题。简而言之,现在的农工商依靠的是海唐国政府赚钱生活,依靠的是海抗军。虽说有相辅相成的成分,但是民间对政府和军方的依靠更多一些。
而且这绝对不是袁晔独断专行造成的局面,要知道在发改委中的官员有相当比例都是工商界人士的子弟,而且大部分年轻人都有着欧美生活的经验。如果某项政策的制定严重背离民主思维,绝对是有反对声音存在的。而李广不可能不收到有关信息。
这可是和李广的思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却好像真的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李广的理想国家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啊,怎么走到了这么一条怪路上呢?
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共产主义,到底算什么呢?
帝国主义?别说李广没有那种心思,袁老先生因为其前辈的臭名,也对帝制视同蛇蝎。
先军政治?呸,棒子那玩意,李广可是一点不感冒。
军国主义?历史已经证明,绝对是找死,李广还没有晕头。
民主选举,在目前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既没有来自民间的要求,在目前的情况下好像不合适,强行扭转反倒不利于抗战大局和发展经济以及移民的需要。
民主还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李广推测:民间力量要想制约政府,起码的一点民间必须在国民经济上占大头。
要想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政治格局。民间经济对海唐国的贡献,(军费和行政费用)至少要超过政府和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