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建昌侯>第二百六十二章 臣那不争气的弟弟
引介,至于菊潭郡主之死……臣全然不知情。”

金琦现在也不敢把话说死了,毕竟他是完全不知情的一个,若真是张延龄做的,那自己岂不是要跟张延龄陪葬?

所以只表明自己没参与其中便可。

朱祐樘脸色非常差,一旁的萧敬和陈宽都战战兢兢不说话。

朱祐樘道:“此等事,应当详细盘问,不该贸然定下,来人……去将建昌伯找来!”

“陛下不用去了,臣弟他已经被臣的人拿下了,如今就被押送在宫外,随时等候陛下找来问罪!”张鹤龄一脸得意道,“这还要感谢杨鹏杨公公的相助,臣已将那不争气弟弟的罪行一并上报,同时还抓了几个宁王在京师的人,经过审讯之后,他们已经招供,他们在各地所藏的军械物资等,很多都已被那弟弟起获。”

“臣那不争气的弟弟,从宁王各处的货仓中,找到的银钱不下百万两,其中只将少部分的交给朝廷,还弄出一副捐赠朝廷的假象。”

“却不知大部分都被他中饱私囊,更可甚的是,他还将其用在西北收买人心,打仗时以他自己的名义奖励军中将士,一次就拿出超过价值五万两的盐引来赏赐军功,却都是他贪赃枉法所得!”

张鹤龄跟之前嘴笨的形象大相径庭,今天的参劾可说是有理有据。

言辞更是环环相扣。

朱祐樘眉宇之间更呈现出几分冷峻之色。

随即朱祐樘打量着在场大臣,道:“诸位卿家,你们如何看?”

在场大臣都是谨言慎行。

谁让这是针对张延龄的参劾呢?

以前参劾张延龄的,好像只有他们,现在有人代他们行事,还是张鹤龄,最好让他们兄弟狗咬狗一嘴毛,我们牵扯进去干嘛?

难道还让我们替张延龄说话不成?

朱祐樘没有从这种笼统的问话中得到想要的答案,转而看着徐溥道:“徐阁老,你认为呢?”

徐溥走出来,一脸严肃之色道:“既然建昌伯就在宫外,不妨将他召进宫中,详细问询。”

“嗯。”

朱祐樘点了点头,正要传旨。

却是张鹤龄冷笑道:“徐阁老,你这就不对了,我都已经找到了证据,你还要听那小子说什么,你是不相信我吗?”

徐溥一怔?

这说话的口气,活脱脱就是张延龄啊,要不是看到这张脸不是张延龄,恍如隔世,岂不是平时跟张延龄朝堂争锋时的场景?

我相信你?

信你个大头鬼!

徐溥正要说什么,张鹤龄又是抢白道:“我已将他的犯罪事实都调查清楚,人证物证都在,你们也不想想,他之前捐赠朝廷五万两以上,又拿出五万两以上犒赏军功,平时还大肆挥霍,在京师购买田宅、美妾,还将陛下给他的两万引作为军资的盐引归还朝廷以提前他忠君爱国……”

“你们试想一下,他之前出借盐引一共才赚了几个钱,他凭什么有这么多钱来作为挥霍用度?就算他真能挣出来,你们真觉得他会散尽家财来做这些事吗?”

“只要将他的府宅查抄,就知道他到底有多少的家产,到时不就知道我对他的参劾是对是错了吗?”

张鹤龄又来了个“有理有据”。

听张延龄辩解?

那不行。

我们要直接抄他的家,把他的家产都抄出来,就知道这小子到底有多少钱,若家产跟他之前所赚的不符合,那不就证明这小子就是跟宁王的人有勾连,中饱私囊了?

听起来……

好像还真是挺有道理的。

吏部尚书屠滽走出来道:“陛下,老臣也认为,应当彻查建昌伯的家产,以证明寿宁侯的检举是否确有其事!”

屠滽作为吏部尚书,也算是六部部堂之首,天下文官之表率,出来代表文官说话了。

但因为屠滽跟张延龄之间有嫌隙,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所以他的话并不是让人觉得很信服。

光靠张鹤龄这么一番近乎于无中生有的攻击,就让朝廷查抄一个刚在户部、吏治、河工和西北军务上取得大功的功臣的府宅,不怕让功臣寒心吗?

朱祐樘本要召张延龄上殿的,此时他看了看一旁的萧敬,问道:“宁王世子现如今在何处?”

“回陛下,在宁王薨逝之后,宁王世子已往京师而来,此时应该已到北直隶地界,估计会在两三日内抵达京师。”萧敬回道。

朱祐樘道:“宁王过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怎么宁王世子到现在还没到京师?”

萧敬不知该如何回答。

李东阳突然走出来道:“陛下,如论寿宁侯的检举是否有根据,至少也该让事主上殿为自己陈述,如此方能服众。”

在这种时候,居然是李东阳出来“替张延龄说话”,是在场之人没想到的。

听起来,李东阳只是让张延龄上殿为自己辩解,并不是替张延龄撑腰,但有心人都知道,张延龄是何等能言善辩?让张延龄上殿的结果其实就是在帮这小子?

难道说是因为李东阳想让张延龄出手相助救他儿子,之前又碍于情面不想去求人,这次主动降低身段帮张延龄说句话,以换得回头张延龄的“感恩图报”?

局势变化太快,很多人觉得目不暇接,更不能随便出来说什么。

一个不好,就容易折进去。

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朱祐樘点头道:“李阁老所言在理,来人,将建昌伯召进殿中,朕要亲自问话!”

……

……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二章 臣那不争气的弟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