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皇太后这次只是点点头。
看起来,这件东西对她的吸引力并不大,但对于那些宫女太监来说,这件东西的价值却是非常高,让他们感觉到张延龄出手的阔绰,连先前对张延龄挖苦很深的老太监,现在也都不说话了。
张延龄道:“臣最近一直在给朝廷当差,最近查的是宁王谋逆的案子,身边很缺人手,臣已提请陛下,将锦衣卫千户周瑛调过来,协同臣一同查案,希望此事能对他多几分历练。”
先前是送物质上的礼物,现在就要送一些物质之外的……
周瑛是周太皇太后两个弟弟之一,庆云侯周寿的长子,也是后来庆云侯的袭爵之人。
从辈分上来说,周瑛是周太后的侄子,比张延龄还年长一辈,岁数其实比张延龄要大几岁,但其因只是外戚出身,挂着个锦衣卫千户的官职,并无实缺。
外戚一般也很少到都督府或是锦衣卫去履职的,主要是太累,又没有实际的办事能力,所以大多数的外戚都是混吃等死的状态,光挂个职位领着俸禄,平时有什么重大节庆需要露脸的时候也有个能撑得起场面的职位出席。
果然。
在张延龄提出把周瑛调去查案之后,周太皇太后的脸色瞬间就没那么见外了。
“你是说,让瑛儿帮你去查案?他……有这种经验吗?”周太皇太后已经不去跟张延龄计较周彧的事,好像眼前周瑛的事更着紧。
张延龄道:“其实臣刚出来为朝廷办事时,也没有经验,凡事都是需要慢慢摸索,其实若是有人能从旁指点的话,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来说是好事,臣在户部中有什么事,也想让他多参与一下……”
周太皇太后点头道:“那你以后就多提点他,他可是周氏一门的长子嫡孙!”
“臣遵旨。”
张延龄又是恭敬领命。
……
……
三件礼物送上。
各具特色。
此时的老太太,已经不太可能跟张延龄翻脸。
但她好像还是不依不饶,要把事情提出来:“延龄,你今日来,并非哀家召你,乃是皇帝让你来的,但其实也大可不必,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臣也正有一件事要奏明太皇太后。”
张延龄抢白一步。
周太皇太后点头道:“你先说。”
张延龄道:“乃是之前家兄寿宁侯,与长宁伯之间的一些误会,所导致产生的一些事,本来陛下让臣来处置,臣便难以决断,便想让二人一同到西北军中效命,除了能平息朝中人的议论,也能为其增加历练。”
“但始终他二人从未有涉足军旅的机会,如此判罚难免会辛苦,便留在京营中来为朝廷效命。”
“同时,臣还准备让他二人同在五军营中,一同练兵,也希望能化干戈为玉帛,因一切都是要平息朝中人的议论,其中臣可能用了一些过激的手段,过程……复杂,还望太皇太后不要怪责于臣。”
我先说。
先把你教训我的路给堵上。
就告诉你,要不是那俩货非要召集人在京师械斗,打群架,也不至于落到要被发配充军的地步。
最后只是留在京营效命,那也是我运筹帷幄的结果,你要是因此再来追究我,你这就是不识大体,想后宫干政不成?
周太皇太后点头道:“哀家觉得,延龄你处置这件事,还是很成熟的。”
“太皇太后……”一旁的老太监惊讶无比。
好像出来见张延龄之前,太皇太后的态度可不是如此。
怎么跟张延龄对话一番,态度就跟之前大不相同?之前太皇太后让我呛张延龄的话,我还说不说?
周太皇太后道:“你们以为,哀家是那种置大明法度于不顾的人吗?做错事,就该受到惩罚!外戚受皇恩隆宠时为人先,受罚受过时也不能落人后!此方为臣道!”
“太皇太后教训的是。”
张延龄很恭敬领受。
这话似乎也是在对他说的,谁让张延龄也是外戚?
但在外人听来,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延龄,你处置他们时,既全了大明的法度,还能法外开恩让他们能小惩大诫,做得也很好了。”周太皇太后又对张延龄做了褒奖。
一旁的老太监似乎也看明白了。
张延龄送的“礼”,这是起了重大的作用。
开始时,这位太皇太后的态度还是那么冷漠和不屑,但礼物收了之后,态度马上就大相径庭。
但再想想,身为皇室中资历最老的太皇太后,就算心里真有不爽,这些场面话该说还是要说的,其实也跟张延龄的礼没什么大的联系。
难道张延龄不送礼,周太皇太后就能对张延龄说,你不该秉公处置哀家的弟弟,而只处置你兄长?再或者是将大明的法度丢到一边?
只能说,张延龄的礼物,让周太皇太后改变了对张延龄的冷漠态度。
“太皇太后您谬赞了,臣其实夹在中间很难做,臣也会教训家中兄长,让他收心养性,以后不能再违背大明的法度。”张延龄行礼。
“嗯。”
周太皇太后再点点头。
看起来,周彧的事,就此作罢。
老太太也不打算追究了。
……
……
张延龄靠三件礼物,把场面扭转。
立在门口的萧敬看了也是很佩服的。
在萧敬看来,这大概就是对症下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