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溯流文艺时代>第四九二章 常先生的书
候你还上大学嘛,我还以为你知道的呀。”

果然是死了。

于东又问:“那这他家的房子是什么情况?”

“不晓得。”李小波摇了摇头,“我们哪有心思关注人家的事情嘛,老疯子虽然没什么亲人,但是人死掉了,不管多远的,总能冒出来一些亲戚的嘛,他家的房子虽然破,但是位置不错的,这两年快要拆了的,到时候也能拿不少钱的。”

李小波他爸正好从旁边路过,听到他们聊天,问道:“在聊哪位?常先生?”

看得出来,对那个老头,父子俩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李小波张口就是老疯子,他爸却尊称一声常先生。

“是的呀,阿东忽然问起来了。”李小波说。

李纪雍唏嘘道:“常先生去世有六七年了,我印象特别深,他去世之前,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天天抱着书到处送,我们这里虽然离他家有段距离,但是也送了过来,我家还留了一本。”

“叔叔你还留了?”于东惊讶道。

“嗯,是留了,后来被我收起来一直没看……在哪儿来着……”李纪雍皱眉想了想,随后拍了拍脑袋:“想起来了,被我放在了阁楼,我去给你找出来。”

李纪雍见于东感兴趣,便主动提出要拿出来给他看,于东也确实想看,就没拒绝。

等到李纪雍去了阁楼之后,李小波笑道:“不就一本书嘛。”

于东努了努嘴,没有说话,有时候于东也在想,他表叔这么忠厚的人,怎么就养出李小波这样的憨批儿子。

过了一会儿,李纪雍拿着一本书下来,“就这本,还算没丢。”

于东接过李纪雍手中的书,只敢轻轻捧着,不太敢用力,这书一看就有些年头了,给人的感觉是好像稍一用力就会破掉。

白色的封面,用红笔画了一圈花纹边框。

抬头第一行是“创作文库”,下面有一个小括号,里面是“九”。

再下面,是两个线条很有风度的红色大字:边城。

中间还有几个印章,已经有些模糊看不清楚印的是什么。

封面的下面,有两行字,第一行是:上沪生活书店发行。

第二行是: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月。

于东又把书翻了过来,看了看背面,确定这应该就是上沪生活书店在1934年发行的初版《边城》,不过这是平装版,所以封面材质一般。

1934年发行的书,距今已经超过六十年,如果这本书是常先生拿到的一手,那么说明它陪伴了常先生得有五十多年。

按照这个时间来看,这本书保存得还算不错,没有破页,连卷边都没有。

见于东对这本书很感兴趣,李纪雍笑着说道:“当时常先生拿了四五本书来,我一开始想要选一本厚的,后来我想了想,就问常先生,这几本书里他最喜欢哪一本。随后他就盯着几本书发愣,过了得有一分多钟他才把这本《边城》拿出来。他还跟我说,这本书最薄,纸张最差,假如当成废纸卖也比其他书贱些,叫我不要后悔。”

“我小时候跟他后面读过书,当然不可能把他书拿出去当废纸卖了,我当是只想留下来做个念想,他既然最喜欢这本《边城》,我就留下来了。”

于东捧着《边城》,心情忽然变得有些沉重。

相对于老人的去世,他说的话才更叫人唏嘘,大概他也能预料到以后这些书的命运,但是他还是把书都送了出来。

“我能翻开看看么?”于东抬头看了看李纪雍,问道。

这种书比较脆弱,每一次翻看都可能产生一次磨损,所以于东才会这么问上一句。

李纪雍却笑着说道:“你要是喜欢,这书你就拿去吧。我当是把书留下时,想的是留个念想,但是这书放在我家好几年了,一直放在阁楼里,跟其他书堆在一起,要不是你今天问到常先生,我都忘了它的存在。这书放在你那,比放我这好。”

于东拒绝的话还没有说出口,李纪雍又说:“我不会保存,说不定过几年就坏了。”

听李纪雍这么说,于东也没再矫情,点头道:“那就感谢叔叔馈赠了。”

“没事,宝剑赠英雄,古籍送文豪嘛。”李纪雍爽朗一笑,又拍了拍于东的肩膀,“你看吧,我去帮你婶娘忙活。”

等到李纪雍走后,于东却看去看书,而是找了个袋子认认好。

这里人多杂乱,他怕不小心把书弄坏了,他准备把书带回去,晚上再看。

晚上吃完饭后,于东再次去徐铮家看了看,徐铮依旧没有回来,于东就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在门上的纸条留了余量的电话,告诉他找个时间跟余量联系。

随后于东又给余量去了个电话,告诉余量,如果徐铮打电话给他,就把徐铮给签下来。

……

晚上回到家之后,于东将《边城》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程砚秋看到他拿出一本老版的《边城》,有些奇怪地问道:“你什么时候去淘了本旧书?”

“不是淘的。”

于东笑着将后来的事情又跟程砚秋说了遍,听过之后,程砚秋忍不住唏嘘道:“这位老先生当时应该是知道自己大限快到了,所以才会把书散去。”

看着面前的《边城》,于东笑道:“常先生虽然老是批评爱情,但是最喜欢的却是《边城》。”

随后他将书慢慢翻开,初版的《边城》于东没看过,留心去看就能发现,初版跟后面几版差别还是挺大的,很多地方


状态提示:第四九二章 常先生的书--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