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工作例会上,刘强果然对几位非藏族干部藏语学习情况进行了“抽查”。
一些诸如“秀巴得勒”、“康木桑”等基础词语被反复提及。
“还是得抓紧学习,这样可不行,除了这几个词,别的你们都不会了?”
唐超忠随即发表个人见解。
“书记,各位领导,我觉得学习得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最简单的例子,每天群众来开油票,除了‘康木桑’以外,我们与群众的沟通基本全靠比划,这对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是有所折损的,当然,要是有藏族干部在或者群众能听懂汉语则需另当别论。”
“比如,开油票怎么说?这就比早上好之类的常用语更重要。”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几位藏族同事情不自禁地念叨“弄巴斯”。
“对,小唐这个提议很好,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做到为民服务?又如何服务好人民,我看,就得从这些小事做起。”
轮到林力时,除了结巴地说出早已重复的“蹩脚”藏语外,他甚至不敢抬头。
12月的阳光依然刺眼,依然可以轻易照得人脸颊绯红。
“书记,昨天收到了一份县里关于尽快确定扶贫资金使用方向的文件,您先看看。”张扬见气氛有些紧张,抽空将文件递给了刘强。
“差点忘了,这个才是我们今天会议的重点,当然,上次大家已经初步讨论过了,也基本达成了共识,如果没意见,我们就形成决议尽快上报吧。”
“续霍村牦牛养殖没意见,从村里到乡里都一致同意,问题还是上次您提出的建议,如果乡里要派人蹲点,谁去呢?”乡长格多表态。
张扬接着说,“还要完善相关制度、尽量建立要素齐全的标准化养牛场,这个事我可以牵头做,完全交给新同志,他们也不熟悉情况。”
可这新同志到底是谁?是自愿请缨的唐超忠,还是面红耳赤的林力,亦或别的某位同志?
“那我们就讨论下人选问题吧。”刘强提议。
“我现在主要负责全乡综治工作,我负责团委工作,我负责……”大家轮流发言。
“我主要还是跟着安主任学习。”林力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听不清、辨不明。
安心连连附和,不知是怕“新晋升级的大哥宝座”不保还是别的什么。
“上次其实已经商量过了,老同志手头都有不少工作,乡里也确实人手不足,小唐倒是自愿去,可毕竟经验不足,林力嘛……”
林力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扑通扑通地响,他紧握双拳,甚至脚掌心,也不自觉地奋力收缩。
“只怕不能胜任。”刘强似乎看出了林力的怯惧,并没有为难他。
林力悬着的心安放了下来,他深深呼吸,长吁短叹。
“这样,老同志里选一位相对工作较少的,尽快让新同志上手,必要的话先交工作,等明年项目实施后再进场!”
对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果,大家虽未作声,意见自然不少。
“书记,这跟上次讨论的结果差别可有点大啊。”安心小心翼翼。
“上次大家建议新同志去,我之所以没有表态,你们可能现在也看出来了,小唐各方面表现优异,去牛场大材小用;小林呢,小伙子本身不太情愿,党群办事又多,还是留在乡里先锻炼锻炼。”
“我去不了,家里小孩还小;我也去不了,家里老人需要照料……”五花八门的理由嘈杂难当。
“这就是你们这些老同志的担当?都不去是吧?好,那我自己定!”刘强面露愠色,表情严肃。
实际上,2012年初来查古,他就发现了乡里“论资排辈”的不良习气。
“家里有事?谁家里没事?谁家里没有老人小孩?我和乡长没有?你们自己算算,乡长多久没回过家了?同志们呐,我们首先得有‘大家’意识,才能谈‘小家’观念,要树立以‘查古为家’的思想!这里也是我们的家啊!”
扎西举手,“书记,我去。”
会场异常安静,这是刘强第一次真正“发飙”,效果明显。
“扎西愿意去,其他人呢?”
大家把头埋得很低。
“这是我们乡第一个规模化养殖场,也是头一次尝试,更是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一项抓手,县里给了莫大的支持,乡里却连个人都派不出,好,再不行就轮流去,一人一年。”
“我不用去养牛了。”散会后,林力拨通夏云电话,心情复杂。
“那是好事啊,怎么听着不高兴呢?”
“可能真的不适合干这工作吧。”
“又怎么了?”
“就是单纯的难受。”
林力果然稚气未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似乎过于“高大上”的说辞今天看来并不遥远,甚至近在咫尺。
“实在不行还是我去吧,条件是差了点,总能干点事的。”林力倍感煎熬,似乎会场的尴尬全都因他而起,他才是最佳的“牛场候选人”。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可春天来临的时候,他是否做好了迎接的准备呢?
夜风再起,萧瑟不提。故乡的点滴已轻易来袭。
那一碗酸菜面的酸爽、那一笛蝉鸣邂逅的温馨、那一轮高悬明月的奚落、那一阵蛙鸣刺破星空的突兀,且惜,都付梦境中。
某著名作家曾写下这么一段话:“远离了故乡,游子才明白,原来,故乡的鸡啼、犬吠、蛙叫、蝉鸣都是歌。远离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