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古乡,藏族干部约占80%,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只有六七人。毫无疑问,经过近两周“无所事事”的到处游荡后,经专题会议研究,林力被分到了党群办,一个主要负责文字材料撰写的办公室。
“你得多看、多学,县里发的文件、报纸都是最好的学习资料,这个没有捷径。”走出办公室,书记刘强亲自嘱咐。
“嗯嗯。”
说是书记办公室,除了一张办公桌、一张旧茶几,几个条形座椅便已占尽了几乎所有空间。
办公室内,参会的十几人里,除了做会议纪要的安心外,其余多数干部都是“站立派”,他们习惯了这种开会模式,当然更习惯书记的“三言两语”、言简意赅。
“大家觉得把林力放在党群办怎么样?”
安心率先举手,他终于有了“小弟”。
“没意见就散会。”
这之前,专题会议还就雨季防汛工作做了细致安排,林力无权参与。
在内地,6月素有梅雨时节之称,拉萨虽无梅雨之说,雨季却常“结伴而至”,一般而言,七八月是雨季多发段,现在正值8月,伴着雨季如约而至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仅7月,中小型泥石流便连发十余起。
现在,阴霾再次聚拢在查古上空,似乎预示着又一次灾害的来临。下午五点,伴着怒号的狂风,雨滴开始歇斯底里地倾泻在它所能感触到的每个角落,大雨整夜未止,翌日,焦虑清晰的写在了刘强脸上,而他同每个干部碰面的第一句话都是:“有没有接到受灾报告,赶紧联系村干部……”
回想起一段段被泥石流冲毁的道路,他不无感触的喃喃自语:“老百姓进城又难了……”
此时,群众突然反映:通往县城的路被泥石流冲断了!
雨依旧不紧不慢的飘洒在每一寸土地上,只是温柔了许多,丝丝细雨伴着间或而至的微风四处飞扬,丝毫不能削减刘强赶往灾害现场的决心。
十余辆车辆遭堵,数十辆摩托车和行人不得通行,司机翘首以盼,这是灾害发生现场留给他的第一印象,雨却在这时又陡然肆虐起来,“怎么说也要先把道路抢通,让人先过去!”随行干部接到书记“命令”。
“可我们只带了简易工具啊!”
“挖也要先挖出一条路来!”
铁锹,锄头这时发挥了莫大效用,淅沥沥的雨水甚至打的人睁不开眼,在刘强的带领下,附近群众也纷纷加入了这支抢修队伍,半小时后,现代机械终于投入了使用。
“车可以走了,先让群众走,这里不安全!”道路抢通时,刘强大声喊。
被困司机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百姓们赞许之声更是不绝于耳,全身湿透的刘强却只是催着大家撤离,直到群众安全离开,他才换了“点位”。
“书记,回乡里换身衣裳吧,都湿透了。”安心道。
“你们先回去,留辆车在这里。”刘强仍在四处张望,生怕泥石流再度发生。
林力正手忙脚乱地拍照,书记却喊,“先跟他们回去,拍不拍照无所谓。”
他悻悻地跟着安心快速窜入车内,刘强的眼神让他害怕,倒不是这突如其来的“训斥”让他畏惧,相反,这种与“传说”中领导“事事留痕”的风格截然不同的做派实在让人不解。
“冒这么大雨不说,疏通完道路不走是脑子秀逗了?何况,干了这么些工作,不让人拍照又是搞哪样?”林力全然不解。
“安哥,书记这是要干啥,不是路都通了吗?”车子在天水一色的混沌中快速飞驰,雨水打的车窗嗒嗒作响。
安心只是邪魅一笑,并无言语。
乡政府院内,一辆满是泥水的车子飞驰而至,车上的人皆如落汤鸡般瑟瑟发抖,下车后纷纷窜入值班室内,牛粪炉子燃得正旺,留守值班的几人赶忙起身腾出位置。
“书记呢?”有人问。
“书记估计怕再发泥石流,自己还在守着呢!”
“那你们留下来帮忙值班,我们去换书记。”3人几乎不经商量便一下钻入了尚未熄火的车内,很快便消失了。
查古乡作为朗夏县地质灾害易发区,每年泥石流总会毁坏部分道路,县里也曾划拨资金多次维修,但今年,泥石流的破坏性似乎更大。
这不,3人刚出发就接到书记电话,距泥石流原发地不远,山体滑坡再次隔断了前往县城的道路。
庆幸的是,由于设卡及时,道路已暂时封闭,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
天色暗沉,几辆挖掘机伴着夜色费力抢修出了一条3米宽的通道,雨水仍旧没有止息,但看到道路终于再次抢通,刘强还是感到欣慰。
“书记,现在您可以回去了吧,小心感冒。”
刘强一转身,看到站在身后的乡干部,“你们来干什么?”
4人返回乡政府时已夜色深沉,值班室内,林力正与安心闲聊。
“安哥,我们那边的平房好像漏水,被子都打湿了。”林力口中的“平房”是乡政府院内左侧的老旧周转房,石木结构的建造方式与未做防水的屋顶造就了“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别样天地。
“雨季过了就好了,你把床挪一挪嘛。”
说者无意听者用心。对这样的谈话,刘强早有耳闻,他也多次向县委领导汇报,但因财力有限,终无果。
夏云此时打来电话,“你这么些天饿死了吗?也不吭气。”
“今天有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