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两个年轻小伙来说,卖柴虽是第一次,但有了上次卖豆腐的经历,这次倒也没有多少曲折,他们快到县城时,天已蒙蒙亮了,大路两畔,卖吃食的生意人也陆陆续续开门了。
栓牢还和上次一样,事事大胆又心细。他先是跟路畔的一个卖大碗面的中年人接上话,叔长叔短地求问卖柴之道,而后又软磨硬泡地卖了一些给他,这在林正眼里,简直就是“不要脸”,可看到柴火卖出了一些,还是钦佩不已。
“这样子,叔,你看我这兄弟,今年才十来岁,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谁愿意叫娃娃出来受这罪。”
中年人瞅了林正一眼,并不作声。半晌才哼道:“娃娃,叔也知道你俩不容易,可我这有柴火,用不上啊!”
“不咋,叔,你看着好歹买些,也好叫我这兄弟轻松些,担了一路的柴,你就当做回好事啦!”
栓牢不急着卖自己的柴,这让林正惊诧又感动,连忙说,“叔,你先看一下我俩的柴,谁的好你就买!”
“这叫干啥哩,一碗面没卖出去,先买一捆柴,嗨!”中年人一面叹息,一面又随手拿了林正的一捆柴,接着说“娃,你俩以后能成大事!”
俩人礼貌地冲中年人笑笑,栓牢赶紧说,“叔,我俩今儿个遇到贵人啦,祝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福气多多,吉祥如意!”
“这娃就是会说话!”卖面师傅笑吟吟地说。随后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元钱,递给林正,“也就是你这哥会说话,不然你这柴可卖不到一块钱!”
林正千恩万谢,接过钱后,他小心翼翼地把这还带着体温的一块钱揣进裤子口袋,又拿手捂了捂,生怕弄丢。
俩人继续赶路,林正由于少了一担柴,就把剩下的一担扛在肩上,扁担拿在另一只手上。他找不到表达谢意的词句,只是不停地问,“栓牢哥,你的柴卖不出去咋办?”
“不怕,你看,这卖柴也不难,只要咱的柴好,好卖咧!”
天已完全亮白了,远处的天空,似乎已隐隐泛起太阳公公的半边笑脸了。栓牢这才敦促林正,“要不咱歇一会儿,吃些干粮。”
街市上热闹了起来,人群熙来攘往。当然,这里不乏他们这样进城卖货的山里人,有的担着南瓜、有的挑着山货,还有的,跟他们一样,也在卖柴,只是分明更有经验,较大的几个卖吃食的店面已经被他们围了起来,不停有人跟老板商量价格,只是街市过于嘈杂,才掩盖了最终结果。
俩小伙现在已经各自吃喝了一些,不怎么饿了。栓牢眼尖,瞅着不远处一家炸麻花的铺子人少,赶忙对林正说,“你先在这给咱把柴看住,我去问,看人家要不要柴!”
“行,那你问。”林正满口答应,他知道,栓牢也急,毕竟头一回卖柴,找不到买主就是白跑一趟。
这个空当,林正除了看柴,又把四周瞅了个遍。城里到底热闹,穿的、吃的、耍的都多,这会儿,肉香、馍香、吃食香混合着吆喝声、叫卖声、喇叭声一齐融入他的眼里、耳里。花花世界,绝不是云隐村这大山仡佬能比得了的。
就在林正贪婪地扫视四周时,栓牢已经折返回来了,他远远示意林正起身,却被忽视了,只好走到他身旁,说,“走,都说好啦,咱的柴人家大老板都要啦!”
“啥?”林正回过神来,却被栓牢这番话吓了一跳。
“你说咱的柴人家都要啦?”
“都要啦,都要啦。”栓牢说完就准备担柴,没有留神林正惊异的表情。
“还是你能行,栓牢哥,这么一会儿就把买主寻下了。”
“都是卖柴的,就看谁会说,人家老板一看我是个娃娃相,又实诚、又说得头头是道,就答应把咱的柴买下,还说价钱多给一些呢!”
林正现在是越来越佩服眼前这个能说会道、遇事果断、头脑灵醒的栓牢哥了,这种钦佩,除了付先生,村里其他人都够不上。
果然,他俩把柴担到卖麻花的摊子前,老板看都不看,就吩咐手下做活的,“去,把这俩娃的柴拿到后头,记着给多算一点钱!”
栓牢连忙接着话,“我们自己拿进去,不耽误你做生意!”
卖麻花的老板看着约莫五十上下,长得慈眉善目,宽宽的额头给人稳重靠谱的安心,一双算不上粗糙的大手熟练地揉面、搓面、扭麻花。事实也是,他俩把柴送到炸麻花的大灶后,还没走到摊前,老板已经把钱放在了面板上,林正看得清楚,这是张五元面值的大钞!
“叔,你这给的太多啦!这些钱买柴可不止这点点!”
“给你就拿好,叔知道这些柴值不了五块钱,多出的钱,你俩去买个吃食,也饱饱地回去。”
林正估算了下,就算自己的小捆柴还按一块算,栓牢哥的大捆柴按一块五算,也才只是四块,这五块钱着实是多了。
“快去,叔这忙,不管你俩啦。”
栓牢不再推辞,再次道谢后,正准备领着林正走,老头又顺手包了几个麻花,硬塞给了林正。
“你想吃啥,咱也尝尝城里饭!”
“算了吧,人家叔还给了几个麻花,现在赶回去,还能跟上吃饭。”
“不吃饭钱都找不开,找不开咋给你钱,走,吃饭算我的。”
林正当然也想尝尝城里饭,沿街两畔,各种吃食的香味不断刺激着他敏感的味蕾,旁的不说,能吃碗油泼面也是奢侈的。在家里,一年都头白面都吃不上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