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安生的搅屎棍,想要好好过日子,可想空头都没法子。
“阿嚏”。
远在长安的徐府小公子拿着书卷阅览时,浑然不知地打了个喷嚏.......
这时候,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扬起手臂跑着,从馄饨铺子穿过。
嘴里在大声喊道:“出大事了,出大事了。风尚阁制衣偷工减料,用的劣质染料染成的布。好几位公子可都寻上门找风尚阁讨要说法啦。可要热闹的赶紧走,都在风尚阁门上堵着呢。”
像风一样的跑来,又像风一样跑没了踪影。
留下一片好奇吃瓜的百姓们眼露兴奋,有好戏可以看咯。
平日的生活均是一日复一日做着相同的事。能让百姓们变化心绪的,只有听听看看笑笑说说淮南大小事了。
打算悠哉悠哉地吃着馄饨,谈论些小道消息的两位老妇。相互对上对方的眼里,逐然低下头埋头大吃。
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将碗里的馄饨都消灭的一颗不剩,各自拿出铜板后放在桌上。
也没来得及与老板娘打一声招呼,双双急切的赶着去看戏。
.......
风尚阁门前。
此刻,围得人山人海。
若是换做了平常能有这么多的客源,风尚阁的管事嘴都能笑裂开。
可惜,眼前壮观的场面是来看他们铺子的是非的。
风尚阁的管事更是瞄到不少手里抓着花生,瓜子的。
一面看戏,一面还能悠哉悠哉的磕着手里自带的零嘴解馋。
看得脑门青筋凸起,忍着火气告诉自己必须冷静处理要紧的。
管事面前站着的是孙府二公子孙煦。
说起孙煦此人,淮南是无人不晓得。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小小年纪便在外养了两房外室。
在淮南城里可以说是横着行走,有孙煦露面的地方谁都不敢上前去寻麻烦。虽然人家是个混蛋玩意,但耐不住人家的祖父、父亲都是有身份的人。
孙府老太爷曾经在先帝在世时,在长安可是鼎鼎大名的孙尚书。参与过先帝治理天下稳固江山,是先帝极其重视的一位权臣。
后来,随着先帝驾崩,孔尚书也年惑不济,与当今圣上上了折子告老还乡。
如今,轮到了孙尚书的儿子,孙煦的爹在圣上手下领职。即便是不及孙尚书的职位高,也是圣上颇为信任的。
有着如此强大的靠山,再加上早几年孙尚书与儿子都在长安任职,只有孙尚书的夫人与儿媳待在老家淮南。
管教孙煦的职责丢给了孙府里的女眷手里。
因为孙煦自小便特别会抖索嘴皮子,嘴甜的哄着祖母母亲脸都能乐开花了去。
由此,孔老夫人可是宠着捧着,含在嘴里都怕化了。
造就了孙煦天不怕地不怕,为虎作伥的性子。
即便是后来孙尚书回来淮南城后,也拿孙煦没办法。每回要真动格子收拾孙煦的时候,老妻都能一哭二闹来打断....
后面,孙煦没有做太过出格的事情,孙尚书都不会去管制他。大孙子当下跟在儿子身边在长安历练,一府出的有好笋也有歹笋......
大孙子是一颗前途光明的好苗子,孙煦便是那有得有失下混进孙府里的歹笋根。
恩....孙尚书是这般安慰自己的。
孙煦拉扯着胸前的领子,扯得大开都可以看见白花花的胸膛。
指着白花花的胸膛上一大块形状扭曲的墨色痕迹,孙煦怒目而斥道:“好家伙,昨日刚从你铺子买的,今日穿出门还没三刻钟,你瞅瞅都给小爷把胸膛都染黑了!说吧,你想怎么解决这事?”
孙煦身后四处还站了几位与他遇到同样的遭遇的公子哥。
眼看着孙煦这个炮仗做了领头羊,都安然的待在后面龟缩着等结果。
以他们对孙煦的了解,风尚阁若不能拿出一个足以让孙煦心中畅快的方案来,不将风尚阁砸烂了都够不着孙煦的行事作风。
风尚阁的管事冒着冷汗,陪着笑脸道:“孙公子实在是抱歉啊。实属是下面的人拿错了料子才出了这么个事。”
孙煦斜着眼盯着管事,眼神好像在说,可劲忽悠吧,小爷我是那种好忽悠的?
被那股张扬的眼神直盯着,管事暗道事情难搞了,“风尚阁会退劣次成衣的银钱。”
管事将唯一的解决办法说出口,再要让他多赔付出其他的给客人,必然是不可能的事。他一个小小的管事,怎么能敌得过风尚阁背后的主子.......
将银子赔干净了,他的脑袋在脖子上也待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