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五胡烽烟>0306 唐版内阁的缺陷(第一更)

文易已经不是第一次写书了,之前编写过防疫手册、华夏文明、华夏简史、数学、语文、格物等书籍。

还和谢道韫一起写了《论语正义》,对其他的经典的注释也提出了许多意见甚至画出框架。

但那些书要么是工具书,要么只是按照前世专家的解读照猫画虎,算是新瓶装旧酒。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没有写过任何一本完整阐述自己思想的书籍。

他虽然废除了苛捐杂税,取消了人头税,还限制富人的财富,抑制财富兼并,搞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搞出了学政体系,科举,搞出了医疗体系……

可这些东西都只是皮,是达成某个目标的方法。

而他要达成什么目的?为什么要达成这个目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达成这个目的?

这些东西都没有说。

说的简单点就是,这些东西背后缺少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

大家或许能体会到这个‘工具’好用,却不知道为什么好用,更不知道出问题了怎么‘修理’。

只能把责任推给昏君奸臣,认为天下治理的不好是君不明、臣不清,然后守着祖宗之法在原地打转。

在唐国依然有很多人对这些政策持怀疑态度,只是因为文易的强势他们不敢反对。

而且用这些方法确实让唐国变的更强大,他们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严格说起来,大多数人到现在都还稀里糊涂的。

整个唐国,除了甘宪能稍微理解他的一些想法之外,实际上其他人依然是老旧思想。

这也是为什么他问马亦白当皇帝之后做什么,马亦白无法回答的原因。

用这个问题去问其他人,得到的答案也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些年甘宪除了完善司法体系,基本上把所有剩余时间都用在了参悟他的想法上,试图找出其中的关联。

只是可惜,受限于时代他始终未能抓住核心。

文易很清楚问题出在哪,之前唐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他没那个功夫搞这些。

只能先把新政搞出来推行,等国祚稳固了再回过头把理论体系整理出来。

还有一个原因是成套的理论体系不是这么好写的。

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大家都能说的头头是道,难就难在要串联在一起成为体系,即便他有前世的知识也很难。

还要考虑时代问题,写的太超前了别人理解不了,甚至可能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写的肤浅了没有意义。

既要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还要能让这个时代的人接受理解,难上加难。

这些年他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写这本书,越思考他就越觉得自己的知识浅薄。

所以私下也一直在研究先贤的经典,体会他们的思想。

这也是为什么他敢写论语正义,敢对其他经典的注释提意见画框架的原因,他是真的研究过。

有时候他自己都惊讶,上辈子读书那会儿他要是有这劲头,不说博士生,985211的研究生应该没问题。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他也确实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会儿就算是把竹林七贤复活他也能上去辩论几嘴。

最关键的是,他终于找到了那条‘线’,那条把所有想法和观点串联在一起的‘线’。

所以他决定着手编写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展示给大家看,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

不过他并没有声张,平时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只是把空余时间抽出来写书。

慢慢的他开始把更多的权利下放给内阁,减少露面的时间。

一方面是抽出更多时间写书,另一方面想看看自己打造的这个内阁到底如何。

前面已经说过,在皇权时代明朝的内阁制算是最优秀的制度之一了——君主立宪制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皇权时代了。

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不听政,朝廷照样运转,也没有培养出足以改朝换代的权臣。

等皇帝想亲政了,很快就能把权力收回来。

其它朝代的皇帝看到这种情况,估计眼珠子都要红了。

但文易并不知道明朝的内阁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只能照猫画虎,他也不知道自己搞出来的内阁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检验一下。

当然,军权始终握在自己手里,这东西可不敢撒手。

一开始群臣表现的还很不错,但没多久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主要来自于各部门配合运转上。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复杂,职权划分不够分明。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文易果断出手,进一步细分了各部门的职权。

这么一改,运转果然变得流畅起来。

对于众臣来说,一开始他们还在奇怪,自家大王怎么突然变得不管事儿了?

但他们内心是窃喜的,谁会不喜欢放权的君主呢?

等到朝廷运转出问题,他们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文易果断出手解决问题。

他们才明白,原来大王不是不管事儿,而是故意这么做查找问题。

顿时就高山仰止,大王就是大王,高啊。

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干好分内之事,再也不敢抱着侥幸心思。

再说文易,他也发现了自己搞出来的内阁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少了一个关键环节。

司礼监批红。

内阁拥有决策权和执行权,但批准的权力掌握在皇帝手里,明朝的皇帝想偷懒可以这个权力交给司礼监。

状态提示:0306 唐版内阁的缺陷(第一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