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武横老当益壮,是唐国少有能进行大兵团作战的人,文易就让他负责指挥辽东战事。
听说慕容评带着皇帝慕容暐跑到了龙城,他不但没有担心,反而很兴奋。本来以为只能打打边角,没想到天上掉馅饼了。
“本来臣准备逆辽河而上,拿下辽东郡和辽西郡,然后再伺机夺取玄菟郡和乐浪郡,现在看来作战方式要变动一下了。”
文易猜到了他的打算,但还是配合的问道:“武将军准备怎么打?”
武横一拳砸在地图龙城的位置道:“臣准备从辽东湾登陆,在燕人反应过来之前包围龙城,活捉伪燕皇帝慕容暐。”
文易大笑道:“哈哈……武将军老当益壮啊,我等你的好消息。”
其余人都羡慕不已,别说活捉了,就算杀死慕容暐那就是泼天大功啊。别的不敢说,国公之位是稳了。
不过文易并没有立即出兵,而是一边加紧操练,一边等待更进一步的消息。
桓温和慕容垂在枋头摆开阵势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一方猛攻,一方坚守不出。
桓温纵使有水师之利,可一时间也拿牢固的枋头没有什么办法。他试图派出小股部队,从陆地袭扰对方的后勤补给线。
却反被慕容德以优势骑兵接连反包抄了几次,损兵折将,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但慕容垂也被死死的限制在枋头动弹不得,青州大片土地落入另外一支由桓冲率领的偏军之手。
慕容垂根本就无暇顾及这些了,他深知决定胜负的地方就在枋头,别的地方的土地都无所谓。
丢了就丢了,只要枋头能打赢,后面还能夺回来。枋头打不赢国都要亡了,那里的地丢不丢也就无所谓了。
所以他也干脆不在管那里的事情,只是催促秦国尽快出兵。
秦国也有坐山观虎斗的想法,迟迟不肯出兵,一直拖到秋季才派出援军,而且是王猛亲自出征。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两万由苟池、邓羌率领攻击晋军后方的豫州,一路五万由王猛率领解枋头之围。
听说秦国出兵,文易终于不再等待,下令出兵。
战舰、运输船、运兵船两千余艘,铺满了海面。这里面可没有那种小舢板,几乎都是二十米以上的大船。
这么多船不可能同时出发,必须分批有秩序的进行。
第一批出动的是贺方,他的任务是率五万水师进入淮水。
但在此之前他们还有一个任务,拿下东莱国,为后续大军提供一个登陆点。
东莱国就在山东半岛凸出去的那一部分上面,属于威海和烟台地界。
第二批出发的是武横率领的辽东军。
第三批间隔一天后才出发,是刘猛率领的五万人。文易是随第四批五万人出动的。
……
百济也是一个海贸大国,自从上次被唐国击败就再也不敢炸毛,但他们对唐国的关注却一点都没有减少。
这么大的动静根本就瞒不住他们,唐国如此劳师动众,就算是傻子也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百济王扶余句马上找来了自己的心腹沙艾,商讨此事。
沙艾说道:“中原燕秦晋三国混战,唐国必然是想趁乱介入中原,看他们出兵的方向应该是想偷袭燕国空虚的后方。”
扶余句道:“我们能不能趁机出兵玄菟、辽东……”
沙艾连忙道:“万万不可,唐国有未知武器在,我们贸然插手惹怒了他们后果会很严重。”
“且燕皇此时就在龙城,他还从中原带回十万大军,就算不考虑唐国的反应,我们也很难在他手里讨到好处。”
“最好的办法是静等中原局势明朗,我们在相机而行。”
所谓相机而行,说白了就是谁赢了就投靠谁,这是他们一贯以来的方针。
扶余句不甘的道:“如此大好机会就这样白白放过,我实在心有不甘。”
沙艾劝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此时我们的实力太弱,蛰伏才是上策。”
文易也知道瞒不住百济,所以压根就没想瞒他们。但稳妥起见,还是在对马岛和耽罗岛各驻扎了一支军队进行监视。
百济不搞鬼也就罢了,但凡有异动,不介意先拿他们练练手。
……
且说贺方,率军来到渤海,停靠在早就打造好的长岛群岛附近,然后派出了文木旅登岛作战。
文木原名黑木,岳山的亲卫之一,在剿灭晋安三部俚人的时候立下不菲的功绩。
后改名文木,是第二批被提拔为旅长的将领,也是唐军的老资格了,所以贺方才会把第一仗交给他来打。
文木也知道这一仗的重要性,登岛之后什么都没有管,带兵直扑东牟县城。
路上遇到的百姓见到一支陌生军队就知道战争要来了,纷纷躲避,大部分人回村后赶紧带着家人躲进了荒野。
当然,也不乏想搏一搏的人,跑去县城报官。
听说海边方向出现敌人,东牟县的官吏先是不信,但眼见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就不得不信了。
然后这个可怜的县令就晕了过去。
你道是为何?
原来东牟县并不是什么战略要地,甚至因为靠近海边土地盐碱化严重,被燕国视为鸡肋,根本就没怎么管过。
城墙非常低矮,只有四米多用来防贼的,至于什么护城河之类的完全没有。
再加上桓温北伐,各地军队都被抽调到前线抵抗晋军,东牟县城连一个守军都没有,就只有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