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五胡烽烟>第83章 税制

“……文郎君当着他们的面把宁槐和谈真给杀了,那些俚人头领吓的屁滚尿流,那场面你们没看到太可惜了。”

“非但如此,后面文郎君还要求俚人全部入籍,不得欺负汉人……那些俚人吓的连一个不字都不敢说。”

“文郎君真是太厉害了,让俚人入籍这种事情衙门这么多年都没做成,他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那是,他可是……”

百姓们茶余饭后最喜欢讨论的就是阆湖军的话题,而最近最热闹的就是震慑俚人的事情了。

大家提起这件事情就觉得扬眉吐气,咱们汉人的腰杆子终于挺起来了。

然而就在这时,有人说道:“我怎么听说俚人不用交人头税,只要交地税就可以了?而且所有的苛捐杂税都不用交。”

众人大笑起来:“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以前俚人连地税都不用交,衙门还要时不时的给他们一点好处。”

“文郎君能让他们交地税,真是太厉害了。”

那人见一计不成,眼珠子一转故作向往的道:“要是我们也不用交人头税和苛捐杂税该多好啊。”

众人再次大笑起来:“小伙子你就别做梦了,这年头老百姓哪有不交税的啊。”

“文郎君来了之后已经少收了好多税,做人要知足。”

“是啊,要不是文郎君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听到百姓如此夸赞文易和阆湖军,那个人心中暗爽。

但想到自己的任务又着急起来,这些百姓怎么就不开窍呢:“你们就不能想想,为什么不能这个样子呢?”

“如果没有那么多苛捐杂税,没有人头税,我们的日子该是什么样子的。”

众人先是一静,然后纷纷嘲笑起他来。

“小伙子大白天的怎么总说梦话呀,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好事。”

“是啊,苛捐杂税能少一点就是难得的清明盛世了。”

“唉,你们别说,文郎君要是当官一定是个大清官,能为民做主的那种。”

“那是肯定的,还有阆湖军的人都是好人。”

那个人见百姓总是不上钩,只能无奈的离去。又换了好几个地方说出同样的话,却没有一个响应他的。

他只能灰溜溜的回去写了一份报告交给上司。

和他有同样经历的还有许多人,最后这些报告都汇总到了文易的手中。

是的,这些人都是他撒出去的,目的是想看看能不能煽动百姓主动站出来要求税制改革。

看到这些报告,他再次感慨,百姓们实在太容易满足了。

既然你们不敢站出来主动追求,那就只能由我来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了。

这些报告也能用到,不过就是要改一改。

他又拟订了一份儿报告,让下面的人照着大纲模仿一份儿出来。

不过他没有着急,而是继续让大家去散布相关消息。

如此几天后虽然没能煽动起百姓,但也确实引起了一股讨论潮流,如果取消苛捐杂税该多好。

虽然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不妨碍他们讨论幻想啊。

文易知道这已经是极限了,再继续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就准备找个机会公布税改的消息。

这天例行会议,吴仪很兴奋的报告了一件事情:“自从打败三大俚人部落联盟,部分隐藏在深山老林里的汉人开始露面。”

“尤其是我们对罪犯进行甄别,赦免罪责较轻的人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主动现身的人越来越多。”

“迄今为止已经有七百一十七人投奔我们,其中读书人二百四十六人。”

文易惊讶的道:“怎么这么多读过书的人?”

一旁的莫俊说道:“普通人是没有胆量离开县城的,只要给口吃的他们就不会逃走,所他们大多居住在县城附近。”

“读过书的人心中有傲气不愿意受衙门的欺辱,会想办法往外跑。”

“尤其是整个家族一起发配过来的读书人,基本都会找机会到外面居住。虽然日子苦了点,但能求个自在。”

吴仪点头表示确实是如此。

文易恍然大悟,难怪晋安县城基本都是平民百姓,所谓的大户也都是本地的暴发户或者贬谪的官员。

原来那些流放的官宦和世家的人都跑到外面居住去了。

望乡村就是这种情况,由赵莫两个流放寒门建立,他们村大部分人都识字,估计外面像他们这种村寨有不少。

虽然他很高兴见到这种情况,但并不会因此就重用他们。

“对那些投奔的读书人不用过于礼遇,仔细甄别清楚罪行。罪大恶极的该杀就杀该关就关,罪责不重的就随他们去吧。”

莫俊迟疑的道:“这……治理晋安县需要读书人的辅佐,若如此恐会冷了人心啊。”

文易道:“我需要的是志同道合的读书人,如果不是我宁愿自己从头培养也不会用那些迂腐守旧之辈。”

莫俊、吴仪等人都忍不住低下了头,这句话何尝不是对他们说的。

看来自己的有些想法还是要暂时收一收了,等摸清楚他的想法再说。

只有甘宪表情不变,他算是这些人里面最了解文易想法的人。

虽然觉得很多都离经叛道,但他却很乐意支持文易,想看看按照他的想法走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薛大元见氛围有些不对,转移话题道:“连躲在深山老林的人都知道了晋安县之变,恐怕郡守府也知道了。”

文易知道他在给莫俊等人解围


状态提示:第83章 税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