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从打游击开始>第33章 守不住?

汉城码头,一车车粮草正不断的装船,这是大半个月来,朝鲜在京畿道刮地三尺,向百姓征了重税,掏空了所有的储备,才筹集到的粮饷。

这大半个月,朱由检就待在了汉城,时不时的带着孙应元去朝会上旁听,问问筹备情况。在朱由检的重压下,朝鲜朝廷的动作还是很快的,因为一年前的李适之乱,李倧在汉城布置了重兵,这执行力还是很高的。

就是刘鸿训出去了一趟,回来就没给朱由检什么好脸色。朱由检也知道什么原因,只是说了一句

“山东的灾民过得还不如那些朝鲜百姓,这是本王亲眼所见。本王是大明之亲王,不是朝鲜之国主。本王希望刘大人也能谨记,你是大明之臣子,不是朝鲜之臣子!本王只希望这是刘大人最后一次同情心泛滥!”

朱由检严厉的语气还是有些效果的,后面这刘鸿训就加入了施压的行列,只是再也没有出去闲逛了。

这次过来,毛文龙也给朱由检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王爷,末将启程之时,铁山附近海面已经有结冰的迹象了,恐怕这次回去海面就会冰封了。”

朱由检闻言也是有些忧虑。

“这么快吗?皮岛的情况怎么样了?”

“回王爷,孙督师已经完成了扩军,现在正在加紧训练。只是这装备一事,虽有王爷带来的两千只三眼火统和甲胄,但东江镇的基础太差了,末将只凑出五千甲胄,火器也很少。这七千人,都被孙大人带去了平壤。”

“小弗朗机跑没让他带走吧?”

“没有,孙大人说那东西守城无用,就留了下来。”

“本王带来的火药,在加紧制造本王设计的那种蒺藜陶弹(明朝的手雷)了吗,那些士卒在训练扔弹了吗?”

朱由检根据记忆中那种手柄式手榴弹,让人在现有的蒺藜陶弹上加了个空心木柄,这是朱由检离京之前,泡在兵仗局两天,才让那些匠人改造好的,受到了那些匠人的一众吹捧。虽然和原先没啥差别,但能扔更远了,攻击距离增加了,引线也经过了改良,燃烧更慢了。

“回王爷,皮岛上原先就能制造蒺藜陶弹,现在只是把陶壳改了一下,已经造出了一批,给孙大人带走了。孙督师选出了两千力气壮的士卒,一直在训练扔弹,现在普遍能把那些模具扔出四十步远(一步1.6米,士兵扔30米起步,最远可达百米),还能保持精度。”

朱由检总算得到了好消息,郁闷捎去叹息一声说

“现在就希望黄宗羲能在海面彻底冰封之前,多带些兵备回来吧。”

眼见最后一车粮草已经装船,毛文龙不由问到

“王爷,您真不跟末将乘船回去?”

朱由检一听连连摇头

“不不不,这次坐船来你皮岛,本王可受够了。那颠簸本王可受不了,缓了几天才稍好些,本王还是走陆路,顺便去平壤看看孙元化安排得怎么样了。”

看着朱由检那一脸畏船如虎的表情,毛文龙顿时感觉自己的情绪不连贯了。

当天朱由检就辞别了李倧,将刘鸿训留在了汉城,让他继续沟通军饷之事,就在朝鲜李倧等人送瘟神的眼神下,朝平壤疾驰而去。

平壤渡口,孙元化远远就迎了上来,朱由检免了他的礼,有些急切的问到

“孙大人,平壤城情况如何?能守住吗?”

孙元化顿时也凝重起来

“王爷,兵力不足!那些朝鲜军队根本不堪用,要防守只能靠我们,可只有一万士卒,对于这平壤城来说,实在是有些杯水车薪,难守啊!”

朱由检闻言不由不解的问

“年初袁崇焕不就是靠着一万多人和十一门红夷大炮,守住了宁远城吗?现在这平壤也是一万人,红夷大炮虽少一门,但也有十门,怎就难守了?”

孙元化摇了摇头

“王爷,宁远和这平壤不一样的。您没到过宁远,宁远是专门为了防御而修建的,那只是座小城,城内调度极其方便,城墙也修筑得很适合红夷大炮发挥。

可这平壤太大了,调度极不方便,虽只有三面需要防守,但也相隔甚远,一但建奴三面进攻,一方出现破绽,其余两面根本来不及救援。

而且各面城墙也太长了,一万人分散三面,根本不可能防守得过来。

就算有十门红夷大炮,可是这里的城墙不是专门修建的,不适合红夷大炮的发挥,死角太多,一但建奴冲到城下,红夷大炮只是摆设。

王爷,不是微臣推脱,但这平壤城守不得!”

看着孙元化认真的表情,朱由检有些呆住了,望着眼前巍峨蔓延向远方的城墙,朱由检知道孙元化是对的。

孙元化是从宁远血战中走出来的,要不是实在守不住,他不会这么说的。

晚上,朱由检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中的灯火,这一刻他有些怀疑自己的决定到底对不对。

如果这平壤城不能守,那建奴就将长驱直入,大肆劫掠一番后,完全可以从容离去。就算自己在路上行骚扰之事,建奴完全可以停在平壤城,等待大军来援,到时候面对建奴的大军,自己这点人就算拼命去骚扰,那也只会是螳臂当车,自寻死路。

到时候不让建奴在朝鲜劫掠成功的目标,就会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可是孙元化说得对,这平壤城太大了,就靠那一万甲胃都不齐全的士卒,根本不可能守得住,强行守只会白白牺牲那些士卒的性命,还会让建奴得到


状态提示:第33章 守不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