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玄幻奇幻>抗战之金属狂潮>第五十五章援军

站在指挥车厢内的孙不易发现,原本因为装甲汽车的撤退而显得有些混乱的日军很快恢复了进攻队形,继续疯狂的朝着装甲列车猛扑过来。

安装在装甲列车两侧的‘希特勒电锯’所发出的那种如同撕裂布匹一般的声响从未间断过。反射着金属光泽的弹壳跌落在车厢内,几乎堆到和射手脚面一样的高度,并且还在不断的上涨。

这种子弹消耗的速度并非夸张。孙不易自己也曾经在装甲列车上试射过一次‘希特勒电锯’。只是轻轻的扣动一下扳机,立刻就可以从‘希特勒电锯’的枪管中射出二十发以上的子弹。

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射速,用不了几分钟,就得再次为‘希特勒电锯’更换枪管了。但进攻中的日军则必然会乘此机会接近装甲列车。一旦失去了机关枪和四号坦克炮塔的压制,那就只能凭借人数的多寡来决定胜负了。而这种局面恰恰是孙不易最不希望看到的。

快步走到指挥车厢的另一侧,孙不易发现这边的情况也差不多。日军士兵仍旧不顾死活的向装甲列车发起冲锋。虽然一片一片的被打倒在开阔地上,甚至很多被二十毫米机关炮击中的日军士兵直接被打成了两截,但日军的攻势却愈发的猛烈了。

开阔地上到处都散落着大量日军士兵的残肢断臂和尸骸,犹如人间地狱一般。远处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一直在不停的向装甲列车进行炮击,不过大部分炮弹都落在装甲列车的四周,偶尔有几发炮弹会击中装甲列车的侧面和炮塔,但都没有给列车造成太大的损伤。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着,虽然数次看向挂在指挥车厢内的那块时钟,但孙不易始终没有吭声。直到时钟的分针指在预定的时间点上,度日如年的孙不易才马上通过传声筒下达了撤退命令。

“105毫米榴弹炮调整射击目标,攻击日军九二式步兵炮阵地!装甲列车全速向平汉铁路桥撤退!装甲列车上的所有步兵穿上防弹服,做好近战准备!”

bp42装甲列车拥有两节br57型蒸汽车头,两节车头的方向正好相反。这就使得bp42装甲列车无论向前、后哪个方向行驶,其速度都不会受到影响。

装甲列车上的两门105毫米榴弹炮随着孙不易的命令缓缓转动炮口,指向了设在远处的日军九二式步兵炮阵地。bp42装甲列车内的步兵也全部都集中到装甲列车上的运兵车厢内。

每一名步兵身上穿着的德军m36迷彩野战服外面,都套上了厚厚的sn-42型防弹衣。手中握着酷似ak47的44突击步枪,神情肃穆的坐在车厢两侧。步兵们头戴的德军m35型钢盔侧面,骷髅闪电标志在有些昏暗的车厢内散发着淡淡的白光。

日军九二式步兵炮阵地上,鸠山野夫少尉正举着手中的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刚刚一轮炮击的效果。鸠山野夫一边观察一边在心里暗暗叫苦,这只钢铁怪兽的装甲实在是厚的有些变态!自己中队装备的九二式步兵炮对其根本就是无可奈何!

几轮炮击之后,这列迷彩涂装的装甲列车除了周身被硝烟熏得有些发黑之外,几乎什么事也没有。就在鸠山野夫准备下令再次向装甲列车开炮的瞬间,通过握在手中的望远镜,鸠山野夫惊恐的看到位于装甲列车顶部的那两门重炮停止了射击,正缓缓朝着自己所在的方向转动!

“八嘎!那可是重炮啊!”鸠山野夫觉得脊背发凉,冷汗立刻顺着额角躺了下来。阵地上的炮兵们显然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几乎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变得有些惊慌失措。突然,一名炮手站起身,不顾一切的惨叫着向阵地后方跑去。

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那个正向阵地后方狂奔的炮手便直挺挺的倒在地上。后背上一个拳头大小的血窟窿正向外冒着鲜血。鸠山野夫收起手中那只还冒着青烟的南部十四式军用手枪,用变得有些凄厉的声音向周围还在发愣的炮兵们大声喊道,“继续射击!七生报国!”

当那些惊魂未定的日军炮手重新操纵着九二式步兵炮,开始朝装甲列车射击的同时,装甲列车上的两门105毫米榴弹炮也先后发出了雷神一般的轰鸣。不过这次10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并不是攻击东局子机场使用的普通高爆弹,而是被称为钢珠高爆弹的特种炮弹!

当两枚钢珠高爆弹在日军九二式步兵炮阵地上爆炸的瞬间,无数颗高热光滑的钢珠飞速向四面八方散射开去。阵地上几乎所有的日军炮兵在瞬间就被反复击中数次,包括鸠山野夫少尉在内的全部日军炮兵都横七竖八的倒在阵地周围。

仍然置身于那片树林当中的野村上尉看到自己的炮兵阵地被装甲列车上的重炮击中之后就再没了动静,嘴角抽搐了一下,随后便猛然拔出挎在腰间的指挥刀,向还留在树林中作为预备队的日军士兵们高声喊着,“为了天皇陛下!进攻!进攻!”

铁轨上那列装甲列车已经开始缓缓移动,四号坦克炮塔和安装在车厢顶部炮塔内的105毫米榴弹炮都已经停止了射击。但那些伸出车窗的‘希特勒电锯’和二十毫米机关炮仍旧如同死神手中的镰刀一般,无情的收割着那些在开阔地上亡命冲锋的日军的生命。

装甲列车很快便突破了周围日军的攻击范围,向平汉铁路桥的方向飞快的驶去。刚刚开出两、三公里远,正准备长出一口气的孙不易便接到了从装甲列车最前端车厢传送过来的报告。

“指挥官,在装甲列车前方铁路两


状态提示:第五十五章援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