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大明皇帝朱元璋越来越倦政了,直到卯时四刻(六点左右),才御驾承天门开始早朝,比预定的早朝时辰足足晚了一刻钟。
这在洪武十一年之前,这是完全不可想象之事——朱元璋肯定是早一刻到场,而绝不会迟到。
但是,洪武十二年,朱标东征扶桑归来之后,就出现了一点苗头——朱元璋开始踩点上朝。
到了如今的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晚一刻钟上朝,都快成常例了。
本来群臣们以为,今天比较重要,皇帝会重视一些呢。结果,还是如同绝大多数时候一样,姗姗来迟。
不但姗姗来迟,还把今天的朝会,交给太子朱标主持。朱元璋微微闭着眼睛,似听非听,就算不能说是“消极怠工”吧,也是一副“父有事子服其劳”“没事儿少劳烦我”的模样。
简短截说,大约花了一个时辰左右,朱标将今天朝廷的日常事务处理完毕后,站起来,向着朱元璋微微躬身。
“洪武九年,父皇颁布五大旨意,施恩天下。如今,已过去五年了。这五年来,我大明国势蒸蒸日上。父皇是不是继续颁下恩旨,让天下人和朝廷一起,分享国家强盛的荣光呢?”筆趣庫
朱元璋微微点头,道:“吾儿此言甚是。来人啊,宣旨!”
“遵旨!”
自然有两名展表官上前,将一份黄陵圣旨打开。再由一名宣表官,站在奉天门上,当场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夫华夏者,有服装之美曰华。有礼仪之盛曰夏。礼仪,诚我华夏之根本也。然则,崖山之变,华夏亡于胡虏之手,我华夏礼仪大染腥膻矣!今官僚相见辄以跪一足以为礼,拜则以叩头为致敬。既拜,复跪一足。我华夏男儿膝下有黄金,焉可如此卑躬屈膝乎?此乃元胡之风也,朕深恶之!着从今日起,凡内外诸官,每旦会于公堂之上,必肃揖,然后就坐,幕官亦须先揖长官,乃退就幕署。其属官见上官,必序立堂阶之上躬揖,上官随坐随立,拱手答礼,幕官答揖如初见。及以事出,隔旬而还见上官,则行再拜礼,见幕官亦然,上官则拱手答礼,幕官答拜。品秩等者互揖……其余一切胡礼,悉禁勿用。”
这道诏书非常长,宣表官足足念了一刻钟才念完。
这道诏书的核心原则,其实就是一条:最大程度上减少跪礼!
它详细规定了,官员们之间相见,平民百姓之间相见,乃至于军民百姓见官员,见皇帝,见太子之间的各种礼仪。
按照这份诏书,只有皇帝、太子和亲王,官员们才需要经常跪拜。
一般情况下,官员们因为公事,在朝堂上见了,就是行“揖礼”而已。
所谓“揖礼”。就是“躬身、举手、齐眼”为敬。
当然了,如果是下官头一次见上官,或者因为公事出去了隔了很久之后再次见到上官,是需要跪拜一次的。但是,这种跪拜,也是有严格规矩的,只能“两拜”,多了就算“逾制”。
毕竟,即便见东宫太子,也不过需要“四拜”。见皇帝,也仅仅比太子多一“叩首”而已。
民间规矩类似,平时相见,不许下跪,只行“揖礼”。
只要重大场合,比如过年的时候,远游归来的时候,才可以对祖父母行四拜礼。除了祖父母之外,即便特殊情况下需要行礼,最高的礼节,是行“两拜礼”。
百姓见官员也是一样,最多是“两拜”。
必须说明的是,此事完全跟朱标无关,确实是朱元璋自发的想法。
在后世很多人的观念里,唐宋乃至于唐宋以前,华夏人是很少跪拜的。到了明清年间,跪拜大行其道。有些人,甚至把动不动就跪拜的屎盆子,叩到朱元璋的头上。
实际情况,却远并非如此。
动不动就磕头的习俗,是元代的“胡风”。大明建立后,朱元璋专门下过三次诏书,减少跪拜之风,或者说减少“胡风”。
如果全部按照朱元璋的规矩,明朝根本就没有动不动就跪拜的风气。
不过,如同“女官制度”,“发俸禄不打折扣”,“文武平等”等制度一样,以后的大明君臣们虽然一口一个“祖宗之法不可变”,实际上却好的不学坏的学,把这些好规矩破坏的一干二净。
不管怎么说吧,朱元璋今日专门下旨,施恩天下,为大明重定了规矩,尽可能减少跪礼。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旨的时候,还是要叩拜的。群臣大礼参拜,高声谢恩。
紧接着,宣表官开始宣读第二道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也。然则,子女有疾,父母能不心忧乎?天下子民,皆朕赤子也。百姓疾笃,朕深忧之。着即,设大明医学院,研习治病救人之术,传医生治病救人之方。大明医学院祭酒,秩四品,另外,两年内,全国每乡,最少设一卫生院,免费给予百姓疾病基本救治!钦此!”
说穿了,就是建立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
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要建立高水平的医疗覆盖,当然很难。说直白一点儿,就是朱元璋本人享受的医疗保障,在现代人看来,都是非常可怜的。
说它简单,是因为二十年前,朱元璋就开始在他的地盘内,免费推行种痘之术。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九成以上的乡,已经有了一个名叫卫生院的官府机构。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