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内。/p
随着刘协与荀彧的对话逐渐针锋相对。/p
火药味也逐渐在殿内生出。/p
“荀彧!你怎可如此和陛下说话,你眼里还有当臣子的本分吗!”/p
就在这时。/p
吉平面向荀彧,厉声斥责道。/p
侧身对着天子,吉平疯狂给荀彧打着眼色,口中念念有词。/p
但声音很小,别说是殿内其他人了。/p
就连和他距离最近的荀彧。/p
其实也不太能听得清楚他在说些什么。/p
但是吉平的意思,他却是懂了。/p
无非是让他不要和陛下硬顶。/p
待下朝之后,再好言相劝。/p
要知道陛下乃少年天子,年少气盛。/p
盛怒之中,做出什么决定都是有可能的。/p
这个建议当然是出于好心。/p
但是荀彧也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未理会,也没有做出回应。/p
他的目光,仍旧锁定在了龙椅上的天子身上。/p
“陛下若是要一意孤行,那就请夺去臣之官职,臣居于庙堂,却无法为君上分忧,臣无颜再立于此!”/p
荀彧态度强硬,高声说道。/p
言罢。/p
已将头上官帽脱下,抱在手中。/p
只等天子发话。/p
他就接受被贬为平民的结果。/p
“荀公!你疯了吗?陛下连太尉都罢黜过……”/p
有官员小声提醒,示意荀彧冷静。/p
毕竟荀彧虽然职位不高。/p
但一则清名在外。/p
二则此前天子远征冀州,曾将监国重任交付于他手。/p
就连后来天子率三军凯旋。/p
各项仪轨,也都是荀彧协同六部而定。/p
论朝中影响力。/p
即便是六部尚书。/p
恐怕也没有御史台的荀中丞来的高。/p
“好!好!好啊!”/p
龙椅上。/p
刘协还是站起身来了。/p
一边拍手,一边叫好。/p
“好一个不畏皇权,耿直不屈的荀御史啊,看来这御史台,朕还真是没有选错地方啊。”/p
刘协叫完好后。/p
环视殿下群臣。/p
所有被他目光扫及到的官员。/p
纷纷低下了头,不敢与天子对视。/p
毕竟像荀彧这种自求罢免的人还是少的。/p
他们还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呢。/p
眼下陛下必然是盛怒无比。/p
还是不要触他霉头为好。/p
即便不为这乌纱帽考虑。/p
也要有着明哲保身,留下有用之身,为江山社稷出力啊!/p
“传朕旨意,御史台荀彧,忤逆君上,口出狂言,着令罚去三年俸禄,一月内不得上朝奏事!”/p
沉吟片刻后。/p
刘协沉声作出了对荀彧的宣判。/p
天子此言一出。/p
殿下群臣倒是松了一口气。/p
只是罚俸禄和一年不得上朝奏事。/p
还好!还好!/p
陛下还是留了余地的。/p
殿下群臣如何想,刘协不关心。/p
他是当今天子。/p
他说的话就是圣旨。/p
罢免荀彧的念头也在他脑海中闪过。/p
但想了想。/p
他还是放弃了。/p
并非有所畏惧。/p
而是他有信心将最近分田之策引发的长安混乱解决掉。/p
以非常完美的方案解决掉!/p
留下荀彧。/p
刘协等着他来向自己低头。/p
说他错了!/p
这一点,刘协确信毫无疑问将会实现!/p
……/p
“以今日勤政殿内早朝之事来看,陛下还是不肯低头啊。”/p
天子离去。/p
早朝自然也就散了。/p
与此同时。/p
在朝堂上一言不发的长安侯爵们。/p
又聚在了一起。/p
谈论早朝上发生的事情。/p
通乡侯率先发言。/p
“呵呵,现在不低头,以后低下头更不好看,陛下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这是他自己的问题!我等只需耐心等待即可!”/p
通乡侯言罢。/p
振武侯接过话茬。/p
“耐心……我是够的,以今日早朝来看,武将队列看来是铁了心要和陛下站一起了,但文官队列中,已尽数反对陛下,虽不是人人皆如那荀御史般刚烈,但若是陛下还不低头,这一天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p
通乡侯接着分析道。/p
“不如我等再联络联络六部官员,添上一把火?”/p
“此计甚妙!”/p
“我也觉得不错!”/p
“话说起来……今日早朝可是个好机会啊,我等既然上朝,就该发声反对陛下那分田之策才对,你们怎么都不发声呢?”/p
谈话至此。/p
益寿侯皱眉望向众侯爵,语带不满。/p
“呃……”/p
益寿侯爵高位重资历老。/p
他此言一出,倒是无人敢反驳。/p
沉默片刻后,通乡侯弱弱说道:“侯爷放心,陛下撑不住太久的,今日荀御史如此直斥其非,他也不敢将荀御史贬为平民,这说明陛下心中早已有数,无非不愿意接受现实罢了。”/p
“没错没错!我等根本不需要说话,陛下低头是早晚的事情!”/p
“陛下这明显是在给自己留退路呢,通乡侯说得对!”/p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p
通乡侯之言,获得了侯爵老爷们的一致赞同。/p
当然他们绝对不会承认。/p
早朝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