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十月的坤甸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温度保持在二十多度,雨季还有一个月才来,又适逢奥运会,整个城市的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他们可以去赛场观看精彩的竞技,也可以在家视,更惬意的事情则是三五个朋友相聚一起,一边看着电视为选手喝彩,一边开怀畅饮,放声谈笑。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是尽情享受的时光,而对于黄历来说,各国首脑来欣赏奥运会,无疑又是一次开展外交的好时机。一次次的会见,又耽误了他欣赏精彩比赛的时间。
按照黄历的分析,目前的亚洲局势并不稳定,老挝内战由于中国态度的激进和支持,打得很激烈;北越得到了苏联的援助后,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柬埔寨的红色高棉还在丛林和农村中残留;而另一个重要的不稳定的因素便集中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一对世仇身上。
印巴分治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后患无穷,使印巴两国关系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善。两国**不久便因为三个较大的土邦——海德拉巴、朱纳加尔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大打出手。由于在朱纳加尔和海德拉巴连续失守,巴基斯坦不能容忍印度继续在克什米尔土邦得势,因而采取了强硬立场,不惜兵戎相见。
而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从另一个方面又加剧了印巴间的矛盾。印度自**后,一直同苏联保持着良好关系,南亚是苏联向第三世界渗透与扩张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美苏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苏联打着支持民族**运动的旗号,指望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关系来扩大自己在第三世界和不结盟运动中的影响,苏联领导人曾声称:“当各种各样的外部势力向捍卫切身利益的印度施加压力的时候,苏联总是和印度站在一起。苏印关系是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
于是,在印度同邻国的争端中,苏联明显袒护印度。这一点在印巴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面对印苏的准同盟关系,美国曾经设想过同印度结盟,但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未能使美国如愿以偿,于是美国将南亚政策的重心从印度转向巴基斯坦,密切同巴的关系以其作为南亚战略的平衡力量。
从一九五四年起,美国开始对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这一决定长期损害了美印关系的发展。美国“重巴轻印”的南亚政策使印度认为,其政策和举动威胁了自己的国家安全。美苏在背后各自支持一家,这样就为印巴矛盾的深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但是,美国对印度的“民主”是赞赏的,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也是有限的,主要还是想维持印巴美比较平衡的三角关系。这种三角关系以印巴对立、巴美结盟、印美接近为特征,三方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有所求。印度欲借助美国来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巴基斯坦谋求以美国的力量来平衡印度的压力;美国则设想在其主导下以印巴美三角关系为基础,稳定南亚局势、对抗*的影响和扩张。但是,苏联和中国出于不同的国家利益考虑,也先后介入南亚事务,从而对印巴美三角关系的发展变化形成了很大影响。
随着印巴由于卡奇和克什米尔争端的久拖不决,对抗情绪不断上升,面对印美之间不温不火的状态,巴美同盟则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而两越战争使巴基斯坦看到了南洋联邦的强大,以及在将来印巴冲突中可能起到的巨大作用。于是,在战争中积极表现,在战争后积极靠拢南洋联邦,力求借助亚共体的力量来达到增加自身实力的目的,便成了巴基斯坦最主要的外交倾向。
在黄历的印象中,印度是二战后亚洲最穷兵黩武的国家之一,在印度洋上是对南洋联邦长远的威胁。况且,他一直对安达曼群岛贼心不死,总想搞些手段,而巴基斯坦则是递到他手里的现成的刀子。
在与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的会谈中,黄历再次重申了亚共体成员国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的立场,当然,这里主要是南洋联邦的态度。阿尤布?汗除了购买更多的军事装备,还希望在巴基斯坦遭到侵略时,南洋联邦能发挥龙头的作用,象帮助越南王国一样,组织亚共体联军对巴基斯坦进行直接的战斗支援。让阿尤布?汗如此担心是有原因的,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被印度隔成了两个部分,东巴和西巴,两地直线距离相距一千多公里,互相支援很困难。而巴基斯坦又没有强大的海军,想通过海上运输,就要面对印度的海军。
如果南洋联邦不插手的话,东巴就将走历史的老路,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从巴基斯坦分裂出去,成为孟加拉共和国。黄历不想让这种情况发生,因为一旦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南亚次大陆上各国力量对比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将进一步拉大与印度的实力差距。而印度,则将成为南亚唯一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大国。
当然,黄历也考虑到了阻止巴基斯坦分裂的艰巨性。说到底,还是巴基斯坦政府的政策出了问题,让东巴人民离心离德,才让印度有可乘之机。但这属于巴基斯坦的内政问题,他也不太好用过于强硬的口气来指挥别人。只能是委婉地提些建议,并且给阿尤布?汗打气,让他有信心与印度对抗。嗯,要长期对抗下去,虽然美国似乎有从南亚进行战略收缩的态度,那不要紧,咱南洋联邦要空军有空军,要海军有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