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一个人的抗日Ⅱ>第三百章 一九六五年
道:“难道我们不能用省下的这笔钱,去支持并确保海峡的安全通道吗?”

“日本财团”是在会议上唯一表示在马六甲海峡保安事宜上,向当局提供财政援助的水域使用者。因为几乎有百分之七十的原料要经南中国海附近航道进口的日本,对航行安全的忧虑最为迫切。

尽管黄历讨厌日本,但对此还是表示了高度赞赏,并作出指示,公开归还了海盗集团劫掠而来的一艘日本货船上的大批铝锭。但对从打击海盗行动中缴获的其它赃物闭口不提,反正这是秘密,别的国家并不知道具体的数量。

而且黄历在随后的电视采访中别有深意地说道:“尽管马六甲海峡安全会议并没有达成令本海域国家感到振奋的协议,但我国还是准备尽到应尽的责任,继续为维持本海域的安全而努力。但海盗如同长在人类社会上的癌瘤一样,虽然切除了癌瘤,但癌细胞已经扩散,依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侵害着人类的肌体。海上联合反盗部队虽然勇猛顽强,但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请日后遭到海盗侵害的国家和船主谅解。”

黄历通过这次公开退赃和颇有深意的讲话,向外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为海峡的安全出钱出力的国家将得到不同的待遇。如果想象力够丰富的话,还可以理解为联合反盗部队将不会尽心竭力地保护吝啬国家和货主的航行安全,甚至有人猜测,南洋联邦将纵容一些海盗对某些特定国家的船只进行抢劫,以逼迫他们“自愿捐款”。当然,这种想象实际上过于惊艳了。

事实上,日本的决定是明智的,并且是有远见的。南洋联邦作为一个群岛国家,不仅与马来西亚共同控制着马六甲海峡,还控制着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卡里马塔海峡、加斯帕海峡、塞拉桑海峡。而且南洋联邦的海军正在日益强大,辐射力正在笼罩苏禄海和南中国海,得罪了黄历这位爱记仇、不吃亏的大总统,航行在此的船只受到刁难是很可能发生的事情。

况且黄历已经表态,通行费不会太高,而绕道印尼龙目海峡要多走一千多公里,不仅在印尼海盗威胁下,安全没有保障,而且从成也并不合算。

尽管安全会议最后没有让黄历满意,但也算小有收获,继日本之后,香港船东协会也慷慨解囊,美国也从经援中拔款,而英国则表示愿意提供实质性支持,包括帮助马来西亚进行人员培训、加强技术交流和能力建设等方面。

强行收费是不可能的,作为国际航道,黄历知道这样做的风险,虽然他知道只有建立一个强制性的财政拨款机制,才能永久地解决该水域的安全问题,但操之过急会使南洋联邦的国家形象受到极大的损害。换而言之,国际规则并不是一纸空言,南洋联邦不到万不得已,也必须依照联合国宪章和其它公认的国际法维护海峡主权和安全,并遵守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机制所倡导的有关海峡安全合作协议。这是无奈的事实。

任凭风云动,稳坐钓鱼台。南洋联邦在黄历的领导下,在东西方冷战的漩涡中保持着稳定的航向。因为没有谁比黄历更清楚地意识到,没有经济增长,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钱,便无力维持目前的军费水平,不能给人民的生活水准带来哪怕是微小的改善,或者使南洋联邦继续保持在亚共体中的领导地位。

或许在此期间,有人会评价黄历是个唯利是图的家伙,他一方面作为美国的准盟友稳定着东南亚的局势,击败了北越扩张的意图,并在老挝和柬埔寨意图阻止*的侵袭;另一方面,他又保持着和中国、苏联等一些东方阵营国家的贸易,哪怕是苏联的政权更迭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外交政策的调整,似乎赚钱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当然,如果说赫鲁晓夫的下台对黄历毫无影响是不准确的。通过这件事情,他其实是得到了很多启示的。

对于赫鲁晓夫,黄历心里是赞赏和同情的。改革总是会遭遇到阻力,这是没有疑问的,当赫鲁晓夫想把一些新的变革强加于一些依靠旧体制得益的人,势必会引起他们的仇视和反对。这些人不想丢失他们的郊外别墅,他们的豪华轿车,他们看芭蕾舞的特座戏票,他们在黑海的度假,以及他们自己享受专家医疗护理和他们的儿女进入学校热门专业的权力。而赫鲁晓夫的莽撞最终毁了他,他身边亲密的战友勃烈日涅夫背叛了他。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果想当然地认为,人们总是愿意迎接机会的挑战,这是不确切的事情。连很多美国人也已经变得惯于享受福利国家的社会安全保障,而把安于现状放在第一位。更何况斯大林几十年来中央集中计划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使大批苏联官员和经理惯于执行命令,而不会提出新思想。当升官的最好办法是墨守成规而不是冒险创新时,改革的阻力有多大便可想而知了。

当人们习惯了一种社会制度,它能提供绝对安全,而变革则意味着不稳定,并带来威胁,就连那些从这一制度得益甚少的人也唯恐丢失他们所得的那可怜的一份而不想变革时,赫鲁晓夫的失败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正是因为他的变革并未得到劳动人民的支持,也没有使劳动人民得到太多的实惠,所以,一场不流血的政变便足以使意气风发,处于顶峰的赫鲁晓夫“光荣退休”。

嗯,国家的政策要想顺利实施,就必须得到人民的配合,而要使人民


状态提示:第三百章 一九六五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