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辉格党妥协
法军自占领伦敦后并非是一帆风顺,初期也曾遭遇过大规模的民众暴动,其后自然是一场流血,在数以百计的伦敦人被炮火轰杀后,曾规模性的暴乱才未再发生。不过,除武力之外,辉格党人的妥协也是令暴动不再发生的一大原因。
辉格党从不是一个统一的政党,只是一个有着类似利益和相似主张的若干大家族及政治势力的综合,加之其长期受到金融家、资产阶级和不同信仰人士的支持,因此,相对保守的托利党,它的政治主张呈现改革、限制王权、信仰平等三大特点。
虽然辉格党已经不是那个在光荣革命时反对信仰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的辉格党,可在某种意义上,它并没有发生改变。“辉格”之名本意便有“好斗”的意思,成立之初便以激进闻名。百年之后,辉格党人所激进的对象发生了改变,“激进”这一本质特点却被良好地保留了下来。
自1714年之后便把持不列颠政务的辉格党,在这大半个世纪中,利用汉诺威王朝前两位国王乔治一世、乔治二世放任权力的机会,大力减少国王在国家事务上的作用和影响力,将权力自国王手中挪至以首相为首的内阁之中。不过,没有任何一位国王会放任手中的权力流失,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并非土生土长的不列颠人,他们无所谓伦敦的权力是否属于自己,只在乎老家汉诺威。可第三位汉诺威王室的国王乔治三世却与他们不同,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伦敦人,对祖先们的老家汉诺威反而并不太在意。因此,在他继承王位后,先是辉格党内试图压制王权的派系,之后是整个辉格党,皆被他利用制度中的漏洞和保守的托利党加以压制,最终失势。
现在的辉格党以罗金汉侯爵最具影响力,罗金汉派系也是辉格党众多派系中最强大的一个,同时,他也是一位坚定的议会至上者,反对君王权力过大。查尔斯?福克斯和爱尔兰人埃德蒙?伯克均是他最得力的两大助手,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也与其相似。正因为如此,罗金汉派系和国王乔治三世的矛盾并不小,而这一矛盾也被路易所利用。
罗金汉侯爵并未归降,他是对利益妥协,而非是对法兰西投降。路易虽得到了他的力量,得以令不列颠议会正常运作,可也觉得与他是一种利益交换下的合作,而非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对其进行控制。
他们花费了一个小时才谈妥合作条件,合作条件主要有三条。第一,英格兰和苏格兰在一个国王和一个议会治下,介于此,威尔士之主权归属于不列颠政fu,治权则暂交由爱尔兰政fu;第二,乔治三世将继续担任不列颠国王,他的子嗣也将拥有王位继承权力,不过,君王的权力将被削弱,议会决定之议案可不由君王签字便可以施行;第三,爱尔兰国王查理三世不得加冕为英格兰和苏格兰国王,不列颠则废除《1701年王位继承法》,允许与天主教徒结婚的王室中人和天主教徒拥有继承权。
三条协议全是两相妥协的结果。路易成功令爱尔兰和威尔士在查理三世的手中,但必须令英格兰和苏格兰仍然为一个统一国家;罗金汉侯爵得以实现议会凌驾于君王之上的理想,可他一直反对的乔治三世却还是国王;查理三世这个天主教徒虽不能继承王位,但旨在避免天主教复辟的《1701年王位继承法》被废除,未来未必不会再出现天主教徒成为王后或国王的事情。
路易在与罗金汉侯爵谈妥合作条件后,接下来的事情也顺风顺水。利用罗金汉侯爵及早已投诚的诺斯勋爵的势力,他轻而易举地便令不列颠议会通过了割让领土的法案。除了爱尔兰和威尔士归属于查理三世外,法兰西自然得到了最多的领土。
路易如今得势,因而也就野心大涨。在北美地区,他得到了七年战争时失去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及佛罗里达等大片殖民地,理论上甚至得到了正在叛乱的北美十三州。而在东方,他更是毫不客气地将不列颠在印度的所有殖民地夺了过来,更计划着利用金融投资的方式控股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从而切断不列颠与东方的所有联系。
一切谈妥之后,不列颠的局势也大体底定。爱尔兰国王查理三世虽有不满,可他却并无不满的权利。在辉格党妥协后,他这个傀儡国王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路易也打算将妹妹克洛蒂尔德公主及其丈夫萨丁尼亚国王卡洛?艾曼努尔四世送至都柏林,并授予他们爱尔兰王国王储和王储妃的头衔,以取代日益老迈的查理三世。
1782年即将到来,路易的心情无比畅快,人在伦敦的他也打算在圣詹姆斯宫中召开新年舞会,以显示法兰西的胜利。可在新年的前一天,也就是1781年的最后一日,罗金汉侯爵忽然赶到宫中,向他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
“乔治三世的长子,威尔士亲王乔治?奥古斯塔斯?让他与我的妹妹伊丽莎白成婚?”路易难以置信地望着年近五旬却依旧英俊的罗金汉侯爵。他没有想到,罗金汉侯爵居然会在《1701年王位继承法》才刚被废除的情况下便走出这一步。
这一步十分巧妙,借助联姻保护不列颠王国不被法兰西吞并或肢解,同时还能令不列颠成为法兰西的盟国或附属,以令西面的爱尔兰王国不能入侵。同时,君王实权已经被削弱,议会掌握了凌驾于君王之上的权力,未来的王后即使是一个法兰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