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叶磊基本默认了游击队的快速发展,但他感觉这有些无序,针对性不强、组织性不高,且在没有统一指挥下,始终保持在小打小闹的程度,不能通过游击战改变一部分地区的力量态势,更无法把好不容易打出来的优势转化为胜势,也不能进一步把游击区变成根据地。如果没有十二军主力驻扎到那里,那游击区仍旧是游击区,顶多就是大了点而已。
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必须让整个辽东根据地,在游击队扩大游击区,再通过军分区守备部队的进驻而变成控制区,甚至是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用十二军作为威慑力量,保护根据地的安全。而民兵队和预备役正是进行如此过程的重要保障力量。
如果这几支队伍能通过正确的领导、灵活的指挥、多变的战术完善起来,那根据地的发展就会进入到良性发展过程,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但要做到这一切,那还是有几个条件没有完成。
一是,政治宣传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应该让更多的东北老百姓明白抗日的必要性,提高他们的觉悟,使他们支持抗日、支持抗联。只要有了这样的基础,游击队的活动、十二军的行动才能够获得更多老百姓的帮助,并让根据地逐步扩大。
二是,需要,教育过程需要,觉悟提高的过程需要,建立组织也是需要。
三是,需要政工、军事人员。这还是因为辽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太短,基础过于薄弱造成的结果。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可不是随便调个人就能当的。像叶磊,早就感觉到能力不足,正在不断地学习和补充。但这需要。不仅是叶磊,其他人也同样需要去学习更多的知识。现在的情况更像是赶鸭子上架,在政务方面,有点文化,管过一些人,又是靠得住、信得过的人,则马上就被提拔起来当上领导。而在军事方面,虽然建立起了抚松军校,但刚成立的军校根本来不及培养几个人。现在十二军的大多数指挥员,可以说都是打出来的。他们有勇敢、坚决等作为指挥员的一些素质,也有不少作战经验,各个都可以说是老战士,但他们在指挥方面可是比敌人差了很远。在十二军里,上面发来命令,他们只要执行就可以,很多问题,如后勤补给、训练等军部已经都考虑好了,并不需要他们操心。但到了军分区就不一样了。到那里要考虑的事情要远远多过现在。他们能胜任吗?
四是,部分地区是刚占领区域。根据实战需求,说不定十二军会暂时主动放弃那里。如果这时已经建立了根据地,那就不好执行这样的战术。这样做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且会打击老百姓的抗日热情。
事情都不可能一撮而就,都需要一个过程。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叶磊还是想试点一个军分区。如果效果不,那就继续推广。
曹亚范本就负责用地方守备部队和民兵部队,建立警报系统、守备系统、治安系统,预备役系统。叶磊感觉他是最适合胜任这一工作的人选。
而青岭岗军分区和抚松军分区就是叶磊要率先试点的两个军分区。
想要实施这一计划,光是有了想法还不够。在辽东抗日根据地里,重要决定都需要军事委员会的讨论才能执行。为此,叶磊准备在举行的军事委员会上再次把这件事情提出来。
第四十一节
游击队
第四十一节
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