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之百战将军>第四十八节 头道溜河

十月一日,头道溜河密营。

头道溜河密营,也叫穷棒子沟密营。这里原来是伪满军兵舍,现在变成了东北抗联第二军四师的密营。此地南距抚松七十余里,西北离桦甸一百二十里,西南离蒙江县百余里。东边和北边的安图和蛟河各有两百里左右。

密营建在半山腰的平台上,三面是沟谷,一面是高山,地形极其隐蔽,密营由兵营和指挥所两座戗子组成。

今天这里正在举行一次重要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政委魏拯民、军需处处长全光、一路军参谋兼警卫旅旅长方振声等人。其中魏拯民又是东南满省委书记,所以此次会议不仅是第一路军领导人会议,也是中共南满省委的一次会议。

杨靖宇是昨日才到达这里,跟着他过来的有总部警卫旅、少年铁血队及特委派、机关枪连等。他们是在桦甸县的荞麦棱子稍作休息后赶到这里的。

这次的会议他们要分析当前的形式,研究今后一路军的行动方针,也要为马上要到来的冬季大讨伐做准备。

会议从一早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深夜。但面对复杂而艰苦的形式,几人没能很开的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针。于是他们决定第二天继续开会讨论。

进入了十月,夜晚的温度开始降了下来。特别是在这个半山腰上,山风吹过时,就算躲在了避风处,都能感到丝丝寒气。

魏拯民和杨靖宇有段时间没见面了,为了能交流更多的问题,他让杨靖宇住在自己的旁边。

魏拯民身体较弱,一直是抱病工作的。他捂了捂薄被,问道:“老杨,有个事不知你听没听说过?”

“什么事情,说得这么神秘?”俩人老早就认识了,一听魏拯民说话的口气,杨靖宇就知道,这个事肯定不是什么小事情。

“你还记得,八团的齐辉不?”

“怎么不认识。熟悉得很哪。是个将种。”

“你可能还不知道。年初抚松那边的一个叫清松村的地方来人了,让部队到他们那里休整。说他们准备好了很多粮食和鸡,就等着咱过去吃呢!”

“哦,还有这种事?清松村?我好想有个印象,郝奇峰就在那里吧。他和齐辉的关系可是铁的很。”

“这你也知道?”

“咋?我就不能知道。你继续说。”

“那个过来报信的以前也是抗联的,受伤后留在了那个村子。这点队伍里有人知道,也确认过了。当时是三月份,咱队伍刚熬完冬,正是需要补充体力的时候,我就让齐辉带着他的团过去看看。结果你知道怎么着了?他们这一去可真是享福去了,回来时还带回来了不少粮食,还有很多肉鸡和鸡蛋。”

“那个村子没多少人吧。顶多能送来十来只鸡。”杨靖宇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现在他的心里只有怎么带着队伍跟鬼子周旋的想法。

“村子是不大。但送来的鸡可是不少。你也甭猜,猜个十次都不见得能猜中。”

“这有啥难的。我三次内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二十只。”

“不对。”

“那四十只。”

“也不对。”

“最后一次了,我就多说点。一百只吧。这可能吗?”杨靖宇有些不相信。

“我说啥来着,别说三次,再猜七次你也猜不到。”

“你这么说,还真把我给吊上了。说来看看有多少?”

魏拯民没有马上回答,只是伸出了五个手指.

杨司令不敢相信地说道:“你说他们送来了六百只?!”

“准确的说是,五百四十多只。这还是齐辉那帮子人吃了近八十只后,剩下的。”

“这清松村时鸡窝子?哪里来的这么多鸡。”

“送来的还不止这些。他们搬了三趟才把所有物资都搬完。光粮食就运来了六千多斤,鸡有五百四十多只,鸡蛋那就更多了,足有六千枚。还有一千斤鱼干和三百套均已和五百双布鞋。”

“啧啧,这么多!真不可思议。一个两百来人的小村子,怎么储备了这么多东西。你快说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杨靖宇对这个清松村时越来越感兴趣。

魏拯民没再吊杨司令的胃口,一五一十把齐辉汇报的内容讲了出来。

“你是说这都是那个叫吉石的小孩子想出来的?”

“是啊。他爸你肯定也认识。”

“谁?”

“吉升帆。”

杨靖宇回忆了一会儿,说道:“怎么这么耳熟?应该是听过的。”

“何止是听过,你跟他应该还很熟悉才对。梁…海…明。”

“你说这吉升帆就是梁海明?”

“我有必要说假话吗?骗了你也编不出一个鸡蛋来,哈哈。”

听到梁海明竟然有儿子,杨靖宇高兴地笑道:“我怎么不知道。我也算是有个侄子了,哈哈哈。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梁海明原来在那里当支书。几年前鬼子扫荡的时候牺牲了。”

“可惜了,他本来还可以做更多事情的。那弟妹和吉石呢?”

“齐辉他们最后一次去搬粮食的时候,发现村子已经被鬼子个扫荡,人都抓到集团部落去了。后来我们多方寻找,才从转移出来的人中找到了白燕红,也就是梁思明的妻子。而那孩子是没找到。扫荡前,吉石等六孩子说是要出去训练,刚好躲过了鬼子的扫荡。我们派了几次人寻找,但没能找到。”

“哎,明天你带我去见见弟妹吧。”

“好。”魏拯民答应


状态提示:第四十八节 头道溜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