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天可汗>第89章 小节

第89章小节

薛崇训出京已经几个月了,长安的局势依然处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就仿佛两阵对圆,但是因为天气不好等原因,双方都不想激化矛盾,各自保持着克制,既是风平浪静又是危机重重。薛崇训在外面干些什么,李隆基那边的人也不是特别重视。

既有薛崇训实力不够的原因,又有李隆基本来就对他比较轻视的缘由。想去年推翻韦皇后的政变,太平公主的另外三个儿子或多或少都有些功劳,因此三子封王,唯独那薛崇训一点功劳都沾不上,只混了个卫国公的爵位。

连极大的机遇都抓不住的人,能有多大的能耐?

但是,李隆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身边有人总算嗅到了腥味,这个人便是王琚。年初的时候他跑到太子府里,说是要谢恩,谢太子把他从江湖中捞上来当了个九品芝麻官,结果在太子府里却装模作样,扬言天下人只知太平公主,不知有太子。

他并不是故意去得罪李隆基,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毛遂自荐,意思是太子现在需要有智谋的人,他便是有智谋之人。

王琚这个人很擅长自荐,两年前唐中宗在位时,他也是如此作为,获得了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的赏识。有次他见到武三思立刻就嗷啕大哭,哭完之后又哈哈大笑……这人又哭又笑的,武三思很是纳闷,便问原因。王琚道:我哭是替您哭,您要大祸临头啦;笑也是替您笑,现在您将要获得我这样的谋士,定可避免灾祸,我是为您高兴呢……不幸的是武三思在一次政变中丧命,后来政局动荡,王琚便被挤兑出庙堂,流落江湖。李隆基做太子后,偶然想起这个人,才把他弄上来做了个九品官。王琚一看有戏,又在李隆基面前表现了一番,再次升官,混到东宫幕僚里面,帮助李隆基处理政务。

王琚从一堆奏疏官报中发现了记录宦官鱼立本去幽州的咨文,当下一寻思,就觉得很是蹊跷……朝廷派遣采访使到地方巡检,原本并不稀奇,可是这个宦官跟着下去做什么?

他便拿着咨文来到太子案前,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李隆基略一寻思,说道:“确实和常例有些不符,不过这样一件小事,不必在意。”

王琚正色道:“殿下做大事,才更应该注意小节。”

“哦?”李隆基剑眉一挑,顿时觉得这句话有点意思,因为世人爱说的都是大丈夫不拘小节,王琚却是反其道说之。

王琚投靠过来之后,李隆基其实是越来越喜欢这个思维敏捷的小个子了,王琚肚子里是真有点墨水,却不像其他士大夫那样清高,他想上进,而且一点都不掩饰。李隆基喜欢真性情的人。

“殿下,别人想做什么,如果消息做到了保密,咱们就一点风声都没有,只有通过各种小节予以判断。您说要做大事,能不注重小节么?”王琚不慌不忙地说道。

李隆基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好像在想什么,随口说道:“你有什么话便直说,言者无罪。”

王琚低头皱眉,片刻之后才沉声道:“今日偶然发现关于官宦鱼立本去幽州的咨文,我才骤然醒悟,我们以前都把一个很重要的人忘记了……汾王!”

李隆基抬起头来,看着王琚的脸,顿了顿,依旧不动声色:“我和汾王以前有过来往,觉得没必要防着他。”

这话乍一听是好话,实际上是对汾哥李守礼的一种极度蔑视。王琚眉头仍未舒展,轻轻说了一句:“就怕被太平那边的人利用了。”

李隆基默认未语,好像在细细思量其中关节。

王琚继续劝道:“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训出京之后,最近的关于他的行踪的消息,是沿广济渠南下。但万一他暗渡陈仓,潜入幽州……薛崇训可是太平公主的儿子,他要是亲自去幽州,汾王他们多半就会投靠过去了。”

李隆基摇头道:“如果此次出京的是薛二郎,我倒是真担心他会搞这么一出,可是薛崇训就不同,他一向的作为不像是能做这样事的人。”

去年李旦家和太平公主家两家联盟,准备搞韦皇后,就是薛二郎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李隆基身边负责联盟事宜的。所以李隆基觉得薛二郎更擅长做这样的事……而薛崇训没得到后世记忆之前,就是个马大哈,肌肉发达头脑简单。

无论是汾王李守礼,还是薛崇训、薛二郎,都是李隆基的表兄弟,打小就认识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李隆基怎么会不知道?

虽然如此,但听王琚说得煞有其事,李隆基还是再三思虑了几遍,这才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幽州的事,不用去管,管也管不了,就算咱们怀疑,没有真凭实据之前,能拿汾王怎么样?事情做得太过分,反而于名声不利。倒是运河上新募一万余兵丁,实在有些让人担心,就怕太平公主的人上下其手,把这股人马全部操纵于手!我们得安插一些人进去,不能让他们变成铁板一块。”

王琚坚持道:“殿下,我还是觉得幽州才是重点,就算我们现在无法做什么,也不能对那边掉以轻心。”

李隆基好言道:“你担心的原因我心中了然,但是不要轻举妄动。如果让汾王左右的人知道我们有了防范之心,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更加坚定他们投向太平公主的心思,明白么?”

王琚急道:“殿下,我的意思并不是要对付汾王,而是要弄清楚这件事的真相!您想想,如果薛崇训真的去幽州找汾王了,那太平


状态提示:第89章 小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