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工业帝国志>第240章 葛长虹的野望

这三百多个流民来到营地之后,自然有道士上来传教,宣扬与人为善的道理,给流民们一些精神寄托。

然后,铁娃就安排这些流民出去干活,干活有钱拿的,很受流民们的欢迎,他们首先学习如何使用水泥和砖头砌墙,这是修建城堡的第一道工序。

然后,他们就开始给附近的农民们修建水渠,让农民们可以种植更多的田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这些流民知道,如果当初自己的田地里也有这样的水渠,就不会因为干旱而失收了,更加不必逃荒了。

为此,这些流民知道自己学会了一项手艺,心中十分震撼。

葛长虹由于年纪小,被收入了万物书院里学习,食宿免费,还有衣服和零花钱发,葛长虹学起识字来速度很快,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葛长虹就学会了基本的文字,还学会了查字典和自己读书。

葛长虹很快就对如何收容流民感了兴趣,他开始研究如何改变流民们的命运,其中固然有铁娃所说的三点,改变环境、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但是葛长虹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更加深入地挖掘其中的道理。

像是铁娃这样的流民收容队,刘宇一共派出了三支,江北道两支,东南道一支,因为东南道的流民经过大半年的收容之后,数量已经很少了,只有江北道的流民没有经历过收容,数量还是颇为可观的。

葛长虹逐渐熟悉了流民收容的程序,他渴望对此作出创新,提高流民收容的效率,他也经常与铁娃讨论流民收容的事情,葛长虹逐渐变成了一个流民收容的专家。

首先做出改变的是流民的食物大饼,大饼制作简单,但是保存的时间就不是太长,十天半个月还是可以的,更长就有些麻烦了。

葛长虹希望做出一种保存时间更长,热量更大的食物,在刘宇兑换的书籍里,就有这样的食物,那是一种工厂化制造出来的东西,使用了较为复杂的工艺,还使用了马口铁的封装技术,这叫做罐头,可以保存一年时间甚至更久。

每一个罐头里都有番薯或者大米,还有鱼肉或者猪肉,这些食材经过高温煮过之后,封装到了罐头里。

为此,刘宇让葛长虹建立了一个食品加工厂,专门用价格低廉的鱼肉或者猪肉来制造罐头,这些鱼肉和猪肉都是不那么新鲜的,但是并不会腐烂变质,品质上还是有保证的。

一些需要刘宇兑换的机器,刘宇也帮忙兑换出来了。

开办工厂的资本,由刘宇借给了葛长虹,约定五年分期偿还。

食品加工厂的第一批产品鱼肉罐头顺利出品了,刘宇品尝过之后,感觉味道还可以,咸咸的,油油的,热量十分充足,完全可以充当流民们的食物,就是价格略高一些,刘宇下令采购了一千两银子的鱼肉罐头,一共是五万个鱼肉罐头,可以供八百多人食用一个月的。

从此,给流民食用的大饼彻底被鱼肉罐头取代了,这种鱼肉罐头的热量更高,更加适合流民们食用。

流民们需要经历过长时间的旅途迁徙,需要更多的热量来保证身体的所需。

葛长虹做的第二个事情就是教导流民们识字,葛长虹知道这是改造流民的第一步,只有识字明理,才能够达到改变自身的目的。

为此,葛长虹不仅自己学习,而且每天都坚持到流民营地里给流民上课,教导他们识字。

这些流民们学习的能力和态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积极,有的人懒散,对此,葛长虹就先教积极的,然后让积极学习的人去教懒散的,如此一个传一个,一个帮一个,一个带一个,慢慢地成绩就出来了。

之前很多流民都有等、靠、要的想法,等待别人的帮助,依靠别人的施舍,主动讨要别人的财物,如此学习之后,他们逐渐改变了这种想法,开始积极地改变自己的人生。

葛长虹的事迹上了冯有利主导的高隆日报,这份报纸目前产量很低,只有上百份,其中几份会张贴在流民营地里,向流民们宣传自己的政策,流民们看到葛长虹凭着自己的努力,小小年纪就成为了工厂的老板,赚取了不菲的利润,心中很受刺激,许多人因此而发奋努力。

由于刘宇给乡亲们开凿水渠,修桥补路,所以高隆镇附近变成了一个很富裕的鱼米之乡,许多乡亲们因此而躲过了干旱,没有沦为流民。

这些工作原本是自己做的,现在刘宇帮着做了,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为此,苟武双将刘宇的事迹做为典型,向朝廷禀告请求嘉奖,朝廷也知道刘宇做了很多的好事,为此也下令嘉奖,给刘宇一面锦旗,以表彰刘宇的功绩。

随着转运了更多的流民到大琉球岛,大琉球岛的人力资源情况有了好转,至少造船厂、炼铁厂和武器工厂都能够保证开工了,源源不绝的产品制造了出来。

此时,广州府里的潘家也派了船队过来运输货物了,潘家的船队由八艘四百料的广船组成,上面悬挂了潘家和刘字的旗帜,上面的水手都是刘宇的军官一手训练的,战斗力颇为强悍。

潘家的船队来到大琉球岛之后,刘宇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邀请他们赴宴。

潘家的船队在一片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装满了货物离开了大琉球岛,朝着南方驶去,一路有惊无险,终于顺利地来到了广州府,上好的火柴、瓷器、生丝、盐和糖都卖出了高价,这一下让潘家见识到了刘宇货物的威力,简直就是


状态提示:第240章 葛长虹的野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