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新纪元1912>第154章 战地以攻替为守 东方肉搏长短现
国兵从他的侧翼逼近了。

“甩两个加重手榴弹过去!”

作为进攻部队,每一个士兵都携带了两枚加重手榴弹,而在进攻过程中,他们缴获了大量的德军手榴弹,这使得他们可以尽量的使用德军手榴弹,至于威力强大的加重手榴弹往往都会用在最关键的时刻。

那一小队德国士兵刚一接近到距离前沿还有二十多米的距离,正准备一个冲锋压上去的时候,两个黑点甩了过去,伴着接连两声剧烈的爆炸声。在硝烟之中那一小队德军士兵几乎完全报销了。

对于侧翼所发生的一切,王士勤并不了解,作为代理排长,他只是尽职的履行着自己的责任,短暂的对射使得他能够从容地观察敌人,然后从敌人群中选择他的射击目标。

而这时那个德**官又一次把脑袋从弹坑中露了出来,他似乎是在观察着什么,又像是找到了什么。他拿起了挂在脖间的哨子,这显然是命令那些扑在地面上的德国士兵发起进攻,那些德国士兵,只要一听到哨声就会立即纷纷爬起身来继续冲锋,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犹豫或者迟疑。

而吕思友同样也盯上了这个德**官,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这一次,他没有让这一眨眼的良好机会溜走,几乎在是那个德**官即他扣了一下枪机,一粒子弹从枪口飞了出去,下一瞬间。只看到那个军官的脖颈处喷出一团血雾,甚至都没有来得急捂伤口,整个人便倒了下去。

“好了!”

作为一名军官,杨成军自然知道,什么是战场上的时机,现在。就是一个反冲锋的良机!几乎是在那个德国指挥官被一枪打死的瞬间,他就立即吹响了哨子。

这是进攻的哨声!

在哨声响起的瞬间,原本依托着弹坑战斗的战士们,就像是出膛的子弹一样,猛的一下从弹坑中“弹”了出去,完全忘却了河对岸的德军炮兵不断的,像是雨点般的打过来的炮弹,相比于德军的冲锋。远征军的冲锋更具“东方色彩”,这种反冲锋就像是出膛的炮弹一般,一但飞出,就会无所顾忌,就会舍生忘死,在极近的距离,用短兵相接用刺刀解决所面对的德军。

像是急风暴雨似战士们地扑向了德军,而这些德**人似乎还没有从指挥官被打死的现实中反应过来,在打出一两发子弹后,他们方才从地面上慌张地爬起来,然后双方针锋相对的开始近距离的肉搏战,而在冲锋的时候,冲锋枪手和轻机枪手同样也加入了冲锋之中,他们挺着冲锋枪或者轻机枪,在德军站起身迎敌的时候,立即发扬着自动火力的优势,先是一阵狂风暴雨似的扫射,就在德军被这一阵弹雨打的还没回过来魂的时候,一群喊叫着靠着高声呼喊干扰敌军注意力的步枪手们挺着刺刀赶了过来。

“杀……”

随着一声暴喝,借着冲锋时的冲击力,几乎是在接敌的瞬间,吕思友便挺着刺刀冲着最近的敌人来了一个突步刺,一百二十多斤的体重、冲锋和突刺产生的冲刺力瞬间压上了那个比他高出一头的德国士兵的身上,对方的步枪完全拨到了一边,刺刀瞬间便没入了德军士兵的胸膛,在吕思友想要抽刀时,刺刀却被血肉吸附着,于是他便自然的左右旋转半圈,然后用力的一踩,血随着刺刀的抽出喷溅出来,直喷到吕思友的裤腿上,就在他抽出刺刀的瞬间,他感觉到左边有人冲了过来,不过是刚一转身,却看到一柄刺刀正朝着他冲了过来,不等他挡刺,那刺刀就刺穿了他的手臂。

“这下当真是死狂了……”

就在吕思友的心下冒出这个念头的同时,他的双手却本能的挺着刺刀将刺刀从这个德军士兵没有任何防御的下方向上刺了过去,刺刀没入德军士兵有小腹时,那个德国人竟然痛的松开了双手。

“杀……杀……杀……”

就在这个德军士兵捂着肚子摔倒的瞬间,吕思友却是暴喝着向下踏步刺,每一次暴喝都伴着刺刀准确的没入这个德国人的脑袋,三刺刀下去,它的脑袋变了模样。

“杀……”

又是一声暴喝从吕思友的耳边传来。他看到班长怒睁着双眼正在和一个德国士兵拼刺着,突步刺、左挡刺、右挡刺……没有任何犹豫,虽说手臂受伤,但吕思友还是挺着步枪从侧翼一个突步刺冲了过去,

相比于德军的刺枪术,习自日本的远征军的刺枪术或许更胜一筹,通过改变重心的踏步,加上大声呼喝与踢的动作作为干扰,使得双方部队不过是刚一接触便见高下,因为进攻受阻。很快德军进攻部队便撤退了,而在德军进攻部队撤退时,这么一股只有几十人的穿插部队,则立即追击数十米,并不断用自动武器射击。而吕思友更是冲在最前面,一口气冲到一个半人深的弹坑处,方才在哨声的督促下跳入弹坑,停止追击。

“呼……”

大口的喘着粗气。依在弹坑内,吕思友感觉自己甚至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活着的侥幸感,准确的来说,他都忘记自己还活着。像之前的那样的小出击。在他的这场人生第一战中,已经上演了好几次。但是现在德国人反攻越来越猛,可是对这种极为猛的冲锋,他却感到很痛快,也很新奇。甚至有些期待。

“这样的打法很有味道。”

吕思友的心里,突然冒出这样的感觉来,他甚至觉得有一天,自己可以写一本书,记录这里所发生的一切,记录他自己的初战。


状态提示:第154章 战地以攻替为守 东方肉搏长短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