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能够威胁到南郡”张良不是什么军事小白,他本身虽不是什么兵家出身,也没有修习兵家武道。
但是当年,他也得到黄石公传的太公武略,太公此人,虽说在如今的大秦褒贬不一,但是在武略方面的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
绝对是兵家老祖之一的存在。
所以张良也精通兵家神通。
要不是大秦灭韩国的时候,那时候张良还在求学,恐怕韩国即使被灭,也能够咬下大秦一块肉的。
对于大秦的军队,甚至大秦的兵峰,张良也亲眼见识过的。
能够比拟大秦军队的精锐,叛军的大军,显然已经练出来了,这很不简单。
虽说当年六国也有比拟大秦的精锐大军,但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差一点,再加上武将方面,也比不上大秦。
更为重要的是,六国内部之间的文武矛盾,以及帝王和前线将帅之间的不信任。
这也导致很多名将无法发挥最为强大的力量。
最明显的就是赵国,赵国的名将,可以说不比大秦少多少,大秦有将门,赵国也有。
一直以来赵国的军备,在七国中,也是属于顶尖的,毕竟身处和北方蛮族匈奴边界,经常受到蛮族和匈奴的入侵,所以血性方面,赵国要比其他五国强大。
只是赵国的战争潜力,要比大秦要弱一点。
毕竟无论是人口还是粮食,他比不上大秦,至于靠五国支持,五国彼此不是一心的。
如果大秦灭六国时候,六国能团结一心,以当时的大秦,根本不可能灭掉六国的。
可惜当时大秦略用小计,让六国爆发矛盾。
实际上,无论如何,六国也团结不起来,毕竟六国之间,在这上万年来,不知道厮杀了多少次了。
彼此之间的仇恨已经种下了,如何能够团结一心。
彼此之间都有忌惮,害怕下一秒,你就会来偷袭我。
所以最终被大秦给吞并,大秦的地理位置太好了,拥有崤函之固的关中地区,只要守护好崤函之固,那么六国也很难打过去的。
可以说,大秦可以出关攻打六国,而六国攻打大秦,困难就要多几倍了。
大秦灭六国,除了本身气运之外,还有时机以及大秦的潜力,已经渐渐超过了六国。
这是大秦一代代贤王他们躬耕下来的。
在大秦一代代贤王不断的带领之下,大秦的底蕴越来越强,而六国依然躺在他们先王的荣耀之中。
如此如何是虎狼之师的大秦对手。
所以六国注定失败。
张良去过大秦,感受到老秦人那份敢战之心,虎狼之心,所以他才最终释怀了。
和韩国子民相比,大秦老秦人,对大秦的那份拥护和热爱,以及对军功的渴望,远不是韩国子民能比的。
大秦的军功制度,从下到上,无论是黔首还是贵族,都十分的渴望。
而韩国,通往上层的通道完全被封闭了,底层人士根本看不到机会,即使再爱国,又有什么用。
人心虽说不是凉的,但是再热的心,也会因为冰块渐渐变凉。
所以最终韩国被灭,那也是他咎由自取。
张良之前,也不是没有接到六国余孽的邀请,但是无一例外,他都拒绝了。
他清楚那些人想要复国,不过是因为权利地位罢了。
在大秦,他们得不到,所以才会想要反叛的,如果大秦给他们机会,他们根本不会站出来造反的。
权利的yù_wàng支撑着他们站出来造反。
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爱国,支撑他们的无非是自己的私欲罢了,这样的人,张良怎么可能会和他们合作。
只是如今的叛军,因为天庭变得越发的强大,张良心中,也是浮现了几分的不妙的感觉。
天庭下场了,咸阳城又出现了问题。
对于大秦而言,可就是不妙了。
如今大秦一统天下,想要正真的统一天下,而不是之前那般。
无论是殷商还是大周,虽说也都是帝王天下,但是更多的是分封诸侯,即使是殷商,也只能在他掌控范围内,说一不二。
其他的诸侯王国,虽说忌惮殷商,也会听取命令,但是有时候,也可以奉旨不听的。
大周更是如此。
只有到了大秦一统天下,改成郡县制,才是正真的中央集权,张良自然知道中央集权的好处。
而且一旦一统,地方上就没有什么统兵权,只要没有入侵,帝国很少会发生战乱,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的生活、
比起数万年各国的混战好了不知道多少。
他张良虽说是韩国人,但是首先他是人族,其次才是韩国,最后才是韩国张氏罢了。
因此他最想要看到的是人族和平。
而大秦的制度,是最适合现在的发展,他不希望六国余孽,在天庭的支持下,再次复国,如此只会削弱人族的实力。
虽说七国混战的时候,人族也涌现了不少的名将武将,但是死去的更多,而且整体人族的实力,一直无法提升。
毕竟战乱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显然那天庭就是希望人族继续混战,底层的百姓对官府失去信心,而转头去信仰仙神,求取仙神的保佑,如此仙神就可以收割气运了。
诸侯混战的时候,那时候仙神也是最为活跃的,不是说仙神直接下界来干扰,那是不可能的。
九州之地,算是仙神的禁区,轻易他们不会下界的。
而且发展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