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汉末圣人>第523章 北上平贼

洛阳的动乱,纷乱如麻,令人应接不暇。

单说短短一年间,国家的年号从中平,先后换成光熹,昭宁,永汉,就能知道国家乱成什么样子。

一年之内,一个大一统王朝换了四个年号,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曹昂在琅琊国,一直密切注意着洛阳的局势。

直到袁绍出逃,董卓废立,曹昂心中一直悬着的那颗石头,突然落了地。这种感觉也不是开心,或者兴奋,而是一种对历史按原路发展而产生的如释重负。

或许只有如此,才能让曹昂有一丝的安全感吧。

洛阳的局势基本上不会再有大的变化,袁家已然是一败涂地,再无翻身的可能。对于曹昂来说,这个局面是他希望看到的。

接下来便是诸侯讨董,群雄逐鹿了。

在这条争霸的路上,曹昂已经尽可能地做了无数的准备,也能坦然面对可能出现的结果,哪怕是失败。

收到刘协登基的消息,曹昂便派张纮前往洛阳,代他朝拜天子。

于曹昂来说,不管是刘辩还是刘协做天子,没多大区别。既然历史注定刘辩没有翻盘的可能,倒不如顺遂时事,还能讨刘协一个好。

将来刘协在董卓、李傕等人手中有多困顿,便会多思念曹昂这个老师。

当然曹昂派张纮前往徐州还有一个主要目的,那就是获得徐州牧这个职务,否则曹昂便无法名正言顺地管理徐州。

至于董卓会不会给,曹昂从不担心。

曹昂相信董卓是个聪明人,让曹昂留在徐州,远比曹昂回朝跟他争权要好得多。而且有刘虞这个先例,曹昂以宰辅身份担任州牧,也不会引人诟病。

曹昂对于董卓还是颇为忌惮的,既然董卓没几年好活,那又何必和董卓硬碰硬。所以曹昂希望张纮此番前往洛阳,能让自己和董卓之间,有一个脆弱的平衡,等自己彻底掌控徐州,便能进退自如了。

送走张纮之后,曹昂便决定北上。

随着冬天的到来,青徐黄巾已经有南下的趋势了,这一仗已就在眼前。

百万流民,从来都在曹昂心中。

曹昂亲自北上,留下郭嘉、乐进、杜畿三人镇守琅琊国。

郭嘉希望跟随曹昂同行,毕竟做参谋比做国相省心多了。可惜郭嘉刚一开口,就让曹昂给堵了回去。

想都别想!

其实琅琊国文有乐进,武有杜畿,已经足够了,留下郭嘉主要是镇场子。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单是曹昂手下第一谋士的身份,就能威慑住很大一部分人。

曹昂北上,就恐琅琊国的这群豪强大族生事,乱了后方。

尤其还有屯田事。

而且郭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更换地方官员和国中属吏,尽可能地换成自己人。

这件事以曹昂的身份不好做,越级管理,总是容易引人诟病。

而且一旦动位置,肯定得罪一部分人,甚至容易引起一些事端,有郭嘉在前面顶着,真出了大事,曹昂也好出面转圜。

曹昂很清楚,他的属下都可以和地方大族关系闹僵,但曹昂本人不行。

为了保证琅琊国的稳定,曹昂在琅琊国留了近万人马,除了乐进手中两千郡兵,曹昂又将手中徐州五郡的三千琅琊郡兵交给杜畿,以监管屯田各部。

琅琊的屯兵都是之前的盗匪改编的,道德水平低的可怜。若是没有大军压着,曹昂可不放心。

曹昂的亲兵六部,曹昂留下辛错的中部镇守即丘,监视南面的陶谦;又命陈调率领后部,坐镇莒县,保障大军粮道。

有这上万军队,不管是谁来,郭嘉都能稳住局面,撑到曹昂回归之时。

安排好琅琊国诸事,曹昂率领其余人马北上。

此时曹昂手中除了亲军四部,还有陷阵、积弩、厉锋、折冲四部,兵力接近两万人。

随着曹昂铺的摊子越来越大,手中的兵力也捉襟见肘起来。为了补充兵力,曹昂不得不就地征召部队。

泰山郡是北方重要的兵源地,泰山弩兵,冠绝一时。

若是可能,曹昂绝对愿意征兵万人,尽配强弩,使之如秦军一般,成为骑兵克星。不过曹昂可不像袁绍那般,到处有人给粮食,所以曹昂根本无力走暴兵流,短期内只得以精兵为主,控制兵力。

曹昂一共征募了泰山兵三千,分作六曲,其中五曲设积弩部,以曹昂的心腹曹青为军司马。

而剩下的一曲,编入亲军营。

除此之外,曹昂又重新整合了手中的徐州五郡郡兵。

虽然这些郡兵战力一般,但跟着打了琅琊一仗,也算有些磨炼,全部充作辅兵,着实是浪费了。

九千郡兵,分给杜畿三千兵,再去掉损耗,还有选入亲兵营的精锐,剩下五千人,被曹昂整编之后,分作厉锋、折冲二部。

其中厉锋部以彭城郡士兵为主,而折冲部以广陵郡士兵为主。

两部各辖五曲,这是大汉标准的编制。

大汉部曲制,以边军为例,每曲五百人,相当于后世的营,每部两千五百人,相当于后世的团。这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编制,曹昂此时并不准备大动干戈,也不准备使用后世的三三制。

这个时代习惯二五制,有他必然的原因,盲目模仿后世,反而过犹不及。

而二部分别有苦蝤之子庆丰和曹昂的亲卫将领曹彦二人担任军司马。

不过两部战力,暂时还不值得信任,基本上担任绥靖地方的责任,需


状态提示:第523章 北上平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