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使,这可是你吐蕃自找的!”/p
狄光嗣虽然同情钦陵,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会手下留情。/p
紧接着,狄光嗣高声答道:“我大唐向来是礼仪之邦,本不应该在这种场合对远道而来的吐蕃使臣加以羞辱的,但耐不住吐蕃有些人丝毫没有自知之明,一直在试着自取其辱;/p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客气了!”/p
狄光嗣一边说着,一边时不时地看向钦陵。/p
他这话,不光钦陵听到了,在场的其他人也听到了,上至皇帝李治与皇后武氏,下括靠前的长安百姓,听完后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p
狄光嗣趁热打铁,依然是对着钦陵高声说道:“我可以断言,你写的答案与我写的答案并不一样,但他们却都是正确答案!”/p
狄光嗣这话,一听就像是混账话。/p
钦陵闻言,怒道:“休要胡说,两份答案不一样,怎么可能都是正确的?”钦陵以为狄光嗣是在耍他。/p
面对钦陵怒气冲冲的质问,狄光嗣丝毫没受影响,似乎早就已经料到一样。/p
“贵使,稍安勿躁,我这么说自然有我的理由!”狄光嗣转身,面向上首,拱手道:“相信大家都和吐蕃使者一样,俱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会说两份不一样的答案都是正确答案!/p
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之前已经说过,吐蕃使者所出的题目本身就有问题,按照他们所描述的题目,我写的答案‘无人无羊’才是正确的;/p
可是,如果吐蕃使者肯听从我的劝告,将题目略作修改,那么正确答案就会是吐蕃正使钦陵所书的‘五人无羊’。”/p
狄光嗣的话暂时告一段落,他请皇帝李治让两名内侍同时将两个帛袋打开,取出内里字条,以最大声量读了出来。/p
果不其然,狄光嗣给出的答案恰好是“无人无羊”,而钦陵所书就的答案也正是“五人无羊”。/p
不过,众人虽然知道了答案,但还是不太明白狄光嗣为何会说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p
钦陵可不管这么多,他一见狄光嗣给出的答案与自己给出并不一样,就赶忙向皇帝李治请道:“请大唐皇帝陛下宣布,这第二局是我吐蕃获胜!”/p
李治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被狄光嗣抢了先,“贵使,你何必那么着急呢?/p
我已经说过,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答案,你难道就不想知道原因?”/p
钦陵停下了,直愣愣地看着狄光嗣,他也有点好奇,因为他也想不明白。/p
皇帝李治当然也想不明白,他赶忙催促狄光嗣,“狄小子,不要卖关子了,快快将个中情由细细说来。”/p
李治发话了,狄光嗣也不好再耽搁,“小子我前番指出吐蕃使者题目出得有误,几次出言相劝,奈何吐蕃正使刚愎自用,不肯及时修正,才会让众人陷入疑惑;/p
我之所以那样说,并不是空穴来风,实在是有来由的。”/p
钦陵郁闷极了,狄光嗣又给他身上甩了一口锅,不过当他听完整狄光嗣的话后,突然觉得之前自己身上背的锅真的不算什么!/p
“吐蕃使者曾言,吐蕃派了十个吐蕃士兵在我大唐属地吐谷浑的河源赤水地区,牧养了十只羊,一天会发生一次地动,一次地动会死一个士兵与一只羊,如此,五日之后,还余几人几羊?/p
我写的答案是‘无人无羊’当然是正确的,因为每天一次地动,每一次地动都会固定地死一个士兵与一只羊。一开始,士兵与羊可能觉得没什么,可是一旦几个循环过后,羊作为一种动物,其避害求生的本能一定会促使剩下的羊逃离;/p
而吐蕃士兵看着五个同侪先后被地动夺去生命,剩下的士兵只能干看着却又无能为力,此时,丧命的恐惧与求生的yù_wàng会促使他们和羊作出同样的行为,那就是逃!/p
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无人无羊’。”/p
钦陵还想阻止,他刚要开口,就又被狄光嗣抢了先,“贵使,请稍等,我还没说完。/p
如果吐蕃方面肯听从我的善言,将题目作如下描述,大唐派了十个卫府戍边士兵在我大唐属地吐谷浑的河源赤水地区,牧养十只羊,同样是一天会发生一次地动,一次地动会死一个戍边士兵与一只羊,也是问,五日之后,还余几人几羊?/p
如这样改动,那吐蕃钦陵正使给的‘五人无羊’这个答案就是正确的了!/p
那是因为,羊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畜牲,他只会遵循避害求生的生物本能,定会使尽一切手段加以逃离,我想纵然我大唐的卫府戍边士兵想方设法、拼尽全力地加以阻拦,也是无法拦住的,最终的结果依然是一只羊都不会剩下;/p
我大唐卫府戍边士兵皆是从我大唐百姓中征役而来,他们也是普通人,也会有恐惧之心,求生的yù_wàng也一定会异常强烈;/p
纵使他们无法救回前面五个人,亦无法阻拦剩下的五只畜牲逃脱,他们也不会选择逃避,从而踏上与五只畜牲一样的归途!/p
除此之外,他们也知道,己方五人是最后的戍边队伍,如果最后的五人也离开了,那么他们脚下所站着的土地将不再属于他们,不再属于大唐!/p
所以,他们退无可退,他们背后的大唐退无可退!”/p
狄光嗣说道此时,目光早已离开了钦陵,他一边说,一边沿着高台边缘走动,最后,他停下了脚步,大声问道:“各位府兵大哥,小子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