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二天上午,大诚跟随游客步行到达山顶的观景台,正如老方丈所说,这里可以看见宽阔的长江。清晨雾气蒙蒙,恢宏的长江一半隐匿,一半清透,大大小小的货轮鸣着笛声缓慢的行驶在水面上。游客无不被这宽广的景色震撼,开心的照相留念。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只有大诚一个人,被水牢灾困惑的他眼里除了长江的美景外,剩下的全都是对水的恐惧。

小到溪流,大到江水。小到漂起一片落叶,大到托起一搜巨轮。无论清澈还是浑浊,无论潺盈还是汹涌,这些在常人看来分属不同景色的大自然风光,为什么轮转在自己身上就是害人害己的凶恶之事呢?老方丈建议他眺望长江,可以宽广心境,可是耳边除了游客的欢声笑语外,剩下的只有不甘心和委屈。一个人顺着山路向下走走停停,美丽的山景一路绵延,却无一挑动大诚的心境。回到霞棲寺,度过安静又无聊的一天,夜色降临前道清找到他,让他明天一早去宝殿集合。事情总算又有进一步发展,大诚既期待又紧张,竟然到了后半夜才睡着,这是憨傻蠢笨的大诚极少有的情况。

第二天醒来时,隔着门就能听见外面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大诚揉着眼睛打开门,一众和尚走来走去,像是在各司其职的准备着什么。想到昨天道清的通知,大诚猜想和尚们准备的事情肯定和自己有关系。果不其然,来到宝殿前,里面有十几个和尚尽可能保持安静的布置着东西,场面严肃到令人紧绷。大诚觉得今天和往常有些地方不同,却又一时间找不到关键所在,直到他回头一瞧才发现,霞棲寺的大门并未打开,寺内没有一个游客。

老方丈在一众小和尚的搀扶下缓缓走来,虽然依旧慈眉善目,温和平静,眉宇间却透着严肃与认真,强大的压迫感可以冻结整个寺院的空气,连时间和空间都会彻底静止。老方丈与方丈进入宝殿后,道清站在大诚身边,说道:“记住我说的,待会儿时间一到,我会招呼你进入宝殿,你在最中间的蒲团上跪下,可以睁着眼睛,但不许抬头乱看,不许说话,不许站起来,在我拍你的肩膀后,你就把眼睛闭上,第二次拍你肩膀时才能睁开眼。”

大诚认真的听着,问道:“你能告诉我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吗?”

道清微微一笑,没有回答,而是转身进入宝殿。十几分钟后,经过有条不紊的安排,身穿明黄色僧衣的和尚们分做两组站在佛像两侧,老方丈跪在距离佛像最近的地方,方丈站在稍远一些的蒲团旁边。随着方丈念出第一句经文,一位面色冰冷的小和尚双手抬着木槌,敲打比“入汤”牌匾下面的还要大一号的木鱼,身旁的和尚们高声念经,手中有法器的按照固定的节奏发出各种使人平静的声音。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念经声虽然已经相当熟悉,大诚却还是有些紧张,索性没有慌乱,跟在道清身后进入宝殿,方丈指一指身旁的黄色绣莲蒲团,大诚心领神会,立刻跪在上面。因为没到闭眼的时候,他压抑不住好奇,悄悄看着左右两边的和尚。和尚念经的速度特别快,一段经文临近结束时,方丈为下一段经文做引念,再由和尚们接下去。如此循环往复一段时间后,左边的和尚停止念经,纷纷跪在佛像前,由右边的和尚代念。左边的和尚站起来念经,右边的和尚跪在佛像前。又是一阵循环往复后,和尚们停止念经,始终背对大家跪在佛像前的老方丈抬高嗓门,用极尽苍老却底气十足的气息念读手中的一本小册子。

正在大诚低着头左看右瞧时,道清轻轻拍打他的肩膀,大诚立刻集中精神闭上眼睛,再也不敢睁开。放弃普通话的老方丈多了几分神韵,像从古代走来的带着久远味道的和尚,用高尚的嗓音念读大诚听不懂的文字,伴随燃香的味道,与内心不由自主生出的敬重,猛烈冲击着大诚的世俗心境。大诚按照道清之前要求的那样,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闭上双眼,陷入黑暗。老方丈整整念读十分钟才停下,方丈左手举起盛有清水的水杯,右手在空中比划,在大诚身边顺时针转了一圈又一圈,将水杯里的清水点洒在大诚的头上。大诚感受到一阵微风围着自己转,黑暗中宛若一条浅绿色的轻柔的风,不远不近的缓慢飘荡。

所有和尚继续念经,禁闭双目的大诚始终没有等到道清的第二次拍肩。渐渐的,黑暗中的清风又一次出现在眼前,比刚才更加的近,也更加的清晰。清风环绕在大诚身边,与念经的声音和燃香的味道合而为一,大诚逐渐忘却身外事,只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即使他根本没有睁开眼。

18.

清风化作黑暗中的一条缎带,一个转身便带来一片岸边的柳条,柳条上生长着嫩绿的叶子,叶子的空隙间透着身后的河水。河水散发微弱的咸咸的味道,伴随泥土的芬芳,像是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大诚觉得眼前的景象似成相识,却又一时间想不起来。片刻见,不知是自己走过去的,还是远处的柳条河水自己走过来,彼此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岸边的柳树下有一条小船,大诚只是低头看一眼,下一刻便已经坐在船上,飘飘荡荡的向河水中央漂过去。

平静的水面忽然间因狂风大作变得汹涌,小船瞬间倾覆,大诚落入水中,虽偶有挣扎,却无济于事,好像自己根本不会游泳,也一时间忘记如何挣扎。索性他并不觉得有窒息的痛苦,也从来没有过恐惧


状态提示:【9】又见石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