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第三十五章 焖声发大财

法国人还没有什么动作,英国人却先坐不住了。没错,法兰西这个当局者都没表态,英吉利就开始上蹿下跳了。

英媒和他们的政客旗帜鲜明地反对大洋彼岸的美利坚那毫不掩饰的激化矛盾和挑起战争的行为,尤其是后者封锁海岸线扣留他国船只的举动,简直就是对自由贸易秩序和通行权的严重挑战。

讽刺的是,有着灵活道德底线的英国商人则将成箱成箱的军火和往常一样卖到了美国西海岸,甚至在数量上有增无减。

罗伯特·皮尔希望奥法两国能参战也是真的,不列颠的外交人员不遗余力地鼓吹美利坚的威胁,甚至表示奥地利如果愿意出兵,他们甚至可以提供舰队护航。

当然能不能安全抵达那就另当别论了,毕竟此时的大英也没有任何理由和美国开战不是?

法国人态度冷淡,他们对英国人的提议并没兴趣。毕竟高层的态度摆在那里,谁又想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呢?

但法兰西越是这种态度,其他列强的高层们就越不敢轻视它,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弗兰茨。

毕竟体量摆在那,再加上重要的地理位置,只要它出兵随时都能将战局反转过来。

在局势未明朗之前(法国表态),奥国是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大动作的。殖民地再重要也比不上本土的安全,更何况弗兰茨也不想冒险。

倒是梅特涅亲王再次对英国人的提议动心了,这主要是拉图尔伯爵这个旱鸭子整天叫嚣着能轻易击溃美军,毕竟如今的奥地利陆军要比历史上强大得多。

充足的军费致使军事人员有充沛的时间进行高素质训练,同时加速了武器的更新换代,武备也更加充足。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历史上此时的奥地利士兵每年只有五发实弹射击的机会,剩下训练都靠“意念射击”。

这种方法自然不可能训练出什么精兵强将,但当下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奥国士兵每年的实弹射击量达到了70发,是历史同期的14倍。

实际上单论子弹的生产速度,让沙皇心心念念的三家兵工厂的总和也达不到他们这個蒸蒸日上的西方盟友一家兵工厂全力转动一个月的产量。

因为此时俄国的三大兵工厂的属性依然是三个比较大的“手工作坊”,规模虽然不小,但是技术并没有得到明显进步,采用的仍然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旧模式。

再加上某些污吏不愿意出高价雇佣熟练工人,导致生产出来的子弹非但质量参次不齐,而且产量也低得吓人,每天十发就算不错了。

其实现下普法的熟练工人五到十分钟就能造好一发子弹,一天就能生产上百发子弹。

而奥地利的女工能在机械的帮助下半天就干完熟练工人一天的活,如果有必要还能更快。

其它各种作战类的兵器也是大大加强了拉图尔这位战争大臣的信心,不过战争有的时候并不是比谁更能打,而是比谁更能耗。

而跨洋远征对这个国家来说还是太早了。

当然弗兰茨也不会真的选择束手待毙,早在战争初期他就已经派人去美国国内寻找“盟友”了。

毕竟战争可不只是比谁更能打同时近东发生的事情也让弗兰茨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他万万没想到沙皇的野心会膨胀得如此之快。

虽然俄罗斯这次索取的只是“一小片”土地,但现实是如果他们在高加索以南站稳了脚跟,那就没人能阻止这个庞然大物在西亚的扩张了。

奥斯曼和波斯两国虽然在各自区域也属于霸主级别的存在,但与俄罗斯帝国相比还是太弱了,更何况这两个国家互相之间还不对付。

奥斯曼人的态度显然不够坚决,而此时的英国人也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意愿,毫无疑问费尽脑汁去猜想对方的下一步策略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当然这也不是毫无判断依据,至少从国家利益层面上讲,英国人是不可能放任对手俄国人的扩张。

不过此时罗伯特·皮尔面对的难题则牵扯了这位首相的不少精力,何况他内心更希望毛熊的鲁莽举动让奥地利和俄国走向对立面,毕竟在理论上讲俄奥两国是近东方向的竞争对手。

不过这个逻辑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俄国此时索取的是高加索附近的土地,而奥地利传统战略的目标是夺取巴尔干,两者目标相距甚远此举并不一定能影响到后者的战略利益。

可实际上尽管卡尔斯省距离奥地利千里之外,但是俄国无节制地扩张会影响到奥斯曼人的判断,从而破坏弗兰茨的布局。

“土崩瓦解”是必然的,就看列强之间各自能分得多少利益了,又或是被外部干涉让奥斯曼的遗产变成一坨“答辩”。

但这个时间的早晚却很重要,对于奥地利来说早了吃不着,晚了吃不好会消化不良。而此时俄罗斯的举动无疑是在加速这个进程,这并不是弗兰茨想见到的。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奥国是俄国的盟友,尼古拉一世又不是傻瓜,圣彼得堡肯定会在行动之前先询问维也纳方面的意见。

这个问题再次抛到了奥地利身上,支持俄罗斯会得罪不列颠和奥斯曼,同时也不符合本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

如果选择不支持的话,那么之前弗兰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沙俄将成为己方在东方最大的威胁,外交上会再次被孤立,今后在外海和欧洲大陆的行动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就有可能随时会被列强们针对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章 焖声发大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