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重生之大明鹰犬>第298章 老神仙

第二百九十八章老神仙/p

洪武三十一年腊月初,王戈带着汪玲珑前往湖广。/p

之前道衍得知张诀住在青州,和王戈的关系不错时,他曾经暗示过王戈,可以利用这点来与湘王搭上关系。因为湘王好武,也喜欢隐藏身份混迹江湖,对《化功焚天心法》很有兴趣,而张诀又正好公认的携带着《化功焚天心法》。/p

王戈当时不置可否,没有给予直接的答复,但心里却是直接否决了这个任务,让他利用张诀来讨好湘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p

但现在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化功焚天心法》已经到了他的手里,而且张诀明确的说过可以任他处理。/p

但王戈也不能直接拿着《化功焚天心法》去找湘王,跟他说“我是你老哥燕王的人啊,你本你梦寐以求的绝世武功你拿去,等以后你老哥起兵的时候,你记得帮他啊!”这样的话,最大的可能是湘王直接把王戈绑了,抢了《化功焚天心法》,然后把他送京城献给建文帝。/p

就好像当初王戈说服尹少亭一样,得先明白对方的经历背景、痛点弱点,知道对方在乎什么,想要什么,害怕什么,才能够对症下药,让对方不得不上自己的“船”,跟着自己走。/p

湘王虽说是高高在上的藩王,但他和晋王、燕王、齐王、宁王这些藩王都不一样,他对那九五之尊的位置似乎并不太热衷,而是沉迷于武道。朱元璋病薨,遗诏命诸藩王留守封地,不得擅离,但基本上对皇位有孝想的藩王,都没有遵命,全都离开封地往京师而去。在发现京师布满重兵,守备森严,朱允炆的态度也很硬,想进京可以,必须单骑入京后,才不得不各自返回。但那时候,湘王朱柏却一直没有动静,老实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中,专心致志地琢磨着武功。/p

他对武道的沉迷,也不是单纯的对力量的向往,并不是那种纯武夫式的追求。/p

他的追求,更多的是在一个“道”字上。/p

对道家之言,极有兴趣。/p

当初他微服行走江湖,用的名号是“紫虚公子”,便是因为他曾给自己取的道号为“紫虚子”。他对“化功焚天心法”这能转真气为真火的神功如此偏爱,应该也是和道家有关。/p

这些信息,自然都是得自燕王的渠道。历史上这位湘王有什么故事、什么事迹,王戈根本就没印象。/p

不过这并不妨碍王戈推测这位湘王的想法,猜测他想追求的东西。/p

这个时代,痴迷于道家学说,执着于道的追求,又极好武功的人,有大部的可能,是为了追求长生。/p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有其他的追求,但不论怎么样,肯定对道法、神仙是向往和敬畏的。毕竟这位年轻藩王,曾有孤身一人入山寻访仙迹的行为。/p

所以,王戈对这位藩王的对策,便是以仙人之姿降临,让他明白,帮助他的老哥燕王登基,才是真正的天道正途,对他的“修行”也有莫大好处。/p

至于如何行事,王戈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计划。自然不可能是直接跑到湘王府找到朱柏,说我是老神仙,你要听我话,湘王又不傻。哪怕他身边有汪玲珑这位宗师高手,又有南香做后勤,想要制造一些“仙迹”,不是什么难事。但也要用得恰到好处,才有意义,才能发挥最大效用。/p

王戈必须得让他自己找上门来,仙是凡人“求”来的,而没有自己“求”上凡人门里去的道理。/p

王戈做了一番易容化妆,打扮成了个白发老道的模样,汪玲珑也跟着穿了一身道袍,当成一位美丽的道姑,随侍一旁。在湘王封地荆州不远的一处山中,展现一些“神迹”,帮助一些山民,这样的名声,必然引起湘王派人来查探,甚至有可能亲自出马。/p

到时候,王戈自然有办法能让湘王把他当成“真仙”。甚至可以拿《化功焚天心法》出来当饵。当湘王朱柏发现,自己苦求而不得的《化功焚天心法》对方却能轻易使用出来,而且能够传授他的时候,很难不受影响。/p

特别是那块关午阳所制的“血玉”,实在是比较神奇,说是仙家宝物,也很有说服力,唬住湘王应该也没什么问题。/p

事情本来也是按照王戈计划进行着,当听闻某山中有位老神仙和绝美仙姑出现时,湘王虽然因事没能亲自前往,但也确实派人前往寻找。/p

来人被王戈用了些手段唬住,费了不少功夫和时间才找到了“老神仙”王戈。而找到王戈的时候,还被毒蛇咬伤了,奄奄一息,觉得自己快要不行了。而“老神仙”只是接过旁边绝美仙姑手中的仙瓶,给他喝了口水,他就立刻感觉到了体内毒素被清除,甚至被蛇咬伤的地方,都已经开始慢慢有结痂愈合的迹象。/p

如果不出意外,看来湘王派来的人离开时虔诚的模样,王戈基本上可以断定湘王很快就会亲自亲前来“访仙”。/p

接下来,王戈精心准备的一系列“魔术”就能派上用场,等到将湘王也完全震住,让他确信自己是老神仙后,就可以用话术引得他自己踏上燕王的“船”了。/p

王戈觉得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以湘王过往的做派来看,他这个人对权势皇位没什么妄想,但对道法仙术却是真的拿命在追求,一旦让他相信,肯定会不惜代价去做。/p

当然,万一失败了,有汪玲珑护着,早就确定好了退路方向的王戈,也至少能保证全身而退。在这


状态提示:第298章 老神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