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万这次进京,是从太仓刘家港乘船启程,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p
抵达京城正好是清晨,文立万和阿福在紫禁城附近一家客栈住下,洗漱之后,便直接拿了紫禁城的腰牌,进城去见首辅。/p
走近文渊阁不远,忽听身后有人问到:“这位官人莫非是文知府?”/p
文立万听声音很熟悉,扭头一看,原来是张居正的幕客、以前的同事张丰予。/p
张丰予满脸笑容,快步向前,给文立万作揖道:“文知府可曾记得在下?”/p
文立万也施礼作揖:“原来是张兄,幸会幸会。”/p
“文知府是来见首辅吗?”/p
“正是。”/p
“刚好下官也是来见首辅的,咱们一起去吧。”/p
文立万笑着点点头。/p
他想起来明代的第一天,就和张丰予有过一次交锋。而现在张丰予变得如此客气,看来官场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啊。/p
文立万在苏州听说张丰予也正式进到文渊阁,在张居正手下办公了。看来他的梦想已经得以实现。/p
“张兄还在文渊阁做事?”/p
“哦,现在是在刑部做事,首辅觉得多在几个位置历练一下有好处,年初让我去刑部做主事”/p
“哦?各种事情都历练一下,确实可以开阔眼界啊。”/p
文立万本想恭喜一番,想到自己现在已经是四品,张丰予还是六品,怕说多了,又勾起张丰予的新仇旧恨,也就不提恭喜的话了。/p
张丰予笑道:“是啊,反正在哪儿都能学到新东西,首辅怎么安排,咱就怎么干。”/p
文立万感到好久不见张丰予,此人似乎开朗明快不少,对以前两人的恩怨似乎毫无纠结。/p
两人说着话,已经到了张居正的门前。/p
门役对两人都很熟悉,让文立万、张丰予稍候,进去向张居正禀报。/p
门役很快出来,请俩人进见首辅张居正。/p
文立万进门躬身作揖道:“学生文立万见过首辅大人。”/p
张居正见到文立万,很是开心,从太师椅上站起,绕过书桌走近前去,说道:“子萱,何时到的京师?”/p
“才到不久,在客栈洗漱一下,便来见首辅了。”/p
“哎呀,何必如此风尘仆仆,来来,赶紧坐吧。”/p
文立万在侧首坐下后,张居正这才扭头问张丰予道:“际中有事吗?”/p
张丰予作揖道:“呃,刑部那边有个案子,学生觉得有些蹊跷,想向首辅请教。”/p
“事情紧急吗?”/p
“倒也不急,首辅先和文知府先谈事,之后下官再来请教。”/p
张丰予很会察言观色,张居正的问话,其实意思很明了,不是紧急事情,那就可以择时再议。/p
“那就下午再说吧。我还是先招呼远方的客人。”/p
“下官先告退了。”/p
张丰予是个明白人,先向张居正施礼作揖,又向文立万作揖,微笑着退了出去。/p
文立万见张丰予除了门,问道:“恩相让际中去了刑部?”/p
“是啊,先是在内阁做了一段时间,最近才放到刑部去做主事,多让他增长一点阅历。”张居正看着文立万说道:“如此匆忙赶来,可有要事?”/p
文立万挠挠头皮,笑道:“也没有太大的事情,就是好久没有聆听恩相教诲,想回来讨教一下。”/p
张居正哈哈大笑:“有事便说,何必如此花言巧语?”/p
文立万也笑道:“真的没有什么大事。学生在苏州想搞活市场经济,有些事情要向首辅讨教。”/p
“市场经济?这个词语出于何处?”张居正怔了一下说道:“这个词语似乎未有出典吧。”/p
“这是学生生造的词汇,意思是说,以市场为导向,把苏州的经济发展壮大,为朝廷缴纳更多赋税。”/p
文立万赶紧做一个通俗解释。市场经济这个词儿,明代人肯定没有听说过。/p
“这个想法好啊,你做了苏州知府,就要琢磨着做出一些政绩出来,想方设法把谭令会留下的烂摊子盘活。据说这几年谭令会做知府,苏州纺织业出现凋敝现象,很多纺织机房都去松江、杭州一带发展,这样下去,会影响苏州赋税的。”/p
“学生想在苏州推动市场经济,就是想让苏州的经济重现往昔的辉煌。一旦苏州推行了市场经济,苏州缴纳的赋税,将会稳居地方之首。”/p
“嗯,这事本官肯定是支持你的,你放手去做就是。”/p
“但是,这不仅仅是减少苛捐杂那么简单,要想把跑掉的商户吸引回来,把现在的商户留在苏州不走,就必须实行一整套市场经济模式。”/p
文立万决定先给张居正灌输一下市场经济知识,等得到张居正的首肯后,再与皇上说这件事。/p
皇上现在并未亲政,张居正是首辅,他更有发言权。/p
张居正饶有兴致说道:“你所谓的市场经济模式,主要是干些什么事?一条鞭法在苏州执行的如何?”/p
文立万听到首辅说道一条鞭法,马上觉得这就是个解释市场经济模式的切入点。/p
“一条鞭法现在已经在苏州全面铺开,所有的赋税都折成银两缴纳,这比以前实物缴纳的方式更省时省力,这就是市场经济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说,恩相的一条鞭法,给苏州的市场经济开了一个好头。”/p
张居正听了这话很是自得,不由笑道:“实行一条鞭法以来,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