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抗战从一把信号枪开始>第132章 重振士气(二)

此时对于冀北义勇军来说,时间就是生命!/p

小鬼子部队在三个连凶猛的火力扫射下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p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小鬼子此时也已经没有任何撤退的路可言。/p

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小鬼子付出惨痛的代价,已经冲到了山坡下,此时距离还有不到两百米。/p

刚好后方的人也已经完全的从铁索吊桥撤到了河对岸。/p

“准备撤!”向和平大声喊了一句,同时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空袭定位仪,把空袭地区定位在了小鬼子部队的眼皮子前面,用空袭轰炸来掩护最后一波撤退。/p

向和平的空袭定位仪还剩最后五个,这种好东西一个空投箱最多也就只能开出两个,以后要省着点用。/p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p

就比如这一次的撤退,如果没有空袭定位仪的掩护,最后一波负责掩护的队伍就很难安全的撤离战场。/p

滴滴滴……/p

随着向和平的成功设置,空袭开始对目标地区进行随机轰炸。/p

用‘天降正义’来形容空袭轰炸,对于打小鬼子来说,简直太贴切不过了。/p

因为打小鬼子这种‘畜生’就是正义!/p

呼……轰……轰隆隆……轰隆隆……呼……/p

炮弹降落的声音和爆炸的声音响彻,每一发炮弹的轰炸都能震得整个小山丘直颤,拼命往山上突击的小鬼子更是被炸的尸体横飞,被爆炸撕裂成碎片,血肉模糊!/p

空袭轰炸也直接阻断了小鬼子突击进攻的步伐。/p

先锋连、机枪连和龙牙突击队趁着这个时候火速下山撤离,然后从铁索吊桥渡河。/p

已经到达河对岸的炮兵连也已经把迫击炮架好,准备火力掩护三个连的撤退。/p

一切计划进行的十分顺利,等到三分钟的空袭轰炸结束之后,小鬼子的大部队再用几分钟的时间冲上山顶,冀北义勇军的所有部队都已经通过铁索吊桥过了河。/p

这一波战斗小鬼子最起码损失了三千人,坦克和山炮这种重装武器也损失了很多,可以说是绝对的重创。/p

现如今冀北义勇军已经撤到了河对岸,小鬼子怕是已经气急败坏了。/p

“军长,我们把铁索桥炸了吧!”隗占山这时看着向和平大声说道。/p

“不!”向和平立即否决:“这河流以北就去长江了,炸了桥我们还怎么回去?再说了,说不定小鬼子不爽,还要再追上来呢。”/p

向和平倒也希望小鬼子真的追过来。/p

面对六七米宽的河流,三米多宽的吊桥,在超强火力的压制下,小鬼子要是真的敢追过来,那么这条铁索吊桥将会比黄泉路还要‘黄泉’。/p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小鬼子就算是凶残,也不应该敢从这条铁索吊桥追上来。/p

小鬼子虽然凶残但也不傻,不至于‘彪’到这种程度吧?/p

但实际情况恰好跟向和平想象中的背道而驰。/p

小鬼子大军真的翻过了山丘追了上来。/p

“这特么的小鬼子,还真的是疯狗啊!”陈猛在河对岸距离一百多米的地方看着小鬼子翻过山丘的大部队,顿时倒吸了一口气惊叹。/p

小鬼子在淞沪战场上打了胜仗占领了上海,还真的是上头了。/p

“炮兵连,给我继续轰!”隗占山当即指挥着炮兵连,朝着河对岸正在翻山的小鬼子疯狂发射炮弹轰炸。/p

越是疯狗就越好打,只要有实力,就不怕它凶!/p

向和平看着河对岸小鬼子,脸上露出邪魅的诡笑:“主力部队架好枪,炮弹尽量不要炸铁索,既然小鬼子敢冲过来,那么咱们就好好的伺候伺候他们!”/p

在向和平的命令下,冀北义勇军两个团的所有主力严阵以待。/p

轰隆隆……轰隆隆……/p

炮兵连的迫击炮对着河对岸的小鬼子狂轰滥炸,小鬼子冒着连天炮火,以人多的优势冲到了河对岸,然后先遣敢死队开始冲桥,主力部队跟在后面,小鬼子机枪连和轻炮在河对岸进行火力互射,掩护主力部队冲桥。/p

对于河对岸小鬼子的机枪连和轻炮在河对岸的火力压制,向和平并没有理会,而是指挥部分部队继续再向后退一百米,然后全部用迫击炮轰炸。/p

狙击连寻找高地合适的狙击位置,主要对小鬼子的机枪手和炮手进行狙击。/p

至于冲桥的小鬼子部队,刚好有一个稍微倾斜的地势可以很好的当做掩体架起重机枪,对冲桥的小鬼子部队进行扫射。/p

也不需要多,二十挺重机枪轮番的打,小鬼子根本就不可能冲的过来。/p

哒哒哒……哒哒哒……/p

几十挺重机枪开始疯狂的朝着冲上铁索吊桥的小鬼子进行密集的扫射。/p

三米多宽的吊桥可以同时并排容下至少六七个人。/p

小鬼子刚刚冲上桥,直接就被乱枪扫死,后面小鬼子再立即踩着尸体跟上。/p

看来这小鬼子刚才遭到伏击吃了大亏,这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报仇啊!/p

小鬼子越是冲的猛,机枪连的重机枪就越是打的激烈,子弹犹如暴雨梨花,撕裂着小鬼子的ròu_tǐ,各种爆头、爆裆!/p

短短不到几分钟的时间,整个铁索吊桥上就堆积了一百多具小鬼子的尸体,还有小鬼子的尸体直接被践踏的从铁索吊桥上挤掉河里,顺着活水被冲到下游。/p

但是小鬼子仍旧没有半点退缩的意思,后面的部队继续跟


状态提示:第132章 重振士气(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