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抗战从一把信号枪开始>第180章 鱼雷快艇(二)

向和平叫来陈猛和隗占山,然后又从龙牙突击队精心挑选出几十名各方面优良的尖兵。/p

其实驾驶快艇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儿,只需要懂得机动原理,在水面上稍加适应,就能玩得转!/p

小鬼子的舰队如果开进舰炮的有效射击范围内,恐怕最少还要十几分钟的时间。/p

向和平立即安排人把三艘鱼雷快艇推下水,然后临阵磨刀,教龙牙突击队的两位队长开快艇。/p

这两位队长也是天赋比较高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丰富的驾驶汽车的经验。/p

而这种鱼雷快艇所使用的也就是和汽车一样方向盘式的转向装置,只要会控制油门,掌握水面上的方向感,就成了。/p

而且向和平在计划中,也并没有打算让他们开着预雷快艇作战,只需要简单的踩油门,把小鬼子舰队的一部分注意力吸引过去就成了。/p

经过短短几分钟的指导后,这两位队长已经掌握了把快艇开走的原理,和对于方向感的熟悉。/p

这样就已经足够了!/p

“陈猛、老隗,带人上船,咱们先跟小鬼子玩玩儿去!”/p

向和平坐在鱼雷快艇上,冲着陈猛和隗占山大声说道。/p

“团长,您这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全部都能玩得转啊,我对您的佩服真的就好比这滔滔江水……”/p

陈猛扛着一个r-7火箭筒,表情激动。/p

“行了,别在这拍马屁了!”向和平瞟了陈猛一眼。/p

在所有人员全部上船之后,向和平立即一脚重油门,径直的朝着小鬼子的舰队迎头冲过去。/p

嗡……嗡……/p

鱼雷快艇的柴油机发出巨大的咆哮声,船尾翻滚着浪花。/p

跟难得可贵的是,这个鱼雷快艇的提速特别够劲儿,不到十秒钟的时间就能上到一百,也就是传说中的十秒破百!/p

快艇的每小时百公里的速度这感觉可远比坐在车里面刺激多了,仿佛就像是江面上的一条快鱼,不!翻滚着巨大的水花,就如同是蛟龙,时不时的还抬一下头,简直就只能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p

好在向和平在脑海中自动生成了快艇的驾驶技能,否则的话,恐怕还真的很难驾驭这鱼雷快艇在水面上百公里的速度。/p

嘭……嘭……嘭……/p

与此同时,对面的小鬼子舰队在越来越近的情况下,立即朝着向和平这边开炮过来,并且还是好几艘战舰,十几门大大小小的舰炮的齐射。/p

向和平表情坚毅笃定,并且算准了小鬼子的舰队会朝着自己开炮,所以瞬间一个水面原地调转方向。/p

鱼雷快艇在向和平的精准操控下以水平线平移,朝着另外一个方向,从小鬼子舰队的左侧继续绕行靠近。/p

轰……轰……轰……/p

小鬼子的这几十枚舰炮的炮弹全部打了个空,落在向和平屁股后面的江面,剧烈的爆炸让江面泛起巨大涟漪,/p

炮弹落空之后,小鬼子舰队的几艘巡洋舰立刻再次调转舰炮,试图重新瞄上向和平驾驶的鱼雷快艇。/p

但是让小鬼子崩溃的是,这向和平驾驶的鱼雷快艇速度极快,甚至连舰炮的三百六十度转向都追不上。/p

另外向和平在江面上操控着鱼雷快艇,凭借着鱼雷快艇的机动灵巧的优势,各种风走位,就像是一条欢快的小精灵,每次都能躲过小鬼子的舰炮攻击……/p

“八嘎呀路,支那人的水军怎么会有机动性这么强的快艇!”/p

其中一位巡洋舰的舰长野菊三郎从望眼镜中看着以各种走位试图绕到舰队后面的那艘快艇,眼神中全部都是惊异。/p

因为野菊三郎当了几十年的海军,作为世界级的海军强国,野菊三郎也从来都没有见识过机动性这么强,在水面这么灵巧,这么迅速的快艇!/p

“进行联合布雷!”/p

野菊三郎眼神中爆发出锋芒,立刻通过卫星信号塔,指挥其他的巡洋舰,要求联合作战,进行联合布雷!/p

所谓的联合布雷就是好几艘武装巡洋战舰同时对水面的某一个区域进行大规模密集轰炸,以消耗大量的炮弹为代价,布置一个非常密集的雷区,只要目标进入布置的雷区,就算是一只苍蝇也能被炸死!/p

小鬼子的十几艘巡洋舰,相互之间的距离大概是一到两百米远,形成一个巨大的v字型,中间保护着三艘巨型渡轮。/p

在野菊三郎的指挥下,v字型左侧的五艘巡洋战舰协同作战布雷,十几门舰炮遵循着向和平驾驶着鱼雷快艇航行的路线,进行大规模的布雷轰炸。/p

“开火!”/p

在野菊三郎的一声令下,五艘武装巡洋舰同时朝着小鬼子使用副炮进行轰炸。/p

因为主炮是170毫米的超级大口径,这种重炮打击一个小小的快艇,实在是太浪费了,100毫米口径的副炮,打击效果也是一样的,同样只需要一发炮弹命中,就能将其瞬间摧毁!/p

但是这一发炮弹命中的机会向和平都不会给小鬼子。/p

在小鬼子的几艘巡洋舰布雷开炮的前一秒,向和平再次猛地掉转鱼雷快艇的方向,径直的朝着小鬼子的舰队冲过去!/p

这可把小鬼子给瞬间惊呆了。/p

因为小鬼子万万没有想到,向和平居然突然转变航向,径直的冲过来,一个小小的快艇,冲到整个舰队的面前,这不是送死吗?/p

也就是因为没有想到,所以


状态提示:第180章 鱼雷快艇(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