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青春校园>汉末之乱臣贼子>第121章 见利忘义袁本初

;

杨府,杨彪跪坐在软席之上,伏完、董承等人也分列两边。

朝堂之上,帝党看上去没有失败,但实际上却是惨败,内阁、六部、九卿、五寺等等,大部分名额都落入秦寿之手。只有少量,不重要的位置在帝党手中。

“暂时不用担心,他征辟的那些人未必会来,就算来了,也未必是他的人,像孔北海岂会甘心做他的属下?”杨彪倒是放心的很。

看上去秦寿举荐了不少人,但也得看看那些人可会来?并不一定,发了征辟令,这些人都会来此。

“嘿嘿,若是一个都不来,那倒是有意思的很。”伏完冷笑道。

杨彪听了不说话,朝廷发了征辟令,这些人一个都不到,朝廷的威严何在?朝廷失去了威望,众人脸上也无光啊。

“哼,找了再多理由,就是不想返回洛阳。”董承不屑的说道。

他也知道天子到来的好处,但他却不想自己的头上多一个人。

从上朝回来,他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大量百姓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说明什么?说明百姓对骁骑军的信赖。

“那又怎么样?我可是听说了,秦寿觐见天子的时候,差点被马宇弄的下不来台。”袁绍摇摇头。

“内阁的意见正是这样的,长安城的皇宫三大殿是好的,而洛阳皇宫被董卓焚烧了不少,所以暂时定于长安。”

用秦寿的话来说,这叫做“以工代赈”。

所以他对袁绍也失去了信心。

杨彪参加了第一次内阁会议,将事情说了一遍。

大殿之上,袁绍气势威严,扫了众人一眼。

“哼,这哪里是朝廷的旨意,分明就是秦寿的主意,他现在掌握了朝廷,要册封谁为大将军,谁就是大将军,一切都听他的,主公若是接下了圣旨,就是承认他的地位。”

他的心情很复杂,袁绍接旨,说明对方承认皇权,也承认秦寿对关中的统治;一旦不接旨,那就是意味着他反对秦寿,也反对皇帝。

杨彪瞟了他一眼,秦寿也不是,岂能不知道你们的心思,去了洛阳,你们肯定想和关东诸侯联系,那个时候,皇帝只要冲出了虎牢,就是关东地界了。

“想来你们也知道,朝廷来了钦使,已经渡过了黄河,朝邺城而来,消息传来,要加封我为大将军,领冀州牧,邺侯。这個圣旨要不要接?”

“主公?”田丰还想再劝。

两种结局都不是伏完想看到的。

袁绍摇摇头,再次拒绝了田丰的建议。

可怜袁绍等人并不知道,自己得到的信息,都是秦寿想要他们知道的消息。

“传天使。”

大殿之中,内侍一板一眼的大声念诵着圣旨。

袁绍摇摇头。

众人听了也点点头。

事情不就是这样的吗?

秦寿若是胆大,莫说是大将军,就是大将军也是在他掌握之中,他没有册封自己,不就是不敢与自己争锋吗?

“主公,今不敢自封,难道明日不敢吗?天子可是掌握在他手上?”田丰迟疑道。

要知道,那些百姓以前可都是流民,现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仅吃上饭,还有了钱财,看到了希望。

田丰大声说道:“当初我就说过了,应该领军西进,袭取河内,迎接天子于邺城,那个时候主公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吗?一个大将军算什么,就是丞相也是可以的。”

“现在朝廷已经没有丞相了,秦寿设立内阁,以贾诩等五人为内阁大学士,辅佐天子,掌控百官,治理天下,并无人担任丞相。”

郭图轻笑道:“大将军是朝中最大的官。”

“奉天承运,大皇帝诏曰。朕闻褒有德,赏至材,渤海袁绍秉性忠正,志虑忠纯,加封为大将军,兼领冀州牧,邺侯!”

袁绍见众人无话可说,立刻下达了命令。

哪里有长安来的安全?

“眼下的局面就是这样的。”杨彪叹息道。

袁绍听了顿时哈大笑,神情十分得意。

若他们知道刘辩尚且在人世,秦寿加封公孙瓒为征北大将军,曹操为太尉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袁绍恐怕要衡量一番了。

邺城,袁绍的府邸很大,宛若皇宫一样,早就超过了正常的规格,但在冀州,无人敢管这些,因为他就是这里的土皇帝。

“主公,这个秦寿担任何官职?”许攸双眼一亮。

“他为骠骑大将军。”袁绍略显自得的说道。

杨彪不得不说,秦寿和他的骁骑军已经在关中站稳了脚跟,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千人加入了骁骑军。

“倒是一个识趣的人,知道不敢与主公相争,不敢争夺丞相之位,也不敢争夺大将军之位。”许攸哈哈大笑。

众人一阵沉默,纷纷望着北方,他们对袁绍可是充满了信心,四世三公之后,一旦知道秦寿在关中的所做作为,会不会兴兵勤王?

杨彪没有说话,在内阁的时候,贾诩等人早就分析过了,袁绍肯定会接过圣旨的。

董承在洛阳附近还有不少土地,恐怕不久之后,就会被人分去,想想就心痛。

“我乃四世三公之后,袁氏深得汉室厚恩,做不得董卓、李郭二人。而且,在这冀州,也只有一个声音。”

“这天子若是来邺城,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都要听他的?”

这个时候,虎牢等八关封锁,商旅禁行,这些密探们无法将消息传到冀州。

袁绍是见利忘义之人,袁氏四世三公,却从来没有做过大


状态提示:第121章 见利忘义袁本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