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逆天改明>第四十三章 陛见(二)

次日一大早,孙奎胜叫刘仁杰引路,他则为了提高速度,只带了30个家丁便出发往京师而去。/p

这波人追赶的目标刘仁玉等人此时早已来到京师。/p

大明崇祯三年正月十五日,建奴入侵的主力大军都已不再围困京师,他们转而向东,去攻略香河、永平、滦州一带了。/p

不过京师左近仍然有建奴游骑活动,这些游骑活动的目的,一为侦察,二为顺便劫掠,以饱私囊。/p

镇北堡这一队人马有将近30人,建奴游骑人数不多,大多也就是3人,5人一伙儿,双方望见了。/p

刘仁玉怕对方是巴牙喇,不敢打,建奴方面怕明军大部队来攻,也不敢打,是以双方都是远远看着。/p

看着,看着,建奴就看到了京师附近的20多万大军,吓得他们赶紧溜之夭夭,刘仁玉等到了京师左近,叫守城兵士开城门。/p

城头上守城官问道:“你们是何处兵马,进城所为何事?”/p

“我等乃是延绥镇兵士,此来一是将咱们巡抚大人的奏疏送给皇上,二来是来报功的。”刘仁玉回答道。/p

那守城官看了看人数,也就不到30人,算不得什么大军,而且京师左近援兵甚多,倒也不怕这几十个兵马生什么事端,是以就带了几个人下来查看。/p

“你们脱下头盔。”守城官命令道。/p

大伙儿依言脱下。/p

那守城官仔细看了看,都是汉族发式,料想不是奸细。看完发式,他又叫一个陕西来的兵士问刘仁玉等陕西风物。/p

那陕西兵士跟镇北堡军中几个兵士对一对家乡话,聊一聊老家风物,说一说土特产,就搞清楚了。/p

“大人,此果真咱陕西人也。”那兵士说道。/p

“嗯,你们这个马车上面装的是什么?”那守城官忽然瞥见一架马车,就问道。/p

刘仁玉听到这个问题,也不打话,他将那帆布掀开,9具建奴真夷的尸体皓然在目。/p

“这是建奴真夷!?”/p

“9个建奴真夷!?”/p

“还真的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好生厉害!”/p

见到此情此景,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一边面带惊诧之色,一边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p

围观兵士们都是打过仗的,那牙口,那发式,那面相,错不了,就是建奴真夷。/p

那守城官查验无误,这才同意放行,镇北堡众兵士以及张生桥便策马直入京师。/p

刘仁玉等人进的京师,本来还想看看大明首都的繁华,却没料想到街市上行人寥寥无几,便是有行人也是神色戚惶,脚步极快。/p

至于商铺,也是关张的多,开门的少。他们一路上向宫城靠近,则守备便愈发森严。/p

众人走的一阵,便寻了一家还开着的客栈住下,然后张生桥便径自出去了。/p

大伙儿问他是干什么去的,他也不答话,只是说去拜访几个旧人,众人不疑有他,也就不再追问。/p

那张生桥从前跟着张梦鲸自然是来过京城的,他家老爷为官多年,不说结党什么的,门生故吏总还是有的,是以他来到京师第一件事儿就是寻一个科道官之类的旧相识,把张梦鲸的折子递上去。/p

那科道官一道折子直接上给内阁,时任兵部尚书梁廷栋看了折子里面的内容很是感动。/p

作为巡抚,勤于王事,死在进京救驾的路上,壮烈;还有刘仁玉等将士,总兵跑了,其他队伍都散了,手上就几百人,都敢跑到京师来勤王,而且最重要的是还打了胜仗,而最最重要的是杀的都是建奴精锐,这等事情,怎能不上报。/p

于是崇祯就看到了延绥镇勤王的所有事情,毫无疑问皇帝很感动。/p

好几个月了,自建奴寇边以来,皇帝就没有收到几个好消息,每天报上来的奏折,不是这儿失守,就是那兵败,不是这个大官儿战死,就是那个大官儿投降。/p

督师袁崇焕,跟在建奴屁股后面满世界的跑,就是不进攻,好了,到最后,建奴围了京师。/p

且一围就是个把月,搞得皇帝吓得内分泌都失调了。/p

后来皇帝抓了御敌无方的袁崇焕,又抓了兵部尚书王洽,又打了几场京师保卫战,这才把建奴熬走了。/p

建奴走了,勤王兵也到了,皇帝终于放心了,然后他就看到了这份奏折。/p

崇祯看了看奏折的内容,认为张梦鲸很忠诚,吴自勉很可恶,刘仁玉很勇敢。/p

而在这几个人中,崇祯尤其觉得刘仁玉不简单,国际友人(泰西归来),刚投身军伍就杀了北虏,现在建奴寇边,又义无反顾地带着几百人来勤王,又杀了几个建奴,而且还是精锐的建奴。/p

如此忠臣良将,怎能不见,于是他对身边的王承恩说道:“叫这个刘仁玉明日上朝来见。”/p

“是,主子万岁爷,老奴这就派人去办。”王承恩应道。/p

客栈之中,刘仁玉正在等着孙奎胜,等游击大人到了,将请功文书上报,然后就可以带着张生桥他们回返榆林去也。/p

镇北堡众人等着,等着,没等到孙奎胜,倒是先等来了锦衣卫。/p

飞鱼服,绣春刀,神色倨傲,皇帝亲卫,一般而言在大明朝碰上了锦衣卫造访,十有八九是要倒霉的。/p

所以见到锦衣卫造访,大伙儿没来由地一惊,却不知他们来此处有何事?/p

只见来的三个锦衣卫中有一人昂着头,斜睨众人一眼,接着傲然道:“问你们,刘仁玉是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陛见(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