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逆天改明>第五百一十一章 洛阳城破之四

“命令工匠,速速造浮桥二十座,集中所有兵力,军械,未时攻城。”李自成下令道。/p

工匠们得到命令,立即带人去砍伐树木,用大铁钉将圆木固定在一起,做成浮桥。/p

从午时开始,洛阳守军便看到数万乞活军陆续朝着洛阳北面儿汇集。/p

温厚友见此情状,料想乞活军攻击的重点肯定是北面儿无疑了,于是他赶紧把洛阳的绝大部分守军都调派到北面儿防守,北、西、南三面儿,尤其是始终没有遭到进攻的南面儿,只留下极少量警戒兵力。/p

乞活军的此时士气应该是最旺盛的时候,就算上午的攻击略有小挫,也不会对士气造成太大的影响。/p

决战的时候到了!/p

温厚友严令,洛阳城中所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人待命,随时准备帮忙搬运守城器械。/p

女人们在城墙旁边搭起灶台,城中富户和福王那边儿送来米面,让他们为大军做饭。/p

城中任何人,但有不从,即刻军法从事。/p

静谧,直到乞活军军营中响起进攻的号角声才被打破。/p

“冲啊!”/p

二十座浮桥,被二十个小队抬着,朝着北面儿护城河迅速靠近。浮桥后面儿,两万乞活军紧紧跟随,将洛阳北面,护城河与军营之间,满满当当,都是人。/p

看到如此之多的乞活军攻城,且声势惊人,城上不少青壮顿时额头见汗,惧意陡生。/p

士气这个东西,无影无形,温厚友这个带惯了兵的人却能够感受到。/p

他必须阻止这种有害的情绪继续蔓延下去,阻止的最好办法自然是打击敌军。/p

此时,一百位弗朗机,二百多位虎蹲炮,都已集中到北面儿城墙,正好形成不间断的火力,打击乞活军。/p

“嘭,嘭,嘭.......”/p

弗朗机率先开火,弹丸纷飞,在乞活军密集的人群中炸开,带来一朵又一朵绚烂的血雾。/p

战场上顿时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p

“炮队,瞄准城上,开炮!”/p

乞活军这边儿的弗朗机炮队,在每个炮长的指挥下,也朝着城墙轰击。/p

乞活军弹丸所到之处,女墙砖石横飞,时不时地也有弹丸越过女墙垛口,深入城墙平台之上,只可惜乞活军的大炮是自下往上炮击,动能不足,杀伤力并不够大。/p

杀伤有限!/p

双方炮队你来我往,打的不亦乐乎。/p

本来乞活军炮队暴露在旷野之中,不易隐蔽,应该遭受到守军炮兵的重点打击才对,然温厚友却并不如是想。/p

“集中火力,打击贼军浮桥,休叫他们靠近护城河。”温厚友担心的是浮桥。/p

守军炮火集中攻击浮桥。/p

在绵密的炮击之中,就算轰击移动中的目标命中率极低,却也有两座浮桥被击破。/p

余下十八座浮桥大体完好,搬运这些浮桥的小分队毫不停歇,死命奔跑,眼看着就要接近护城河。/p

“弗朗机,退,虎蹲炮,上,炸浮桥。”/p

城头上弗朗机退后,虎蹲炮跟上,守军欲以密集火力击破浮桥。/p

“停。”/p

乞活军浮桥小队到达护城河边,小队长发一声喊,前队迅速将浮桥前端顿到地上,浮桥中后部的乞活军继续使劲儿推浮桥,浮桥人立而起,翻个面儿就要往对岸倒过去。/p

“嘭,嘭,嘭.......”/p

火炮轰鸣声此起彼伏,虎蹲炮的细小弹丸,扇形击出,打在厚实的木头上,带来不少木屑,虎蹲炮的轰击并未给浮桥带来过大的损伤,浮桥大体完好。/p

“火箭,引燃浮桥。”/p

温厚友狂吼一声。/p

弓兵引火箭,对准浮桥,密集攒射。/p

“夺,夺,夺,夺。”/p

浮桥霎时间便钉满火箭,然木头并未燃烧。/p

“哼,咱老子还不知道让木头浸水吗?”/p

远远观战的李自成哂然一笑。/p

“轰咚”“轰咚” “轰咚”........./p

浮桥后段着地,洛阳北面城墙就此暴露在乞活军面前。/p

“上,登城,登城。”/p

眼见得城墙就在眼前,乞活军士气大振,扛着登城梯的乞活军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城墙之下。/p

超长登城梯一座座搭在女墙外侧,乞活军蚁附登城,城上守军以虎蹲炮、弓箭、石头、滚木,万人敌迎击。/p

城下乞活军的炮兵,因为己方已经攻城,无法再发炮,弓手们马上适时活跃起来,抽冷子发箭射击城上守军。/p

乞活军弓兵也是投降官军弓手加猎户的配置,投降官军在乞活军待遇丰厚,训练卖力,命中率和耐久力远非从前可比,是以即便以下攻上,天然占些劣势,却能够凭借自身实力与城上守军战成平手。/p

至于民间猎户,每日价就是弯弓射箭,命中率和耐力自然也是不差。/p

如此,乞活军悍不畏死,一波接一波地往城上冲,有几次居然都能够登上几处城头,温厚友带着自家手下拼死反击,才把乞活军杀了下去。/p

此战一直打到下午5点,初春时节,白昼并不长,到了这光景,也快黑了,李自成下令收兵,乞活军徐徐退去。/p

乞活军退了下去,城头上累的都快脱了力的守军就都瘫倒在地,动都不想动一下。/p

“娘的,这些流贼好生厉害,这才打了半天,就几乎要杀上城头,也不知道明日还挺不挺得住。也不知道援军何时能来?”/p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一章 洛阳城破之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