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新马超>第一百九十四章 驻兵陇西

陇西郡于汉末辖区甚广,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都经过陇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望着陇西傍山依建的巍峨城墙,以及城墙上那些陇西士兵来回巡梭的模糊身影,马超无奈叹了一口气:又他娘一个不降的!

马超四月出兵,此时已到五月,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在如此炎热的季节里攻城打仗,对远道而来的马家军而言,无异于是一个艰难的挑战。而若是攻打不下这最后的陇西郡,之前的战略部署,可谓是功亏一篑。

陇西郡当中,马超没有暗影细作,也不识得郡内之人,更可恶的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距离东羌部落也远,东羌那伙子猛男们并没有前来此处骚扰。使得陇西的士气较先前四郡来说,旺盛许多。

按说,马超连下四郡,陇西也可能会望风而逃。但事实上,马超来了之后才发现,陇西郡郡守似乎不是一员庸才:按照贾诩和法正的预测,自己这支大军,攻打到陇西郡,差不多就是轻弩之末了,极需休整。而事实上,看着那些长途跋涉,士气已然有些低靡的马家军,马超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而陇西郡郡守,或者就是仗着这一点,才敢坚清壁野,以逸待劳,想将自己耗死在陇西郡。

本来,马超还想借势,想让韩遂来晃点晃点,当当疑兵。可韩遂回信,说自己的兵力都集中在北侧,南侧的陇西,向来是个难啃的骨头......

马超当时就回过味儿了:怪不得这老家伙那么爽快答应自己进攻陇西。原来是因为韩遂牙口不好,怕崩了牙啊!

此刻。还有一件事儿令马超最为头疼。那便是阎行一军至今音信全无!

自阎行攻下安定郡之后,便在安定休整,至马超拿下天水郡后。仍不见阎行前来汇合。此时马超已经对阎行那路大军有了一丝不祥之感,可只能在心中安慰自己道:孟达也不是吃素的。虽然历史上喜欢叛变。但来马家之后,根本没有叛变的诱因,不可能跟着阎行撂挑子。而只要孟达不撂挑子,凭着孟达的聪明,阎行不会翻出很大浪花的。

思来想去,马超对付陇西,除了头疼之外。还是头疼:若说费劲全力攻打,也非是攻打不下。但目前自己手中的明面部队,只有这三万西凉军。一下拼光在陇西郡,实在不值得。何况。新下四郡,也许安抚镇守,若是马家在此拼耗太多,无疑对日后发展极为不利。

这古代也没有手表,马超只能凭感觉现在大概是凌晨五点左右。大营内灯火通明,可站在大帐外的马超眨了两下眼,才发现,自己居然因为这个陇西郡......失眠了。看到士兵们正在有条不紊的在吃早餐,马超便又是叹了一口气。同士兵一般排队领取早餐。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马超一直对军队中的吃饭问题有很大意见。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作为体力消耗最大的一个群体,军队中居然一天只供应两餐,早上十点左右吃一顿然后晚上吃一顿,而且伙食质量很差,实在是有点惨无人道。

难怪后世说曹操能赢袁绍,是因为曹操实行了屯田制,保证了粮秣、养出了精兵,而冀州袁绍的士兵在打仗的时候还要去采摘桑葚......这吃饱肚子跟没饭吃的打仗,可不一个能打两三个嘛。

所以马超在军事改革的时候就力顶着将领们和孟达的反对作了改革,按照后世的规矩一天三餐,当然,这个决定得到了士兵们的坚决拥护。由此,站在队伍当中的马超,也使得那些士兵即便在领饭的时候,也挺胸抬头、器宇轩昂的。

这段时日,马超一直坚持与士兵同甘共苦,屡屡下基层走访,其间为了拉拢人心、鼓舞士气,当然是和士卒们同吃一锅馒头、同喝一锅汤、同住一个帐篷。而且从来不插队,更不讲特殊弄几个小灶儿。其他将领及中级官员见马超如此,自然规矩老实得很。

不过,这种事情任谁也玩不出什么太多花样来,马超弄得,也无非就是推食解衣那一套恶心玩意儿,所幸广大官兵大都是些淳朴的孩子,虽然这些东西很老套了,但依然令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在这里,少主在生活上的简朴,给许多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相信很多年之后,应该会有不少《我和少主一起吃得那碗饭》或者《少主为我盖被子》之类感人肺腑的文章问世。

这次面对如乌龟壳一般的陇西郡,马超的胃口也不大好,草草的扒了几口就丢了碗筷,带着自己的中军亲兵赶到了前沿阵地。

贾狐狸、杨阜、法正,自己这手下三员心腹谋士,此时也是皱着眉头,眼睛直愣愣盯着天水郡的城墙,不知在发什么呆。

“少主,某与贾狐......贾先生的定计,原本也就是攻陷到天水郡。这以疲兵之力攻打陇西,实在有些勉强了。若是费力攻下来,那又得花费大笔的抚恤费,甚至之后的兵源招募、训练等等一系列问题,就都接踵而来,这对......”

贾诩也没心思管法正称呼自己‘贾狐狸’的事儿,而是对马超说道:“超儿,马家以三郡之力,连下四郡,放在大汉十四州上,也是旷世奇功,汝为何非要攻下陇西不可?”

马超摇了摇头,懒得跟贾诩解释战争只是实现经济目的的一种粗暴手段,是政治博弈的延续之类的屁话,嘴里憋了半天,就吐出了两个字:“钱,权。”

贾诩听后,悠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四章 驻兵陇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