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超级地产大亨>第213章 新的契机

我没有再在300万这个价格上为难大岛,而且面对石田章五那边,也要尽量给得多点。人家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些地的价值,赚太多差价,会引起怀疑的。

达成口头协议后,我和他都很开心,所以酒喝得有点多,最后已经到了失控的程度,竟然飙车来到新宿玩耍,专门指名黒木纱奈陪酒。

“好久不见呢,陈君!”黒木纱奈今晚很是抢手,有几桌客人都是为她而来。

但我可管不了那么多,刚刚完成了任务,心情好,而且还带着酒醉的狂妄。便直接说道:“纱奈酱,今晚就只陪我一个人吧?”

“陈君,这样不太好呢!那边的客人也很重要,如果被店长知道,我会受责罚的。”黒木纱奈做出一副为难的表情,但手已经抚上了我的大腿。

靠,这么骚还装!

店长和我也是熟识,怎么会不卖面子。但有了上次的教训,我还保留一些理智,就说让她陪好那些客户,先叫些姐妹过来玩耍吧,咱不差钱。

这些开销不说我就能报账,而且大岛也不会让我来出,因为他很感激我能以这么低的价格把土地卖给他。

在这次交易中,我突然好想看到了一条康庄大道,原来炒房还是太低级了,炒地皮才是王道啊!不过只是自己暂时还不具备这种条件而已。

“地主”这个词,披着我们熟知的黄世仁形象被历史的犁翻到过去时那一边去了。只是当一拨又一拨房地产商热衷于囤地炒地,一批新财富阶层热衷于用土地增值自己的财富时,我们一时会有“地主”归来的感觉。

普通人也许更多的感受是高昂的房价,对这背后的囤地热却不甚了解。前段时间,一个著名的公司大佬说:“上市公司囤地现象非常惊人,根据它们的公开年报简单分析,以这些公司开发的建筑面积来计算,它们的囤地规模,最少的也在20年以上,最多的超过100年。”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专门金融研究的专家站出来说话,估测当时华夏房地产开发商囤地已经约10亿平方米,同时,银行体系每向房地产行业注入4元资金,就约有1元被沉淀在土地上。

这年头资产保值美元不可靠,黄金白银也不一定可靠,就是这土地总是稀缺,一路看涨。富甲一方的商贾就不说了,不少腰包肥厚的大型国企也纷纷加入炒地行列,催产出一批让公众惊愕的“地王”。

很显然囤地炒地对高房价无疑是推波助澜,一块地从政府开头批出来要经几手,经一次手都要成倍加价。买不起房的老百姓自然是咬牙切齿。

在这些转手买卖里,土地只是流传的符号,只是牟利的工具手段,赚钱才是唯一目的,没有人会去在乎这块地本身,会去想这块地以后会生长出哪些奇奇怪怪的钢铁水泥体,会去思考我们如果经营这块土地能留下哪些永恒的财富。

囤积土地可以赚得高额利润,这是为何闲置土地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供需的角度来看,大量的土地被闲置,使得土地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这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在一定程度上会推高房价。

闲置期间,土地迅速升值,造成开发商不急于开发。住宅用地的大量闲置,直接导致原本稀缺的宅地市场更为紧缺,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大量闲置土地未被开发,还造成政府无法准确预测经济社会对土地资源真实需求,土地市场出现虚假繁荣,土地资产功能被放大,房地产投机难于遏制,居民住房保障得不到落实。

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产,具有保值和增值作用,从长远来看是有很好的增长预期,囤积和炒卖土地比正常的开发房地产要周期短、利润高,因此,开发商为抬高房价牟取暴利,将购置的土地长期闲置,囤积居奇,造成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的供给不足。

但对于很多地产企业来说,一个更可能的情景是缩短产业链,土地储备较多而又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将土地稍作开发后转手,接盘的地产商增值开发后再转手……最后,是专门负责销售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在这种接力开发过程中,每个地产商都加速了资金的周转,每个地产商又都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参与一个阶段的运作,而那些资金相对宽裕的企业则在产业链中占据了更长的时间,相应地也分享了更多的收益。

与繁荣时期相比,其实地产行业危机中的机会也有很多,而流动资金的多少则决定了各企业对产业机会的分享。

这一点就说明了,谁手中有现钱,谁能遇到的机会也就越多,现在人们看的都是现金。你财产再多,要是拿不出钱,人家也不愿意和你做生意。

伴随政府对开发商土地开发监管的加强,囤地已经成为了政府、开发商与民众之间的博弈象征。

从内心上来说,我要的只是钱,没必要为难老百姓,那种钱我也不想去赚,所以怎么从这里面找到平衡点就非常重要了。

一小块一小块对土地进行分期开发、或者对一个项目中某一地块长期撂荒,这是整个房地产行业储备土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事实上就是造成了土地的闲置,从根本上讲影响了市场供应。而囤地的本质就是导致市场供应减少。

我所要做的,不过是减少这种环节,而目前来说,我也只能这么做,因为资金不足!还必须得找人合作。

开发商拿地成本增加,会促使开发商未来拿地谨慎,通


状态提示:第213章 新的契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