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都市现代>清和>第五十二章

`p`jj`p`  朝廷大军出发不久,消息就传到了燕王耳中。包括统兵将领,大军人数,甚至连建文帝送大军出征时说的那句话,都清楚明白的写在纸上,送到燕王面前。

“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极。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毋使朕有杀亲之名。”

看到此言,燕王只有冷笑。

他这个侄子读书读傻了,如此自作聪明,当真是愚蠢至极。老爹没教过他的东西,做叔叔的应该教一教,做了-婊-子就别想立牌坊,想占便宜总得付出代价。

当即派人前往南京,与送出消息的人秘密联络,随时关注朝廷动向。

自燕王举兵,北平城内的朝廷耳目几乎被杀得一干二净,还活着的多倒戈燕王成了反贼。

燕王妃也知道自己兄弟的立场,再没有书信写往南京。魏国公徐辉祖对北平诸事是两眼一抹黑,建文帝很难第一时间得知燕王的动向。

燕王则不然,朝廷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由建文帝身边的宦官想方设法送出消息。有徐增寿在宫外帮忙,送信人进出南京很少受到严格的排查。

建文帝自始至终被蒙在鼓里。即使知道,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燕王能对王府皇宫里的宦官都杀了吧?

内宫的宦官,女官,宫女,组成的各种关系网丝毫不亚于朝廷官员之间的联系。

燕王大范围撒网结交宦官,比起建文帝只走高端路线,高明的不只一星半点。

此时,燕王正驻兵怀来,接到朝廷大军开拔的消息,令部下张玉,朱能,邱福等率军加快速度扫清永平,滦河等地,务必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前构筑起一道稳固的防线。之后密信不久前驻兵大宁的陈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字里行间挑拨他同大宁都指挥卜万的关系,并许诺,若陈亨率兵来投,必将扫榻相迎。

这种热情诚恳的态度令陈亨极为感动,很快派人回信,将大宁军队将出松亭关,过沙河,进攻遵化的消息告知了朱棣。

燕王大喜过望,亲自执笔,又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书信,派遣细作潜入大宁,同时下令在北平夺门战中表现不佳的何寿,领五百骑兵和一千五百步卒作势进攻大宁,与陈亨依计共同擒拿大宁都指挥卜万。

安排好这一切,燕王于七月底回师北平。

朝廷大军将到,他要亲自会一会被建文帝寄予厚望的长兴侯耿炳文。

身经百战的老将就一定会旗开得胜?未必!

他会用事实给侄子好好上一课,战争可不是书上写的那么简单。

北平城内,朱高煦朱高燧随燕王一同出征,北平政事及燕王府内诸事多由世子朱高炽做决断。北平布政使张昺被燕王杀了,代行其责的是布政司参议李友直。李参议同燕王府纪善金忠一同进言朱高炽,可借燕王回师之机收拢民心。

“王爷归来之日,世子当亲自出迎。王师入城,百姓必夹道相迎,民心可定矣。”

“李参议所言甚是。”朱高炽这段时日又瘦了不少,五官变得明朗,轮廓深刻,相貌极类燕王。只是脸上时常带笑,神态间显得温和,让王府官属颇有如沐春风之感。

思及燕王,再看世子,不免会觉得纳闷,不看长相,单论性格,当真是南辕北辙。

送走了李友直和金忠,朱高炽摸摸肚子,立刻叫人送上茶水点心。整天都在处理政务,不得歇息,又累又饿,刚要吃点东西,李友直和金忠又找来了。

谈的是正事,没法敷衍,碍于王府纪善在侧,更不能像往常一样想吃就吃,当真是折磨人。

想到王府纪善,就不免想起投缳的王府教授。朱高炽自八岁起就跟随余教授学习儒家经义,对余教授极为尊重,不想他竟然投靠了建文帝。

立场不同,朱高炽不便对余教授的死多说些什么,只能在父王要追究其亲族时劝说几句,保全他们的性命,算是尽了师徒之情。

朱高炽肚子开始响,王安催着小宦官去取点心,“快点,世子这边等着呐!”

仔细听着朱高炽那边的动静,见世子又在叹气,也没法劝上两句。朱高炽性格仁厚,轻易不责罚身身边伺候的人,可也不能犯了他的忌讳。没弄清世子是为政事还是其他的事情担忧之前,王安不敢轻易开口。

自燕王出征,燕王妃担心燕王和其他两个儿子,不免对世子有些疏忽。世子妃出身不高,也难同世子说上几句知心话。

世子整日忙着政务,心里有事也无人能够开解,瞧瞧这些日子瘦的哎!

王安越想越是心酸,忍不住擦了一把眼泪。一边擦一边偷眼瞅着,世子看见了没?看见了?那他得再哭一会。

做宦官这份职业,必须让上司感受到温暖,感觉到贴心,工作才会有前途。这还是某日同孟佥事交流时得到的启发。

如今看来,很是实用。

果然,下一刻朱高炽就叫人了,“王安,进来。”

王安擦擦眼泪,改日得找孟佥事再好生交流一番。

燕王抵达北平当日,朱高炽率领城内官员列队出迎。城内及附近各县百姓也涌在路边,翘首以待。

远远的,一队衣甲鲜明的骑兵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燕王一马当先,朱高煦和朱高燧并未跟在他的身边,而是同沈瑄等将领走在一起。

军中纪律严明,经过这段时间的征战,朱高煦同朱高燧脾气依旧暴烈,行事却变得稳重。

骑兵之后,着鸳鸯战袄的步卒如一条长龙,旗帜赫赫,


状态提示:第五十二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