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去比赛能行吗?”鲁彩霞很是怀疑。

孟时无奈,“妈,你就放心吧。好了好了,我走了。”

“带钱了没?”

“带了。”

“你爸就在十字路口不远处,看好了是不是那个马老师,别跟错人了。”

“……”

孟时已经跑出了门去。

今天的气温貌似更低了,天阴沉沉的,看起来很像是要下雪,却一直没下。西北风像刀子一样割在人的脸上!

孟时身上穿的是外婆用今年的新棉花做的棉袄,很是暖和。

外婆说她平日里写字多,还给她专门做了一双棉手套,暖和极了。

孟时从后世那个全球变暖的时代重生回来,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总觉得这冬天很冷很冷,冷得受不了。

也是,现在这零下十几度的温度,谁能想象到同样是这个地方,在二十年后这里的冬天,最多不超过零下五度,甚至连续好几年一片雪花都不下!

孟时到了十字路口的时候,还不到六点半。

去自家的摊位那儿看了一眼,爸爸和大舅正在整理摊位。

“爸,大舅,你们吃饭了吗?我给你们打一碗胡辣汤来吧?”

“我们吃过了。你赶紧去吃饭,待会儿老师来了你还没吃饭,人家还能等着你啊,快去快去。”爸爸直接说道。

孟时撇撇嘴,转身去路边的饭店吃饭,她可不信爸爸说吃过了的话。

胡辣汤,孟时小时候最馋的东西。

肉、黄花菜、粉皮、粉条、豆筋、面筋,以及洗面筋洗出来的淀粉水……汇成一碗香辣可口的胡辣汤,这样的天气吃一碗,整个人都是暖洋洋的。

虽然胡辣汤并不贵,但是平时舍得天天来吃的人也不多,往往都是隔几天小孩子馋了,家长就带着来吃一碗,来吃的也多是镇上的人,村子里的更舍不得。

不过现在到了年关,人们也比平时稍稍舍得花钱一点,早上这个时间,饭店里已经坐了不少人。

在饭店的时候,孟时不喜欢与人同桌吃饭。但是显然,这里没有单独的空桌了。

倒是门边的一个桌子,只坐了一个十来岁的男孩。

孟时走了过去,要了一碗胡辣汤,就端着汤做在了那男孩的对面。

男孩手边放了一本书,孟时看了一眼,好像是初二的物理。

这本物理书下,还压着一个白皮本,上面清楚地印着名言警句四个大字。

是的,这名言警句并非是书,而是教委自己印下来的,让学生背,再来组织比赛。

孟时看见那书皮上写着齐川二字,瞬间就懂了。

“你是齐川?你也是去县城参加名言警句比赛的,来的真早啊?”孟时笑着说道。

男孩抬头,看了孟时一眼,点点头,接着,就又自顾自地看书了。

男孩的皮肤很白,眼睛很大,双眼皮,垂下眼的时候睫毛长长的,看着就让孟时嫉妒,她的睫毛不够长。所以看见睫毛长的,就嫉妒。这样的长相,在农村孩子中还真是鹤立鸡群。

胡辣汤店,人们一般都是要一碗胡辣汤,再要几根油条或者是一块烙饼,但凡是在店里吃的,都是用一个竹篾编制的小竹篮盛放油条和烙饼。

齐川面前,只有一碗已经喝了一半的胡辣汤,却没有小竹篮,他应该是没要油条或烙饼。

再看齐川的衣着,干干净净的,却未免有些旧了,而且也比较单薄,一看就不暖和。他那双手上,还有冻疮,红彤彤的很吓人。

孟时叹气,这个年代,很多人家真是连最基本的吃饱穿暖都做不到。

她能改变自家的境况,能改变所有人吗?明显不能。

“你要吃油条还是烙饼?”老板娘问道。

孟时抿了抿唇,接着就笑道,“要两块钱的油条。”

老板娘一愣,“你能吃那么多?”

“嘿嘿,我爸他们也没吃饭。”

老板娘也不多问,卖家自然不嫌顾客买的多,越多越好。

两块钱的油条,真的很多,那竹篮,足足放了三篮,满满的。

其实以孟时的食量,她一个人吃三毛钱的油条就饱了,再加一碗胡辣汤,五毛钱吃得撑撑的。

自始至终,除了最开始她主动搭话之外,齐川没再理过她一声,连看都没看她一眼。

不过,孟时却是注意到,油条拿上来的时候,齐川的喉咙滚动了一下。

哎,这小孩还真能忍得住,换做其他孩子,早就眼巴巴地看过来了。

孟时这会儿根本忘了,自己也是个孩子,说不定比齐川还小呢。

孟时拿筷子去夹油条,因为篮子小,油条堆得多,她夹走一根油条,不小心连带到了下面的,立刻就有两根油条从篮子上滚了下来。

孟时赶紧伸手去接,谁知道没接住油条,反倒是碰住了篮子,于是,那原本要掉在桌子上的油条,恰好被她往前一推,一头掉在了齐川的碗里。

正拿着调羹喝胡辣汤的齐川,手僵住了。

孟时心里松了口气,暗自感慨,自己是不是多此一举了,想送给他吃直接给就是了,为毛线要照顾他的自尊,还用这么“惊险”的方式?万一控制不好油条掉地上怎么办?

她不想吃地上捡起来的东西,扔掉显然又不是合适的做饭,给齐川吃就更不合适了!

这么一想,孟时的脸扭曲了。

她干脆利落地直接又抓了好几根油条,一股脑全部塞到了齐川的碗里。

然后,两人大眼瞪小眼。

“你


状态提示:第033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