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一对玉饰却有一段隐秘的记载。
当年卞和得到那块玉石,先给了楚王,形状兵不规则,楚王命人雕刻成了九块玉玺,古代,九为极数,这些玉玺大小不一,却价值连城,但是这些只有那么几个人知道,雕刻的工匠,知道楚王不会让人有机会把这个说出去的,他手里还有雕刻好的最后一块玉石,雕刻成玉玺,必定招人注意,便私下刻成了龙凤呈祥的两块玉饰,他佩戴着一块给妻子一块,二人相携出逃,隐居起来。
这剩余的九块玉玺,其中一块被赵王得到,这才有了秦国争夺,蔺相如的那些典故,而剩余的七块,则随着楚王的去世,而没了下落,而后世争夺的那块传国玉玺,则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楚王那几块玉玺,但是‘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的话总归是流传了下来。
这对玉饰,是顾乐心里美好的念想,他不知道当年是怎么回事儿,这对玉饰最后到了他妻子手里,但是上面刻的是战国时候还未成形的龙纹凤纹,妻子谨慎,一直没有拿出来过,直到妻子去世的时候,妻子才拿了出来,交给了他,妻子并不知道那些历史,只说是母亲留给她的,当年她出生时多病,求遍名医依旧没有办法,母亲带着他去了普陀寺,是寺里的主持,看她有佛缘,给了她母亲这对玉佩,玉佩被主持加持过,诵过经,开过光,让她母亲为她把凤纹戴在了脖子上,她的身体当真是渐渐的好了,妻子弥留之际把龙挂在了他的脖子上,希望他顺遂平安,把凤放在了他的手心,让他令续贤妻,妻子是看得开的人,这东西带到地下,便没了作用。
终究是个奢念,却依旧很温暖。
他死于非命,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如何处置了,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只是这对玉饰,他是想要拿到手的,主办方并不知道这些,只把这玉当做明朝时期玉饰,可能是正当途径得到的,明明白白是明朝古迹出土的,所以连鉴定都没有,为了保持它的原始度,图上面还是带着些土腥子的,让顾乐有些哭笑不得。
他知道现在比较流行‘盘玉’这和古代是一样的,简而言之就是玉在土里时间太长,‘土气’进了玉,玉自古认为是通灵性的,是可以和佩戴的主人有感情的,‘盘玉’就是去掉这些‘土气’,‘玉锈’,需要时常琢磨,用水养着,让它可以和主人形神合一,当然,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很少能做到,‘盘玉’主要还是为了让玉更加的光泽,莹润,一块儿盘熟的玉,价值会比‘生玉’高很多,但是费时费力费精神,讲究修身养性,是文人墨客喜欢追求的东西,他当年只不过是把玉器当做把玩儿一样手里玩儿着。
不过这样的暖玉,而且是古玉,在好玉少有的现代,依旧是很吃香的。
玉与z国人,有着上千年的不解之缘,孔子提出的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之说,不仅是对玉的文化底蕴的高度概括,而且还精辟地阐述了玉文化的思想内涵,‘君子如玉’,便是对‘做人’和‘玉石’最好的描述和概括。
顾乐手指摩挲着那图片,眼中带着些许的温柔,对于妻子,他说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但是想起来,总还是有些感念的。
拍卖会没有未成年不许进的规定,但是能来的都必定是尊贵的,成年人居多,就算有年纪轻轻的富二代,也大多是成年的,赵牧舟成年了,但是顾乐还没有,而且他偏向于米英的精致的五官和白皙的肤色让他看起来更加的稚嫩,若不是个子还高一点,别人只怕把他当还在玩儿过家家的小孩子一般。
门口的安保人员诧异的看了看顾乐,但是扫描了请柬是没有问题的,便也就让顾乐一行人进去了,只当是谁家受宠的幺公子来这儿玩儿的。
来这儿的非富即贵,没有人能轻易得罪。
旁边检查邀请卡的安保人员刚放行了一个几位客人,顾乐正要往里走,便听到了一道声音“这是谁家的奶娃娃来这儿玩儿来了,这可不是小孩子能来的”一丝不屑的笑声响了起来,旁边还有迎合的笑声。
顾乐回头看了一眼,微微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