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大军阀>第三百九十二章 秘密扶持法国

秦国目前与德国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就差没有结盟了,以前想跟德国结盟的时候,德国人看不起秦国,不过现在秦国和中国两位一体,也看不上德国了,德国再厉害,现在的中国和秦国就算面对全世界的武力进攻,王九龄也不会怕,现在两国的实力已经够强悍了

王九龄和中国领导人在德国的一再逼迫下,最后表示目前都需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太落后,不像卷入战争

希特勒信才有鬼,他觉得中国和秦国是不想跟德国结盟,不过希特勒对此也别无办法,中国和秦国在就是穿一条裤子,两国无论是经济、军事总体实力都是是世界第一,庞大的人口总量,庞大的经济总量,还有秦国还有几个小弟,尤其是巴基斯坦和****两国,隐隐是伊斯兰世界的领袖,而这两个国家都是跟在秦国后面的,要是能把中国和秦国拉为自己的盟友,那么征服欧洲指日可待

苏俄再大,凭借中国和秦国上千万军队拿下亚洲地区还是没有问题的,苏俄遭到两边夹击必亡,至于欧洲其他国家也就英国和法国够做德国的对手

希特勒在埋怨当初其他人怠慢秦国的同时,也感觉出来跟秦国结盟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于是转而先行和日本、意大利、保加利亚等几个国家结盟,中国和秦国继续争取

而王九龄虽然不同意和德国结盟,但是表示在德国发动大战的时候,条件允许的时候,秦国和中国会积极配合,三国有这共同的敌人

试试上王九龄现在却是搭理扶持法国,自从东南亚半岛尽归秦国之后,法国跟秦国已经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所以法国强大一点,不会给秦国造成什么困惑,反倒是法国要是能跟德国死扛,打个一两年再灭,那对秦国来说是最好的

所以王九龄要大力的扶持法国,王九龄始终认为德国和秦国、中国之间要是能打败老牌的帝国主义,那他两者之间始终会有一战,要是这样的话,让欧洲拼的更惨,能死光是最好的

原本倒是很像扶持苏俄,但是苏俄跟王九龄有这巨大的利益冲突,王九龄所希望是的控制亚洲,苏俄赶回欧洲是底线,因此苏俄是不会同意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苏俄侵略成性,跟日本人一样是白羊狼,但是他们却比日本人厉害的多,还占着中国几百万公里的土地拒不归还,这种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自己的东西被抢走了,难道有其他人来抢劫匪的东西,你会过去帮抢劫你的劫匪来对抗另外一个劫匪吗?别人会不会王九龄不知道,但是忘记了自己绝对不会,要是不抢回自己的东西,之多是在边上看着

1940年8月法国国内反反复复讨论,法国大使反反复复和王九龄谈判,最终法国把太平洋上所有的岛屿卖给秦国,而秦国给法国50亿元秦币,同时告诉法国当年打赌的那个秘密

当然合同自然不会这么写,合同上只是写法国将太平洋所有的岛屿以五十亿的价格卖给秦国,这个年代太平洋很多岛屿都没有独立,所以有价值的岛屿还是非常多的,同时对于王九龄来说在世界大战前控制这些岛屿有更多的时间消化,,同时英国在太平洋的属地将被秦国包围,可以说真正的已经到了王九龄的嘴里了

日后夺取这些地方其他国家想干涉也不行,秦国占据这些地方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将会以极小的代价或者南太平洋的大小岛屿的控制权

另外法国的岛屿全部卖给秦国,那么秦国现在就可以在这些岛屿上囤积物资,日后进攻美洲的时候,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至于钱,王九龄多得是,现在每天都有大把的钱进账,而且不需要给这些人任何东西,没想到世界末日一个谣言就可以为秦国获得这么多钱,王九龄和财政部的人,尤其是财政部的人,特别是财政部长,每天嘴巴就没有合拢过,王九龄很奇怪大半年了,难道他不累吗?

法国方面最终同意把这些岛屿卖给秦国是觉得,第一,这些岛屿确实是没有多大的价值,王九龄是后来人,自然知道岛屿周围海域,海底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当然那个以后用武力也可以夺取过来,现在花钱买自然是从未来世界大战的战略上考虑的

第二点,法国人也不是笨蛋,他们看的出来秦国非常想控制太平洋,控制东南亚,大洋洲,依照王九龄的性格迟早会动手,与其等着人家武力夺取,还不如卖个好价钱,法国现在也是非常的需要这些钱,有了这笔钱,法国的财政将会更加的充裕,做事情将会更加的游刃有余

第三点,法国最大的敌人是德国,其他国家厉害,但是只有英国在法国边上,英国人虽然有统治欧洲的野心,但是英国据对办不到,而美国、日本、秦国、中国和苏俄都离法国非常远,对法国的威胁非常小,顶多夺取法国的殖民地,但是只要法国本土在,其他的都不算什么而德国恰恰就是会威胁,而且是有那个实力威胁法国的国家,历史上就有一次法国被德国灭国了,只是那个时候德国还是叫普鲁士

一战时期法国也好几次险些被德国灭国,好在经过四年的功夫,总算打败了德国,不过今天的局势已经变了,世界更加纷乱,法国国内政局动荡,殖民地烽烟四起,这都是一战时期不曾遇到的

同时国际形势最为糟糕,中国和秦国意外崛起,意图不明,不过法国认为依照王九龄的以往做法肯定会跟以前欺负过中国的国家清算的,印尼人不是就被杀得差不多了吗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二章 秘密扶持法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