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大军阀>第四百五十一章 越过乌拉尔山脉

西历1945年3月15日以秦国和中国为首的联合国对德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否则将遭到联合国严厉的打击,德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不过后来这个日子演化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3.15严打”

德国拒绝投降之后,秦国也就不客气了,秦国集中了所有能用的飞机,对德国进行轰炸,同时英法等国的军队开始进攻德国,其中法军的意志最为旺盛,之前都试德军撵着他们打,国家被炸得一塌糊涂

联合国军集中了三万多架飞机在四面八方想德国控制区域轰炸,德国空军的战斗力虽然强悍,但是联合国飞机比他们多的多,另外秦国的喷气式飞机不是螺旋机飞机能比的,所以德国空军最终还是被摧毁大部

随后联合国空军就对陆地进行疯狂的轰炸,德军大多数没有见到敌人就被炸死,字德军阵地炸的看不见有活物之后,欧洲联军才进攻,炮灰自然是让他们去做

但是德军抵抗的十分顽强,阵地战打不过,火力比不过他们就打巷战,在德国军人的眼里,就算要死也要把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地变成废墟,反正这里也不是日耳曼人居多,要是德国战败了那么这里也将不再属于德国了

到了四月初德军西线把欧洲联军阻挡在莱茵河西边,在南线,联合国军攻进了匈牙利、罗马尼亚、奥地利

这几个国家几乎被炸成了废墟,因为德军抵抗太过激烈,空军只好地毯式轰炸了,而这些诶空军都不是三国的,因此炸起别的国家来好不心疼

到了三国全面沦陷之后,一统计人口,三国的人口比战前少了一半,至于到底是在哪个阶段损失的最多,没人知道,而世界各国也不在提,因为进攻的是欧洲国家军队,压实这个时候死的最多,那也是他们杀得

到了5月初寒冬已经过去,冰雪融化,中国军队就立即行动,这可是世界最后一次大战了,之后恐怕不会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了,和平年代想升个将军什么的实在太难了,所以那些上校、中校的,凡是想高升的无不期待这次作战,漫长的冬季无比的难熬,但是终于熬过去了

之前秦国的卫星已经在观察德军的部署,道现在为止已经有四架卫星在观察着前苏联的德军,德军在这一地区有一百万是万人,和五十万仆从军,不过德国人还不清楚他们的动向随时被监控者

其实秦国发射的卫星没多久就被德国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不过他们并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的,有些人后来还是猜到用来通讯不错,所以大家以为那是通讯用的,但是德国依旧感叹秦国和中国的强大,苏俄和美国人被干掉之后,德国人认为有这么先进的东西的国家也只有中国和秦国会有了,英法不可能

不过这些卫星确实有用来通讯的,更多的是用来搜集情报的,连中国军方看到秦国的设备居然可以看到德军的车辆在行驶,他们都不得不佩服,真正的千里眼啊!有了这玩意就像打牌别人明牌打,不暗着打,除非实力悬殊巨大,否则明着打的人绝对输

因此德军的部署基本上在中国军队的掌控之内,德国在前苏联的范围内的情况也很清楚,中国的领导人纷纷感叹科技就是个好东西,在顽固的人也觉得勇气已经不能再这种战争中证明什么了,这年头打的就是高科技,必死的决心未必能赢得了战争

德军的厉害,大家都是知道的,很多人在德国留过学,现在德军基本山是明着跟他们打,每个人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还有就是能尽量的减少部队的损失

5月17日,中国军队正式开始发动进攻,庞大的飞机群在喷气式飞机的掩护下奔向德军控制区,德国虽然集中了大量的王牌飞行员在这边,但是秦国打的已经是信息化战争了,德国的空军能力再强,技术再好,奈何螺旋桨飞机实在比喷气式飞机差的远,于是他们惊讶的发现他们居然那么轻易的被中国人打了下来,中国人的飞机比他们的快多了,而且飞机不但可以打出子弹还有小型的导弹,这些导弹他们时知道的,德国之前用来轰炸过英国

德国空军损失惨重之后,华夏空军就摧毁了德国的飞机场和炮兵阵地,还有坦克阵地,只要能摧毁的就是一个人一颗炮弹呀额要摧毁

中国陆军在空军轰炸一天后才发起进攻,当然又是数万辆坦克,还有3000多架直升机进攻,一时间铺天盖地,光看着就觉得舒服

中国军队进展很顺利,德国在这些地方的移民分的很散,而希特勒又不给其他民族居住,所以中国军队一路上都感觉空荡荡的,不过这样也好,正好可以快速的拿下

6月17号,中国军队推进到伏尔加河边上,在南东就是德国人移民的重要地区了,可能会比现在的地方打起来的难度要大

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山地区,很多地方德国人自己都不熟悉,因为他们的移民重点地区是广大的莫斯科地区,而且这里的气候更接近德国,在网北就非常的寒冷了,而且移民越远,成本也越高,德国消耗不起

中国军队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推进了这么多地方,令德国高层也没有想到,不过中国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更是令他们吃惊在乌拉尔山地区的一百多万军队就像秋风扫落叶般被扫掉了,德国高层每个月眼神充满了绝望

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取得最后的胜利了,一些人开始怪那些种族主义者,要不是他们在还没有控制欧洲之前就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一章 越过乌拉尔山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