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霄连忙起身应道:“侄儿一定带到。”
颜睡莲顿时觉得身负罪恶感:为了满足自己口腹之欲,这个月正在备考的颜宁霄天天亲自送樱桃。
“我倒是忘了你马上就要举人试了,真是对不住,麻烦你每天走二里路。”颜睡莲诚意道歉,心想柳氏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为什么不早说呢?
颜宁霄摆手道:“其实不麻烦的,每天这样走上二里路,脑子活泛,回家温书的效果反而好些。”
柳氏也点头道:“劳逸结合就是这个道理。”又命张嬷嬷递过一个小匣子,说道:“夏天一过,就是秋闱,里头是一枚上好的端砚,婶娘祝你金榜题名。”
颜睡莲附和道:“对对,最好是高中解元!”
乡试在大燕国京城和十三个布政司分别举行,每三年一次,每个考区的第一名称之为解元。也就是说,每隔三年才出现十四个解元。若要考上谈何容易?更何况颜宁宵年纪尚小——乡试之时,连七十多岁的老秀才都拎着考篮应试。所以柳氏和张嬷嬷但笑不语,没有吱声。
颜宁宵少年意气,也不推辞,大大方方接过端砚,“承蒙吉言。”
又说了会子话,颜宁宵告辞,柳氏命颜睡莲送他出去。两人出了归田居,一路上颜睡莲谈笑自如,问他家桃子什么时候熟最近都读些什么书等等,颜宁宵倒也耐心,一一解答。
张嬷嬷瞧见他们走远了,不可思议的问柳氏:“夫人,你不是打算这就给她相看女婿吧?她才八岁,是个娃娃呢。再说了,这颜宁宵是同族,虽早就出了五服,也不好通婚的。”
“我当然知道,颜宁霄身世复杂,他其实不姓颜,和京城泰宁侯府有莫大的渊源。如果他能连续在今年秋闱、明年春闱都能高中的话,泰宁侯府可能会让他认祖归宗。“柳氏端着茶杯笑道:“不过也不急,咱们广撒网,慢慢挑,横竖鱼儿还太小,先养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