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战往事>第005章 远征军不溃

亚历山大在计划败露之后,并没有弥补什么,而是公开直接了当的告诉史迪威和中国远征军,他们已经不打算守卫缅甸了,而是要撤回印度去。

亚历山大也不等中美两国的答复,而是公开细致的全面后撤,将中国远征军的右翼暴露给日军,不用再隐隐藏藏的英国人撤退的速度快了不少。

在200师抵达腊戌的前一天,英国侨民、记者、传教士、英军,所有人都准备好了全面撤退,而新三十八师则被史迪威严令要掩护英国人撤退。

4月23日,亚历山大、被新三十八师就出来的斯利姆,就是那个被包围的7000英军的最高指挥官、史迪威、罗卓英在乔克西举行联席会议。亚历山大在会上强调:英缅军必须撤过伊洛瓦底江,然后前往印度,不然的话,他们就会陷入正在想曼德勒推进的一支日军突击队的包围。当天夜里英军第一军团的先头部队即渡过伊洛瓦底江。

4月24日新三十八师全部憋屈的渡过伊洛瓦底江,占领温德,一掩护英军后卫的撤退。到了4月26日,英军基本上渡过伊洛瓦底江,同时英军还炸毁了位于曼德勒以南的伊洛瓦底江最大的一座桥梁--阿瓦桥。

渡江以后,英缅军狼狈的沿着弯弯曲曲的铁敦江想西北方向撤退。到处可见衣衫褴褛的难民,耗尽了油料的军车和负伤的士兵。一路上日本空袭不断,还不断的组织突击队突击,纵深穿插,疯狂的袭击英缅军,企图切断英缅军的退路,而英缅军一心想着逃回印度,根本无心作战,因此处处挨打,死伤惨重。

半个月后英缅军第一支撤退部队抵达印度阿萨姆邦达武镇,前后有12000官兵抵达,13000多人在撤退的时候被打死,75万难民在撤退中死去。

而英国遗弃的军事物资更是不计其数,连英国人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

4月24日重庆蒋公馆,老蒋看着戴安澜发来的数千字的电报,第一句就是希望蒋委员长派兵支援腊戌,蒋介石接着往下看,里面分析的丝丝入扣,正式王汉章写的那篇文章。

蒋介石考虑了一下就派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从云南大理紧急赶往腊戌,对于蒋介石来说那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戴安澜在电报中已经说了,派兵支援的好处,一来可以增强腊戌的兵力,就算不坚守缅甸,也可以保证远征军的退路,二来坚守缅甸的话,也可以增强本地的兵力。

蒋介石看着带俺来发来的电报,让副官召集他的幕僚们,这种在英国人已经放弃缅甸,中国军队要独自面对日军强大的攻势,他是在下不了决心。

对于蒋介石来讲他是不想拿他的战略预备军在缅甸跟鬼子耗的,因为原来的战略目标已经失败了,已经没有达到的目标了,但是戴安澜发来的电报明确的指出要是放弃缅甸的后果,让蒋介石犹豫不决,所以他需要召集幕僚和他的得力学生们商议。

晚上6:30,一干军部的大员们到齐了,蒋介石让他们一一看了戴安澜发来的电报,足足一个小时过去了,所有人都仔细的看了一边,然后私底下还讨论了一下。

蒋介石道:“大家都看过了,这封电报是戴安澜发来的,收缅甸和不守缅甸的后果都说了,也预测了未来的战局,大家说说吧,我们守不守缅甸?”

大概两分钟之后顾祝同道:“如果战局真的按照戴将军说的那样,我们确实应该守缅甸,另外我也想过了,我们得战略物资要是没有外援,顶多三个月就要消耗干净,也就是说我们到时候将没有武器弹药补充,前线的弟兄就祝你能拿烧火棍跟装备精良的鬼子打了。”

蒋介石点点头道:“文白,你说说看!”

张治中想了一下道:“看戴将军的分析报告确实应该守缅甸,如果缅甸真的被日军占据,那么他们下一步的动作自然是北上进攻云南,然后向西还可以进攻印度。同时缅甸被占据,我们得外援就真的断了,只能像戴将军说的那样,空运了,而西藏一线是高原,还有喜马拉雅山脉,因此空军只能按照戴将军说的那样走中缅印边境,而这样的话就回遭受日本空军的袭击,损失定然不小,另外要是日本进攻印度,要是英人还是想现在这样一败再败,那那我们连空运的基地都没有了。不过要是守的话,我们得兵力又少,万一守不住缅甸,又把兵力拼光了,到时候日本人占据了缅甸,然后进攻云南,我们就无兵可守了。”

蒋介石的第六大金刚钱大钧道:“我觉得现在还是应该暂避日寇锋芒,扯着主力损失不大,撤回国内,否则局势危急,到时候托在那里,很可能错过回国的良机。”

顾祝同再道:“委座,我看这样,其实戴将军的电报中提到美国人的物资,我看能不能守住缅甸,还是得看美国人给什么样的支持,要是美国人全力支持,那么我们应该守住缅甸,适当的时候,将日本人赶出缅甸,要是美国人不能全力支持我们,那么按照我们得现状,我们根本就没有足有的物资在支持缅甸几十万大军作战了,只能采取守势了。”

张治中道:“我赞同墨三意见,不过我们要尽快,前线局势瞬息万变,要是美国人托在那里,我们就把兵撤回来,保存实力,以图再战,同时现在我们应该积极动员兵力出兵中缅边境,要是守缅甸,到时候直接入缅,要是不守到时候就可以再云南抗击日寇。”

蒋介石想了想确实对,其实只要美国人的外援充足,那么他就下


状态提示:第005章 远征军不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