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五十九章 汴梁叔侄

求收藏红票给力,拜谢。

##

宋都汴梁城,雄踞西北平原之上,大宋开国以来历八十年为都城,从一个规模中等城市渐渐发展成为人口百万之巨的超大规模的城市。

由于人口呈爆炸xing增长,整个汴梁城中显得房屋层层叠叠,拥挤不堪;白天晚上各种早市、ri市、夜市、定期市、专市花样繁多,或许所卖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那便是人烟浩闹,摩肩擦踵。

在这样的大都市中,除了皇家可以住的宽敞舒坦之外,其他人的住房问题便是他们最头疼的问题,三代居于一院,斗室小阁皆住满了人,以至于诸多富贵大户皆在城外沿汴水置宅,远则远矣,但落得个清静。

久而久之汴水沿岸便成新城。

三司使晏殊的府第便在左二厢丽景门内汴水河边的甜水井胡同内,宅邸四开八进,颇为气派;晏殊好宴饮讲究生活品质,当年家境贫寒是实在没有办法,但当他富贵之后自然不愿再受贫寒之苦,里城的宅邸逼仄不堪只能作为政事繁忙之时的临时歇脚之用,ri常家居则阖府上下全在甜水井胡同的大宅中。

细雨纷纷落下,晏殊在院中小亭负手赏雨景,身后轻轻地脚步声将他的思绪从神驰中拉回,回首一看,正是刚从大名府归来的侄女儿晏碧云,晏殊对自己这个侄女儿疼爱有加,同时也怀着一份歉疚。

“伯父,又在酝酿好词么?”晏碧云一袭月白襦裙,笑颜如花,手中捧着一个托盘,一壶一杯置于其中。

“江郎才尽了,哪能有好词,越老心境越苍凉,写出来的句子自己都不能看了。”晏殊叹道。

晏碧云抿嘴一笑,将托盘放在石桌上,素手斟上一杯道:“伯父尝尝碧云从大名府给您带回来的‘玉泉香’这可是您一直喜欢喝的酒,这次我一下子带回来五坛,若不是有限购之制,还想多带几坛呢。”

晏殊感动不已,侄女儿很有心,每次去各地商铺办事回来总不忘带些特产回来,知道自己喜欢喝好酒,吃些稀奇古怪的特产,便时时记在心间上。

“丫头有心了,晏家没有碧云在,我都不知道ri子还怎么过了。”晏殊呵呵笑着坐在石凳上。

晏碧云羞涩一笑道:“伯父是家中顶梁,岂能为琐事cao心,碧云只是为晏家略尽绵力罢了,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晏殊笑道:“生子不如生女,生女当如我晏家女,不仅心细聪慧,且能纵横商场,这几年来,我晏家产业蒸蒸ri上,家中子侄辈无一能有丫头这般手段,我倒省心不少。”

晏碧云娇嗔道:“伯父大人老是这样惯着碧云,这样下去,人家岂不是会自傲自满,教家中兄弟姐妹听去也不好。”

“好好好,不说了,大名府去了几天?这次倒是没在那边呆上一两个月,想是生意顺利的很了。”

“嗯,生意倒还不错,几件紧要之事也处理的差不多了,因为我还想去庐州一趟,所以便先赶回来,隔几ri便要动身呢。”

“怎地又要去庐州?上次不是住了一个多月么?那边不是只有一家酒楼么?难道有什么麻烦不成?”晏殊眯着小酒问道。

“也……没什么大事,只是那边生意不错,我想……选个地址再开一家。”晏碧云掩饰着自己的慌张道。

“生意上的事伯父一窍不通,你自己拿主意,只是要注意身体,莫要累坏了身子,上次皇上赏赐的高丽人参可还在吃么?”

“吃着呢,谢谢伯父。”

两人絮絮叨叨的拉了半天的家常,厅外雨越下越大了起来。

晏殊看着雨幕眉头紧锁,身为三司使,每ri便是跟钱粮赋税盐铁打交道,都有职业病了,雨一下就担心洪涝,大太阳又担心旱灾,真是没痛快的时候。

晏碧云看出晏殊眉宇间的愁结,她不太清楚晏殊心中所想,忽然灵机一动从袖中掏出一张素笺来道:“伯父,碧云这里有一首词作,想让伯父品鉴品鉴,看看此人才情如何?”

晏殊喜写词,也喜鉴赏词,闻言接过素笺观看,只看了几句,他便蹦了起来,连声道:“好词……好词……”接着大声哦咏道:“更能消番风雨?匆匆不语……好词,这是何人所作?哪一科的进士?”

晏碧云捂嘴笑道:“什么进士,只是个小商贾罢了。”

“什么?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只是商贾呢?他是谁,叫什么?”晏殊急切的问道。

晏碧云笑了,能让晏殊着急的人定然是才情非同一般了,自己虽对诗词研究不深,苏锦临别增词的情感却是能悟得出,只是除了情感之外,这首词到底是否佳作,此刻才算是见了分晓。

“伯父,侄女儿还记得他的其他两首词作,不妨默写出来让您一起品鉴如何?”

“快快……叫人拿纸笔墨砚来。”晏殊此时根本不像是个朝廷重臣,就像个看到自己喜欢吃的糖果的孩童一般。

仆人沿着长廊匆匆而至,晏碧云拿过笔墨在纸上默下《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和《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两首词作。

晏殊已经被晏碧云一行行清秀的小楷写下的词句看的傻眼了,这是什么人,怎地有如此才情却至今未闻其名,这些词句字字珠玑,句句jing致,作词之人手法已臻化境,怎地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个人物呢?

看着晏殊震惊的表情,晏碧云在旁轻轻道:“此人名叫苏锦,乃是庐州府苏家少东,年方十


状态提示:第五十九章 汴梁叔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