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国策>第十九章 导弹突击

五分钟之内,四十五枚“普里维特”,也就是“大地”战术弹道导弹相继升空

南亚上空,分别属于美国、俄罗斯与中国的导弹预警卫星最先现升空的弹道导弹。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属于“天基红外系统”,该系统由四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两颗大椭圆轨道卫星与二十四颗低地球轨道卫星组成。“普里维特”升空的时候,一共有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颗大椭圆轨道卫星与两颗低地球轨道卫星在南亚上空,并且同时出了警报。因为是印度射的导弹,所以美国情报部门并没有把预警卫星拍下的红外照片与可见光谱照片给印度。

俄罗斯的导弹预警卫星是一颗本世纪初射的大椭圆轨道卫星,拍下的照片迅传回了俄罗斯战略防空司令部。因为战争远在万里之外,且印度没听从俄罗斯的劝告,巴基斯坦也不是俄罗斯的盟友,所以俄罗斯战略防空司令部解除警报后,决定抱着看热闹的态度静观南亚战局。

中国的导弹预警卫星是一颗定位在东经八十度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主要监视南亚与印度洋地区。印度导弹升空后,预警卫星上的红外探测器立即探测到了导弹上升阶段尾焰产生的红外辐射。定位之后,卫星上的高分辨率数字照相机开始跟踪拍摄,并且自动将目标图像回地面指挥中心。结合多幅图片,指挥中心的计算机能在四十秒到一分钟之内计算出导弹弹道,确定导弹的袭击目标。

导弹不是飞机,射之后不能收回。

印度导弹还未离开大气层,美俄中就知道战争已经爆了。

信息的传输度远比导弹的飞行度快。

五分钟不到,巴基斯坦总参谋部收到了导弹警报,被印度导弹瞄准的巴基斯坦空军基地随即拉响了防空警报。此时,四十五枚“普里维特”导弹刚刚进入下降轨道。

导弹命中前四分钟,空军基地的防空雷达启动。仅仅用了十五秒钟,雷达就探测到了进入大气层的导弹。导弹命中前二分钟,远程防空导弹腾空而起,以四马赫的度冲向了俯冲下来的弹道导弹。转眼间,十四枚“普里维特旗防空导弹击落。

三十一枚“普里维特”突破了防空系统,在距离地面大约一千五百米的高度上撒出反跑道子弹药。此时,五座空军基地里的战机都已升空,地勤人员也进入了防空掩体。

大地有节奏的震动了起来。

反跑道子弹药的威力并不大,只能在跑道上炸出直径不过两米的浅坑。相对而言,修复一百个浅坑比修复一个大坑困难得多。另外,反跑道子弹药还能摧毁露天停放的战机,与后勤保障设备,却很难对停放在机库内的战机,以及掩体内的武器装备构成威胁。

弹雨过后,最先出现在地面上的是空军基地的工程兵。

肯定有一部分反跑道子弹药没有爆炸,有的是引信出了故障,有的则设为延时爆炸模式。修复受损跑道的时候,还得清除那些没有爆炸的子弹药。

工程兵们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印度空军的导弹突击没能对机场造成太大损失。

损毁最严重的是位于拉合尔西南的奥卡拉空军基地,有八枚导弹落地,一共撒布了三百多枚反跑道子弹药,大约百分之十五的子弹药没有爆炸。即便如此,三千五百米长的跑道中还有一千五百米长的一段没有遭到破坏,足以供战术战机正常起降。

因为防空战斗机的起飞距离在三百米到五百米之间,所以用导弹攻击机场跑道的时候,导弹瞄准点的间隔距离一般为三百米。这既能减少导弹消耗量,又能达到瘫痪空军基地的目的。当然,前提条件是导弹的圆周误差为零。

“普里维特”在最大射程上的圆周误差达到了二百五十米。暂且不论能不能击中宽度只有数十米的跑道,就算能够击中,命中点的间距也不一定是三百米,有可能是八百米,也有可能完全重合。

一枚“普里维特”只能携带四十二枚反跑道子弹药,子弹药的撒布间隔距离不能过十米,覆盖半径三十二米的圆形区域。如果导弹的圆周误差过了三十五米,就难以对跑道构成威胁。即便击中了跑道,也只能破坏大约七十米长的一段。

由上可以得出,要想击中跑道一次,就得动用九枚“普里维特”。要想确保摧毁奥卡拉空军基地的跑道,就得击中跑道十一次,总共耗费九十九枚“普里维特”。摧毁五座空军基地的跑道,则需要四百九十五枚“普里维特”!印度空军射的“普里维特”总共才四十五枚。

“普里维特”问世的时候,性能就已落后,并不适合打击战术目标。

印度选择“普里维特”作为批突击力量,恐怕是担心这种使用液体燃料火箭动机,射之前需要准备数小时,射程仅有二百五十千米的战术弹道导弹很难在后面的战斗中挥威力,反而会遭到巴基斯坦空军的围剿吧。

巴基斯坦空军立即展开了反击,瞄准对象并不是印度的导弹射阵地。

“普里维特”还没有落地,部署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装备了“阿布达利战术弹道导弹的五个导弹旅就收到了命令。

五分钟之内,一百五十辆导弹射车进入了射阵地。

射车定位,装填指令,竖起射架,导弹升空,前后不到十分钟,一百五十枚射程达到了三百五十公里,能够携带一克弹头,在最大射程上圆周误差不到一百米的导弹蹿入了蓝天。

依靠美国的


状态提示:第十九章 导弹突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