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战争,既展现了裴承毅无与伦比的军事才华,又展露了他的政治天赋。
战争规划阶段,裴承毅提出“先东后西”的总体战略后,李存勋就知道,裴承毅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而是为了政治而战争。正是看出了裴承毅的用意,所以李存勋成为了少数几个支持该战略的决策者之一。后来的事实证明,裴承毅确实在迎合元的胃口。说得不太客气,战前制订的战争计划不是用来实施的,而是让元做出战争决定。原因很简单,东线决战之后,战争计戈打手 被全盘推翻,接下来的打法才是裴承毅的原本用意。
仅此一点就能看出裴承毅的政治头脑。
换句话说,如果让项铤辉来制订战争计划”肯定会采取“先西后东”的战略,先攻占新德里,再扫荡恒河流域,最后向南推进。暂且不说这样的打能否达到同样的效果,毕竟战争已经结束了,不会有第二次机会检验这套战略,仅从战前的氛围来看,王元庆就不会同意这样的战争计划,因为这很有可能使共和国陷入印度的战争泥潭,在一场打不赢的战争中耗尽全部国力。
当然,最难能可贵的是,裴承毅能把政治需求与军事需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印度战争初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裴承毅在进行战略冒险。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共和**队无法在东线战场上迅取胜,肯定会陷入战争泥潭,就算能够打下新德里,也无法迅取得最终胜利。只要战争拖上一年半,共和国就将被迫承认输掉了战争。李存勋也有同样的观点,觉得裴承毅在拿共和国的未来赌大小。直到共和**队迅扫荡恒河平原,挥师西进攻占博帕尔,用不可思议的方式完成战略切割,将战争进程从一年半缩短到半年,李存勋才不得不相信,裴承毅压根就没有进行战略冒险,战局一直在他的掌握之中,并且最终按照他的想法取得了胜利。
回过头来看,也许会觉得裴承毅在印度战场上的表现没有什么值得夸奖的地方,甚至会让人觉得,整个过程都是顺其自然,谁去指挥的结果都相差不大,毕竟共和国的军事实力摆在那里,印度没有半点胜算。但是以当时的情况看,谁能像裴承毅那样得心应手的指挥整场战争?即便退一万步来看,谁有能力看到整场战争的进程与结果?李存勋自叹没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他也怀疑过裴承毅的指挥策略。
有的时候,李存勋甚至觉得,裴承毅的军事才华是与生俱来的。
关键是,打赢一场战斗很有可能是运气,可是要打赢一场战争,绝对不是运气。
计划耗时打手 年半的印度战争,最终仅用了个月,战争开支仅为预算的战争伤亡仅为估计的3够、战争损耗仅为预测的魏。这些足以证明,裴承毅的军事才华无与伦比,恐怕在未来数十年之内,都不会出现第二斤,“裴承毅”。
当然,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打赢一场战争不容易,打赢两场战争更不容易。
事实足以证明,裴承毅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军。
李存勋非常佩服裴承毅的军事才华,也很欣赏裴承毅的政治头脑,但是最让他觉得钦佩的还是裴承毅的“低调”。
印度战争后,裴承毅成为了最有竞争力的总参谋长人选。
项铤辉决定卸甲归田之后,不但王元庆认为裴承毅是下任总参谋长的理想人选,就连一直在为总参谋长努力的章忠宪都甘拜下风,早早对外宣称,如果裴承毅出任总参谋长,他绝对心甘情愿的听从调度。
当时李存勋就觉得有冉题。
裴承毅的表现让李存勋明白了问题在哪。当裴承毅谢绝了元的挽留,决定担任南亚战区司令官之后,李存勋就明白了过来。如果裴承毅按照众望所归的想法,接替项铤辉出任总参谋长,他就会惹上大麻烦。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裴承毅,最有可能出任总参谋长的不是章忠宪,而是林啸雷。章忠宪主动退出竞争,不是不想当总参谋长,而是想借此机会让裴承毅与林啸雷扛上。只要裴承毅与林啸雷争执不下,元就会退而求其次,让章忠宪出任总参谋长。换句话说,裴承毅在这个时候跳出来竞争总参谋长的位置,不但替章忠宪做了嫁衣裳,还会得罪几个万海军官兵。换了李存勋在裴承毅的位置上,也不会主动背黑锅,而是
“低调”也能看成是一种政治智慧,而且是大智若愚的政治智慧。
如果裴承毅仅仅是退出总参谋长的角逐,没有什么赞叹的,只要是稍微有点头脑,明白共和**队内部斗争情况的人在他的位置上,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让李存勋感到佩服的是,裴承毅还做了一件看似举重若轻,实际上却意义非凡的事情。
退出总参谋长的角逐之后,裴承毅申请去南亚担任战区司令部。因为第三次军事改革明确了战区制取代军区制,先成立的四大战区本土战区、西太平洋战区、东南亚战区与南亚战区均在组建之中,需要优秀人才,所以裴承毅在这个时候申请外调,被很多人看成是避嫌的最好选择。
问题是,王元庆并没打算放裴承毅走,而是把刚刚晋升为少将的袁晨皓派了过去。
各大战区需要人才,推动军事改革更需要人才。
按照王元庆的意思,裴承毅留了下来,而且在总参谋部与国防部联合成立的“军事改革委员会。供职。毫无疑问,最适合裴承毅的位置是“战斗部队编制办公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