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军事历史>清末之雄霸天下>839.第839章 震慑诸邦

俄军五十万大军覆灭,不光光新中国沸腾,德国、波兰、土耳其、美国的大使馆更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把情报立即送回了自己的国家。

这注定成为一个传奇,没有哪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动摇俄罗斯的国本,而新中国偏偏就做到了这些。

半年后,世界各国相继收到了这个消息。不管是欧洲列强,还是美国,都是举国震动。

英国在第一时间发出声明,号召各国团结起来,马上扼杀这个东方的恶魔。

但是附和者寥寥,谁也不想在新中国风头正盛的时候撄其锋芒。各国都把目光盯在了俄罗斯,想趁火打劫一下,从这场战斗中瓜分点利益。这头北极熊的主力尽失,已经是最疲弱的状态。周边的各国没有一个不动了心思,全都让军队保持在战时状态,兵锋直指俄罗斯。

德国在第二时间发出声明,希望世界各国与东方的新中国和平共处,共同维持世界的新秩序。

波兰、土耳其、奥匈帝国、意大利立即响应,一个新崛起的势力正在欧洲形成,在此时终于暴露出了他的爪牙。

美国虽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却出奇的保持了镇定,没有发表任何的声明。

这段时间,他们从新中国赎回了不中日战争中,被俘虏的上万美国士兵,为此支付了上百万两的银子。他们心里正憋了口恶气,但是却没有像英国一样,明目张胆的和新中国对抗。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对抗,意思就是我虽然不说话,但是并不代表我站在你那一边。

乔志清从世界各国四处收集着消息,火狐已经把成员扩展到了美国。

他的心里洞若观火,对世界的形势把握的清清楚楚。明面上,虽然是英国和新中国的对抗。实则是老牌帝国主义势力和新生帝国主义势力的角逐。

如果没有新中国,德国肯定就是这个新生帝国主义的领头羊,而这场对抗也会拖到二十世纪才会爆发。

乔志清那个时空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雏形,在这个世界悄然形成。不过这场波及世界的战斗,现在还不会爆发。至少英国的两个盟友还没有复苏,一个法国被德国打残,一个俄国被新中国打残。没有个十年,断然恢复不了实力。

这十年就是乔志清要为新中国争取的黄金十年,一个没有外地干扰的十年发展机会。

这次征战俄罗斯,已经耗费了新中国太多的国力,跟征战其他的国家不同,这次的战争的收获寥寥。俄罗斯的这个苦寒之地,根本捞不到什么好处。

乔志清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新中国需要踏踏实实的发展这十年。

俄罗斯虽然主力大军被歼灭,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帝国的底蕴,也不是一战就能撼动。周边各国虽然磨刀霍霍,但是都是浅尝而止,并没有一个国家有吞并它的实力。

战后,沙皇也明智的选择了屈服。跟周边各国签订了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几乎是卑躬屈漆,赔款的赔款,割让土地的割让土地。但是最多的就是割让土地,因为他们已经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想分期赔款也没有其他的国家敢接受。

新的世界秩序悄然重组,俄罗斯曾经统治的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全部宣告独立。这三个国家和德国牵扯很深,俄罗斯也不敢不答应。

波兰和奥匈帝国相继瓜分了些周边紧邻的几个城市。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重新收回黑海周边的势力,把俄国势力全部驱赶了出去。黑海地区所有的斯拉夫民族激进势力全部被一网打尽,沙皇最后选择了隐忍,连个屁也不敢放。

这场战斗收益最多的当属满族势力,和回人势力。满洲国的领土得到极大的扩张,一直延伸到了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回人趁乱夺取了哈萨克草原的所有疆域,跟乔志清那个时代的哈萨克斯坦疆域无二。

俄罗斯无力经营亚洲疆域,在新中国强势的威逼下,只得默认的接受了这个现实。

1872年来的特别的早,乔志清总感觉时间都不够用,一年匆匆又告一段落。

新年的当天,各地都是鞭炮齐鸣,喜庆万分。乔志清在这一天举行了新中国的第一场正式阅兵,一是为了欢庆对俄战争的胜利,一是为了向国外展示国威,震慑诸邦。

这场阅兵式国防部准备了半年的时间,邀请了世界各国的大使、武官前来参观。

阅兵式上还要展示新中国的各种先进武器,最重磅的消息就是要展示在对俄战争中所使用的装甲战车。

这个消息放出去后,就是连英国也坐不住。虽然没有和新中国建交,但是还是派人参加了这场阅兵。

乔志清也想以此为中国的军工厂拉几笔大单,他知道机枪、炮击炮的早已被西方研制出来,现在也没有什么好保留的,该出售的就出售。除了核心的技术外,一切军火都能商量。

阅兵式的当天,紫禁城广场上万人空巷。不管是世界各国的代表,还是本国的代表,全部在观礼台上就坐。

早上九时刚到,乔志清带着国防部和政府的重要官员便登山了天安门的城楼。

他的头像已经绘制成巨幅画像,在城楼上悬挂,供万人观赏。当所有人看到他的真容后,全都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在现场经久不绝。

他身穿一身的黑色中华装,志气昂扬的站在城楼的最中央。

在他对爱迪生提点下,一个简单的扩音器


状态提示:839.第839章 震慑诸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