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科幻未来>星舰文明>第五百四十章 海底外星人(一)

第五百四十章海底外星人(一)

土著哲学家和人类的眼睛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能够接收更广的光谱,从红外线到紫外线都能够看到一些。因此,他们的视线比起人类来说更加的色彩斑斓也更加的复杂,这一点专门收集57号星球信息的新伊甸旅行团那里就有资料记载。

但是他们能够在地面上透过云层看到太空中战舰的身影还是让松下信和十分吃惊。更让他吃惊的是土著哲学家接下来话语中所爆料的信息,那种能够乘坐铁盒子从空中下来的人绝对不应该是星球上的土著,甚至在这颗星球上应该还存在外星人的秘密基地,更关键的是土著哲学家说的时间,数百年!

即便57号星球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点三倍,那也不过不到一千年的时间。即便那些外星人不在了,一些遗迹也应该是会留下的,但是太空中的战舰居然没有任何发现,这该如何解释?要知道高空轨道上面的战舰可是最新的柳叶战舰,在太空中的扫描半径都是按光年算的,居然连一颗星球的信息都不能收集完全,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谨慎的松下信和回到住处之后想了很久,军人的警觉还是让他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到了指挥中心。这些东西也就是土著哲学家会偶尔的透露,新伊甸旅行团的情报工作主要针对于商业运行,这种东西即便是想查探也无从查起。

松下信和的信息很快便引起了指挥中心的注意,相同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便传到了位于57号星球同步轨道的李峰手里,同时转到了正在带着家人继续履行的陈佩林中。

很快,对于57号星球的扫描工作再次开始,尤其是对海洋的扫面更加的彻底。陈佩林布置在同步轨道上的卫星系统对57号星球进行了最彻底的海底地形扫描,但是结果却一无所得,甚至李峰一度怀疑松下信和得到情报的准确性。

哲学,尤其是古典哲学,这东西很多时候并不是唯物的,里面甚至会出现很多哲学家的主官臆想和推断。因此。在确认57号星球不存在所谓的铁盒子和外星人之后,李峰简简单单的向陈佩林发送了一则报告,然后便将这条信息归类为趣闻一类的东西放到了舰队的公共数据库中。

不过陈佩林一家倒是对海底外星人的信息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在一家人厌倦了连续半个月的陆地旅行正打算到海里溜一圈的关头更是如此。向松下信和打听了一下铁盒子出现的大致坐标略微的准备了一番后。陈佩林一家在妮娜和孩子们的欢呼雀跃中登上了海底旅游观光专用的深潜船。

深潜船来自于新伊甸旅行团,陈佩林花费了十七万贡献点的价格租赁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这条长度为两百五十三米,宽五十三米,高十三点七米的小型深潜船通体由透明的合金打造,从深潜船内向外看的话完全能够看清大海中的一切。但是深潜船内的光线却不会泄露到外面。而且特殊的成像系统可以使得船内的人在漆黑的深海中也能够正常视物,即便是特殊情况也能够借助外放光源将海底照个通透。

深潜船并不依靠吸入海水来进行下潜,透明合金的密度和和强度都很大,只要将维持深潜船悬浮的反重力引擎功率降低,深潜船就会向实心的铁块一般飞速的下沉。光线快速的变暗,深潜船的深度也越来越深,直到外界再也看不到任何的可见光时,深潜船已经降到了两千五百米以下。

这里已经靠近了深海大陆架的边缘地带,移动的大陆板块在这里互相挤压形成了类似于山脉一样的大陆架,远离大陆架之后便是永恒的黑暗。那里的地形像悬崖一样直接向下跌落,与其说是山脉倒更像是一道巨大的海底深沟。

深潜船稍稍的移动了一些位置航行到深沟的上方,一颗人造太阳从深潜船底部发射出来,先深潜船一部向着深不见底的海沟深处下沉。随着可见光的出现,海沟崖壁上的景象开始出现在了陈佩林的眼前。

大型的海洋生物到这里已经很少出现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那是一种长着四条腿和长脖子的大蜥蜴,看起来和陈佩林之前钓到的淡水鱼有些像,不过也有不少区别,比如它们的嘴巴很宽。两边长着海蛇一样的肉质胡须,在脑袋的顶端还有一个直径五十多厘米的粗糙球体,通过一根长度一米多的触手和前额相连。

这是一种食肉类的海底凶兽,它们脑袋上的那颗球在漆黑的海底会像霓虹灯一样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这种光芒有些像海底的一种鱼。陈佩林之前遇到过,那是一种很漂亮的鱼,通体扁平,大小和大黄鱼相似,身上也会闪现这种五颜六色的光,很多肉食性鱼类依靠这种光源来捕猎。

这种海底凶兽便是依靠脑袋上的圆球模拟出发光鱼的特性。吸引猎物赶过来,然后使用宽大的嘴巴一口吞下。当然,这种捕猎也并不每次都能够成功,针对这种凶兽的捕食特性,它的天敌也进化出了不同的本领。陈佩林就见到过它的天敌捕食这种凶兽的过程。

那是一种更加庞大的鱼类,不过它们会将自己的身体弯折起来靠近猎物,在猎物张开嘴巴下口的瞬间全力将身体伸展开,进化出来的坚硬外壳像高速轰击的巨锤一样直接将凶兽的脑袋砸个稀巴烂,然后就开始享受美食了。

两边的崖壁上长满了白色的植物,看起来有些像蘑菇一类的真菌,不过伸展的很开,在崖壁上形成了紧密的深海森林。这些植物依靠捕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章 海底外星人(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