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穿越重生>民国大能>第三百七十九章 慈湖镇大捷

几千名日军刚刚冲过一片小山坡,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山坡下,近千的日本兵被打的断臂残肢,不远处的一条大路上,二十辆坦克的残骸一个不少的散落在道路两旁。

而此时还有几十辆汽车和上百辆摩托车就散落在山丘背后无人打理,更有几百还没有断气的日本伤兵正在广阔的田野上苟言残喘。

这几千日本兵眼看着自己的同胞正被远处中**队一个个用步枪点名,每一声枪响就有一名正在呻吟的日军士兵停止了挣扎。

这些刚刚到达战场的日本兵们怒了,他们简直红了双眼。也不管自己是不是在对方的射程之内,立即就地安装起山炮来。

两个联队一共带来八门105毫米的山炮,更带来了几十门大口径的迫击炮,在这个距离,中**队的步枪打不到他们,他们可以放心的安装大炮。

不要小瞧了105毫米的山炮,在整个二战时期的中日战场,105毫米的山炮是整个战场的主流,在这个时期,75毫米以上的山炮就被称为大型火炮了。

他们要为眼前的士兵报仇,105毫米的山炮足以轰平所有此时的中**队。可是这些日军并没有如愿以偿的建设起山炮。

因为那些偷袭他们的一直阴魂不散的那一千多的中军士兵,突然从身后冒了出来,不过当他们看清楚眼前的中国士兵时,他们也有些傻眼。是且和他们的兵力差不多,足有四千多人。

不过就算是这样,两个联队的士兵也没有认为他们会不是中**队的对手,因为在他们看来,与中**队堂堂正正的战斗,他们日军每每都是以一当十的。

所以看到身后出现了几千中国士兵,他们不但不害所,反而更加兴奋起来,认为这是天照大神可怜他们一路走的辛苦,所以特意给他们送战功来了。

可惜这些日本兵的美好愿望没有实现,因为就在他们刚刚准备对身前身后的中**队进行反击的时候,他们的山炮阵地突然遭到了同样是大口径山炮的进攻,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的重视起眼前的中**队来。

而这个时候在慈湖镇内,一名炮兵上尉正在指挥着眼前两门105毫米的山炮向远处的日军炮兵阵地进攻。

由于早早就将日军所在的地方作了标识,所以他面前的两门大口径山炮连试射都没有进行,直接向远处的日军山炮阵地发起了炮击。

仅仅两轮发射,四发炮弹,就将日军山炮阵地夷为平地。

因为在他们打到第四发炮弹时,正好击中了日军炮兵阵地的炮弹堆,结果引起了日军炮兵阵地的殉爆。

两个联队一共也只带来八门105毫米的山炮,结果几分钟之内就让中国炮兵给消灭了,不但如此,整个炮兵阵地的殉爆更是将两个联队所有的炮兵直接给报销了,连带着炮兵阵地上刚刚架起来的几十门迫击炮也被炸毁。

日军之所以每每能以一挡十的战胜中**队,靠的就是远远比中**队多得多的大炮。所以当这两个联队的士兵发现自己的炮兵大队全军覆没时,两个联队长的心拔凉拔凉的。

好在他们也是正规的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在两人的指挥下,几千日军立即就地挖掘工事,准备与包围自己的中**队进行血战。

同时他们立即将自己的处境向华中方面军大本营汇报。他们在慈湖镇外围被五千中**人包围。如今他们的机械化大队全军覆没,两个联队也受伤一千有余,如今只有一个联队三千多人还有战斗力。

同时他们丢失了所有的火炮和迫击炮,现在他们除了掷弹筒和手榴弹已经没有别的重武器了,他们向方面军直接请求战术指导。

在日军的习惯中,请求战术指导就是主动承认自己已经对眼前的战局无能无力,并且战局已经到了必败无疑的时候了。

看着第11师团第13联队和47联队的求救电报,华中方面军指挥部内一众的日军将领也是面面相觑。

两个联队六千余人,这六千余人里还包含了一个战斗力最强悍的机械化战车大队。

他们是如何连个报信的机会都没有,就让中**队给消灭的?更为过份是出发时明明是六千余人的满装重载的两个联队。

可是当他们发出求救电报时,这两个联队实际上只剩下一个联队的士兵了,并且还失去了所有的火炮和迫击炮,他们是如何让同等数量的中**队打的这样惨,又让人家给包围了?

带着满付心思的疑问大家纷纷猜测起慈湖镇的这知神秘的海南护卫军**团了。他们是谁的队伍,为什么战斗力如此强大?

再一想到昨天晚上,也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海南护卫军一夜之间消灭了他们整整五千人马的国岐支队。

今天上午也是他们又刚刚消灭了自己十六架飞机,如今他们又刚刚消灭他们一个战车大队,又要开始吃掉自己另外的两个联队了。

他们的胃口怎么就这么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他们都能吃掉,是不是自己现在派上几艘军舰他们也能干得掉呀?

松井石根相信这个海南护卫军**团就是再历害也不可能干得掉他的军舰。可是眼看着南京的攻防已经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了,重炮联队不可能派给他们,而且重炮联队行动缓慢,时间上也来不及。

另外飞机也不可能再派去增援了,明知道对方有几十门高射炮,派几十架飞机去慈湖镇那个狭小的山区简直就是去送死的。

可是南京附近所有的地方都在战斗,自己还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九章 慈湖镇大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